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韩某,男,10岁。左下肢肿胀、疼痛伴寒战高热2周,查体:T39℃ P105
次∕分 R24次∕分BP110∕60mmhg,局部红、肿、皮温增高、疼痛剧烈,肢体
主被动活动受限。X线检查显示软组织肿胀、左股骨下端密质骨变薄,血常规示:
白细胞15.6×109/L,中性粒细胞为90%。入院后患肢行皮牵引,进行术前准备,
于第2日在连硬外麻下左股骨骨髓炎钻孔引流加持续闭式冲洗术。
1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要求患肢行皮牵引固定于功能位,为什么?如何
护理?
分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固定于功能位,可
促进局部血液回流、炎症局限吸收,减轻肿胀和疼痛,预防关节畸形及病理性骨
折。皮牵引的护理:(1)密切观察牵引肢体的血循环,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
牵引重量是否过大,如患肢肢端出现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
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2)保持牵引效能,检查牵引方向是否与肢体长轴一致,
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及滑脱,并及时矫正。(3)牵引的重量是根据病情决定,
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4)预防并发症:压疮(衬垫选用棉织物,重点预防足跟、
足背,因应力集中于此)、便秘等。
2 入院后抽取了血培养检查及脓肿分层穿刺培养检查,此检查的意义?抽取
血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抽取血培养确定起病菌及行药物敏感试验,脓肿分层穿刺抽出脓液或
涂片中发现脓细胞可确诊,同时以便于针对性的采取敏感的抗生素。抽取血培养
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标本应注入无菌容器,不可混入防腐剂、消毒剂、药物,以
免影响结果。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如果已使用应在检验单上注明。采血
量10ml,应当立即送检,一般在患者高热时进行采血阳性率相对较高。
3术后行持续闭式冲洗,应观察哪些项目?
分析: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后根据医嘱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行闭式冲洗应观
察以下方面:(1)引流管是否通畅(2)冲洗量和引流量是否相符(3)引流液的
颜色、性质(4)肢体有无肿胀((5)冲洗液有无外渗,床单元是否干燥清洁。
(6)引流管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引流袋的位置是否低于患肢50㎝。
4行持续闭式冲洗的第3天,观察膝关节无肿胀,但大腿内侧及臀后肿胀明
显,引流量小于冲洗量,请分析出现了什么情况?如何处理?
分析:是冲洗液渗入了皮下,由于术后膝部垫高,所以膝关节肿胀并不明显,
而冲洗液渗入了位置相对较低的大腿后侧及臀部。这种情况下应暂停冲洗,观察
引流是否通畅,引流管有无折叠受压,通知医生调整引流管。
5 在持续闭式冲洗引流中如何保持冲洗引流通畅?
分析:可行间断快速冲洗,也就是冲洗速度快慢交替。每2-3小时快速冲洗5-10
分钟,无抗生素一组的生理盐水快速冲洗,有抗生素一组慢速冲洗。手术后的前
3天冲洗速度相对要快,以利血凝块、脓液、组织碎屑的引流,避免堵塞管腔,
引流液清亮后可放慢冲洗的速度。一般每日的冲洗量2000-5000ml。
6 持续闭式冲洗3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引流液清亮,引流液培养3
次均为阴性,可否拔管?拔管时要注意什么?
分析:可以拔管。拔管时先拔出冲洗管,引流管接引流盒继续负压引流1-2
天,无引流物后再拔出下端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