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期末考试

上海海事大学毛概期末考试

第 1 页 共 9 页 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六届七中全会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 A.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C.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 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阐 明了 (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5.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6.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连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 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7.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 A.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B.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民主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D.共产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8. 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重大失误,归根结底是 ( ) A.没有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没有完全搞清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 2 页 共 9 页

C.没有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9. 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0.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中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 ) A.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 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 )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12.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 )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 C.达到小康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14. 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5.“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 )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C.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16,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参政党 D. 在野党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 A. 共同理想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 马克思主义 第 3 页 共 9 页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19.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0.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 ) A.重视党的领导 B.服从党的领导 C.统一党的领导 D.改善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 ) 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E.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 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 C. 把苏联经验神圣化 D. 把中国革命经验神圣化 E. 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3.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D.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E.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5. 做好我国的宗教工作必须: ( ) A.要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E.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 第 4 页 共 9 页

三.辨析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一致的。 1.答:错误。 (2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分)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答:错误。(2分) 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的动力决定的。

3.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因此,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3、答:错误。(2分) (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答: 正确。(2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理论精髓、理论品质的。 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历史证明: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地发展;如果背离了这条道路,中国革命就遭受挫折或失败。

3.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妻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其重要战略地位表现在: 第 5 页 共 9 页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五.作文(共30分)(要求:联系实际并结合原理分析,字数不少于500字)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他说,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社会公平正义认识。

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六届七中全会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 A.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 ( ) A.独立的不相关的 B.层层递进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D.互为前提 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阐明了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