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症状

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症状

女性生理解剖;
围绝经期综合征概述(概念、流病、生理改变(激素分泌)、
症状(简述));
2.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1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是围绝经期首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70%一80%属功能性的,与卵巢功
能衰退有关。其表现大致有3种类型。
2.1.1月经周期不规则
最常见的形式是周期提前,月经持续时间缩短,经量先多后少或逐渐减少,然后
完全停止。此类型出血为雌激素撤退性出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月经。
2.1.2长期无排卵出血
临床表现为停经数周或数月后发生阴道流血,持续2—3周或更长。血量多少、持
续时间长短与雌激素作用持续时间及撤退速度有关。
2.1.3月经突然停止
临床少见,因为卵巢功能衰退是缓慢进行的。
2.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2.1潮热、潮红、出汗
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多在烦恼、紧张、激动时发生,
是围绝经期妇女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发作一般比较突然,潮热病人突然感觉胸
部、颈部、面部及手足有阵阵热浪袭来;潮红是发生潮热部分的皮肤出现弥漫性
或片状的发红;在发生潮热和潮红时,有人同时还伴有出汗,出汗后由于热量散
失,又会出现畏寒。这些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出现其中1、2种。其中潮热
最具有特征性。潮热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人1天之内可发生数次
甚至数lO次,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常以午后和夜间多见,一般在发作
后自行缓解。当潮热发作时有人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影
响工作、睡眠和身心健康。
2.2.2心脏神经宫贬症
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其症状多种多样,常受情绪影响,而与
体力活动无关。表现为胸部不适、心悸、气短、喉头发紧、叹气样呼吸,有时也
有心律不齐、早搏、心动过速或过缓。常与潮红、出汗同时发生,心电图检查无
心肌缺血的改变,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
死。
2.2.3围绝经期高血压
女性到了围绝经期,随着生理的变化,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会导致
情绪不稳定、失眠、烦躁等,从而引起血压波动,称为围绝经期高血压。一般表
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或稍高,血压波动范围大,常无心、脑、肾及眼底
的器质性损害。血压升高时可伴有头昏、头痛、两眼发胀等症状。与原发性高血
压不同的是,血压升高常呈阵发性的。通过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随
着围绝经期的症状减轻,血压随之下降。
2.2.4神经精神症状
据统计,约75%的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主要有2种表现:
一种表现为精神抑郁、失眠多梦、情绪低落、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常丢三
落四、无端惊恐、无病呻吟等;另一种表现为精神兴奋、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激
动、敏感多疑、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争斗不休、哭笑无常,甚
至神志错乱、损人毁物。心理上常有孤独、空虚、寂寞感,或疑病感、濒死感,
不少人出现自暴自弃、自罪自责,有的疑神疑鬼,终日忐忑不安。这些症状有时
表现相当突出,需与精神神经疾病相鉴别。这些症状的发生除与雌激素分泌减少
有关外,还与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经济情况等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神经
精神症状的出现,常使妇女紧张,更易焦虑、抑郁。有资料显示:围绝经期妇女
抑郁症状发生率达到32.06%r21。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是围绝经期妇女最易
发生精神、心理异常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应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心理调节,以避免
严重事件发生。
2.2.5感觉异常
常见的感觉异常有走路飘浮感、醉感,登高有眩晕或恐惧感,皮肤干燥、弹性减
退、光泽消失,易产生皱纹、老年斑,有时还会出现蚁走感或瘙痒感。还有不少
人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俗称“梅核气”,即咽喉部似有异物堵塞,吞之不下,
吐之不出,查无体征,久治无效,与精神状态有关,实质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
致的咽喉部肌肉收缩异常。少数人还可能出现嗅觉、味觉、听觉异常。
2.2.6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应激性尿失禁,阴道干涩、性交疼痛、
性欲减退、外阴瘙痒、尿道炎、乳房萎缩、脱发等。
2.3雌波素分泌减少
2.3.1骨质疏松、肌肉酸痛
据统计,围绝经期妇女有25%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中80%出现于绝经后期。骨质
疏松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所致。人体中甲状旁腺激素是调
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能刺激骨钙消溶,而雌激素有拮抗甲状腺激素
的溶骨作用。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逐渐低下,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拮抗作用也
随之减弱而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常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也常引起腰背和
四肢慢性疼痛。故围绝经期妇女需要长期使用雌激素进行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2.3.2肥胖
女性围绝经期多在45—55岁左右,正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体最容
易发胖的时期。女性到围绝经期,卵巢的功能逐渐衰退,而指挥他们“正常工作”
的大脑垂体却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扰乱体内激素的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
代谢而易发生肥胖。
总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由发育期进入中年期和
老年期,身体内各器官和系统都在逐步老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广大妇
女要对此有一定的认识。针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特点,我们要做好健康指导,
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她们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3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指导
围绝经期症状多,个体有差异,这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及所受教育程
度有关,像性格开朗的人围绝经期渡过就比较平稳,这是因为其可以进行自我调
节。围绝经期妇女要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旅游等,要
经常读书看报、多动手、多用脑,找到生活乐趣。学会享受生活,生活有规律,
饮食讲科学,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瘦肉、海带、虾皮、鸡蛋等,多
吃蔬菜、水果。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良好的精神状态,可调节神经功能
的平衡,减少症状的发生。
3.1心理方面
妇女围绝经期,心理指导很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对围绝经
期妇女最好的帮助,就是做好解释工作。首先劝病人做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器
质性疾病,解除病人的顾虑。若发现有器质性疾病,要用科学的语言、真诚的态
度向病人讲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生理衰退的一种表现,是一个生理过程,
尽管躯体在老化,然而心理要永葆青春。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运用医学和医学
心理知识对病人进行有效指导,消除她们对该病的错误认识,从而调动病人的主
观能动性,使其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围绝经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刺
激和过度激动。生活在—个愉快的氛围中,拥有一份好心情,有助于围绝经期综
合征症状的缓解。
3.2心血管方面
潮热、潮红,是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常常由此感觉不适,因此要安慰、
关心病人,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态度,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必
要时对症治疗。如中药配合滋肾养阴、疏肝理气,西药给予谷维素、维生素E,
保健药异黄酮等。心前区不适,心悸、气短者,注意和心绞痛、心肌梗塞鉴别。
必要时帮助病人做心电图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向病人仔细解
释病情,使其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一般不必卧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需要时给
予小剂量的镇静剂,如地西泮;症状重者给予更复康、雌激素治疗。血压升高,
也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其特点为:血压波动范围大,常为收缩性高血
压,伴有头痛、头昏等症状。应经常监测血压,注意血压变化,观察头痛是否伴
有血压增高,如果病人的收缩压为140—159mmHg、舒张压为90一99mmHg时,先不
要急用降压药,可以服用一些调节内分泌或镇静药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观察3“个月,待围绝经期症状改善后,血压也会降下来。若血压持续升高,注
意监测,排除原发性高血压。
3.3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围绝经期妇女易发生的疾病,它与雌激素减少、钙质流失有关。因此,
要进行骨密度测定,补足身体所需的钙量及雌激素,同时注意营养,加强体育锻
炼,增加日晒时间。防止跌倒摔伤,以免骨折。
3.4肥胖
指导围绝经期妇女正视自我形象变化,在加强营养的同时,避免贪吃贪睡、过度
节食、过度减肥,通过适当运动,保持健美身材。
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指导,深深体会到,家庭和社会成员应重视对她们的
关心和帮助,尤其是症状重的职业妇女,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大,影响围绝经期的
过渡。围绝经期引发的各种不适,给妇女工作和生活带来一系列困扰,甚至造成
周围同事、朋友、家属的不理解,导致抑郁寡欢。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大力宣传,
提倡给予她们关心、帮助和理解,并同她们建立良好的朋友式关系,积极开展医
学心理咨询及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广大妇女充分了解和认识
人生的转折期(围绝经期)变化,顺利渡过围绝经期。

姜淑琴 谈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健康指导 卫生职业教育 2009,27
(9) 141~142
家庭成员配合应对(简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