第37卷第11期 2 0 1 1年4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37 No.11 Apr.2011 ・2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1—0207—02
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分析
陈一颍
摘要:对长沙市中学校园的植物景观现状、种类分布及景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中学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了植
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中学校园绿地建设。 关键词:中学校园,植物景观,植物配置,植物种类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创造了环境,与此同时环境又改 变着人。实践证明,融生态美、科学美和社会内容美于一体的校 园绿化环境,对师生具有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使师生对学校产
生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师生奋发向上、孜孜求学、 爱国爱校的精神,引导师生的思想行为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从现实状况来看,近年来由于城市圈的不断扩大,生源又不
断增加,而中学校园的发展空间有限,某些旧有用地还被蚕食,这 就造成校园绿地面积越来越少。大多数传统的校园植物景观环 境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对于校园绿 地环境的需求;也有部分学校由于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植物配置 缺乏科学性,导致绿化景观质量未能达到人们企盼的效果。对 此,本人针对中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中学植
物景观建设提供植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的进行中学校园 绿地建设。
1调查与分析
1.1 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人于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间,对长沙市中学校园进 行实地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长郡实 验中学、外国语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十一中、明德中学、湖南师 大附中、长沙市十五中、田家炳中学、长沙县一中等在内的省市级
实验中学。共向中学教师和中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 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98份。初中生和高中生比例各占一半。 在完成调查数据收集和定性资料整理后再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于校园植物景观总体感觉,多半 中学生对校园内的植物景观的总体感觉一般,部分名校学生对自
己学校的植物景观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对于校园和植物景观的重 要性,多数中学生认为在校园环境中植物景观重要,校园的植物 景观状况是他们选择就读的一个参考依据。大部分学生认为植 物景观能阻滞灰尘,能改善局部小气候环境。至于降低噪声方 面,多数学生没感觉,但认为植物景观能降低噪声。嗅觉方面,多
数学生认为植物散发的气味有些能调节心情,有利于学习效率提 高,而有些起反作用。对于校园景观的美化作用,绝大部分学生 认为校园的植物景观四季有变化,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感觉不 够丰富,变化不太明显;建议方面,大多数学生希望植物景观既要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透漏视域,以致于既
可于其中学习、休憩、交流而不被打扰,又不致于形成安全死角。 部分中学教师则提出,中学校园植物景观要满足生物教学需求。 分析得知,中学校园植物景观特征体现校园植物景观类型整 体评价适中,植被变化不够丰富,植物多样性有待加强。因此,校 园植物景观设计应注重季相和物种多样性的结合、形式和功能的 结合、配植形式和植物选择的结合。
1.2实地考察与分析
以雅礼中学、广雅中学、长沙市一中、明德中学、周南中学等 l2所中学为布点范围,根据群落所占面积结合群落外貌特征作为 代表进行群落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乔木的种类、株数、枝下高、
高度、胸径、冠幅、盖度、频度,灌木和草本的种类、株数、盖度、频 度及灌草比,以及周围环境、土壤类型、人为干扰状况、生长状况 等生境因子和景观效果。2009年~2010年完成各类样地调查 900块,采集标本304号,拍摄照片1 657张。其中,经全面审定选 出记录完整,具有代表性的群落样地155个。 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中学校园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67科
的141种植物,其中乔木41种,灌木36种,木樨科、樟科、山茶科、 金缕梅科、杜鹃花科、苏铁科、松科、木兰科、械树科、蔷薇科和棕 榈科等共计12种,占总数的29.6%,而单科单种的达42个。从 生活型来看,有常绿乔木26种,落叶乔木17种,常绿灌木25种, 落叶灌木l3种,一二年生、多年生草本26种,攀爬植物8种,水生
植物7种。 从校园绿地调查的代表性群落样地中再选取40个样地群 落,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物种数的群落数。物种数为6的群落 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7.14%。其次是物种数为5,7,4。物种数为
10的群落所占比例最小,为3%。物种数多的群落一般分布在绿 化较好的校园集中庭院和植物园中,而在运动区和教学区的群落 物种数普遍偏少。总体上看,随着物种数的增加,群落出现的频 率增加,达到顶峰后,随着物种数的增加,群落出现的频率减少。 从群落面积来说,所含物种数少的群落面积小,而所含物种数多 的群落的面积亦大。中学校园植物造景几乎没有遵循自然群落
的生长发展规律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植物景观质量差。因 此建议校园绿化也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多采用乡土物种进 行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2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广泛涉及到设计学、建筑学、生态学、 生态恢复学、园林、土地生态学、校园文化学、教育学、环境资源 学、人体生理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渗透,应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活动要求,在体现实用、美观的同时通 过校园建筑、景观等具体的形式、造型、体量、色彩、质感、线条、符 号、图案等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 2.1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及地形特点,根
据场地性质、功能需要及场所景观要求,以乡土园林植物为主要 造景材料,适当点缀园林建筑和环境小品,突出“育人”氛围,营建
收稿日期:2010-12-28 作者简介:陈一颍(1985.),女,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128 第37卷第11期 .208. 2 0 1 1年4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37 No.11 Apr. 201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1-0208—03
浅析苏州古典园林中意境的创作手法
杨梦阳
摘要:对苏州古典园林中意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安详恬适,内向温情”这一意境在苏州古典园林中
的应用,揭示了苏州园林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特质,对当代园林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园林,意境,环境,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苏州园林地处江南,是江南最典型的一个象征。提到苏州园 林,它不仅仅是代表一处园林景观,可以说它包括江南人的建筑 情趣、审美境界,甚至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历史上,苏州出现了大
量的规模小巧,玲珑剔透的江南园林;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 园林中感受到江南人固有的那种秀美与细腻。在苏州园林中无 论大小园林都有各自的主题和特色,它们充分运用各种造园手
可持续生长的节约型植物景观,形成独具个性的特色校园景观。
2)以学生为本。空问是场所的载体,不同区域,不同观赏视觉点, 围绕学生来组织不同的景观空间和构图,突出植物景观主题,形 成层次丰富、疏密有致的隐性教育环境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创 造力…。通常植物的品种、形态、大小、色泽、气味、质感、封闭性
和通透性是植物空间构成重要的决定因素,而私密程度直接受品 种、大小以及人所处的位置的影响 j,因此,可恰当利用植物来为 中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畅的学习环境。3)厉行节约。苗木讲究
小规格化、本土化,避免“大树移植”,尤其是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 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资源
耗费,进行生态恢复性设计,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取代目前的线性 流,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4)物种多样性。景观设计需 体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多 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生态设计的最深层含意就是 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
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5)可持续发展。校园景观设计要寻求
一种合理和谐的生态系统,既能保持校园生态的完整性,又能实 现教育目的,使景观生态环境得以持续发展。
2.2景观植物的配置 景观植物的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时制宜及艺 术性的原则,解读自然植被群落的内涵,形成乔木、灌木、地被、草
坪、花卉、动物、微生物等多物种的复式群落,常绿落叶搭配,速生 树种和慢生树种共同运用,乔灌地被草相结合,充分利用园林植 物的造景功能,形成自然人文、景观生态相和谐的校园景观效果。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保证夏季的浓荫 与冬日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 法,力求创造丰富的意境,观者在欣赏的同时更陶醉其中。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运用了多种意境创作手法:“虽由人作,宛
若天开”“典雅隽永,深邃无尽”“安详恬适,内向温情”等等。此 处着重分析其中的一种,即“安详恬适,内向温情”。从本义上理 解,安详恬适,内向温情似乎是形容人的一种状态,那么引申到古 典园林中,这些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将逐一分析这一意境在苏州古
观花、叶、果、干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 。 植物配置要配合设计理念,强化主题与空间,可根据功能要 求对景观进行风格分区,配置形式要多样化,或孤植,或丛植,或
片植,或群植,或林植,适当使用色块、色带、色球、花地等形式,在 有限空间营造静谧、幽深、活泼的气氛和意境。同时,植物配置要 根据场地性质、立地条件、布局要求、植物习性和形态特征(包括
冬态)、近远期的平立面构图、色彩、季相等,既要注意植物之间的 艺术配置,还要考虑植物与其他环境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道 路等的配合 】。而且,中学校园的植物配置还要利用植物本身的
文化含义,结合园林建筑、小品,渲染空间气氛,深化中学校园环 境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何律然.塑造活泼、朴素、高效的校园新形象[J].广东科技,
2004(1):82—83. [2] 李端杰.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2,18 (5):83—86. [3]沈建军.海宁一中校区园林绿化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 2004,24(5):38—40. [4] 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 黎玉才.应用植物造景建设美丽校园[J].湖南林业,2005 (3):13. [6] 李旋.城市中学景园环境艺术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2006:1—21.
[7] 李文捷.探索现代化中学校园模式——记小榄镇中学总体 规划方案创作[J].新建筑,1998(2):42—45,
Survey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high school campus plant landscape
CHEN Yi-ying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high school campus plant landscape in Changsha,provided plants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basis for hi【gh school campus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SO that more reasonable to mid— die school campus green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campus,plant landscape,plant configuration,plant species
收稿日期:2010 12-23 作者简介:杨梦阳(1982一),女,助教,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