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运用吴佩衡温阳扶阳法治疗危急重症
运用吴佩衡温阳扶阳法治疗危急重症
按:患者出血不止,已成危候。救治中均以大剂 附子助阳益气。阳气温升,元气速回,出血自止。
2. 阳脱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患者某, 女,46岁。1999年10月16日初诊。主诉:于1994年诊 为冠心病,1996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白细胞计 数和血清心肌 酶升高,心电图提 示后侧壁 广泛心肌 梗塞)。出院后请笔者诊治。半年来因工作劳累,心 绞痛发作频繁,今日心绞痛加重。症见患者极痛苦, 手捂胸部,心痛如刀绞、似被人用力挤压感。烦躁不 安,呼吸急促,心中恐惧,濒死感。面色苍白,目光无 神,肢冷出汗,唇面发麻。问诊中患者意识模糊,就 地躺下,失去知觉。脉微欲绝,鼻息几无。中医诊断: 阳脱证;西医诊断: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煎回 阳固脱,强心益气之剂。四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 减:附片60g(已煎好),干姜12g,桂枝、茯苓各15g, 瓜蒌、菖蒲、川芎各12g,薤白10g,甘草6g,药煎好 后,频频喂服。约20min后,手足转温,眼睛微睁。连 服二三盏,约0.5h,各症缓解,腹饥思食,吃半碗粥 后安睡。后以温阳扶正,益气补血之剂,连服1周,诸 症平,精神好转,上班工作。
• 1234 •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年 8 月第 25 卷第 8 期 CJTCMP , August 2010, Vol . 25, No. 8
床实践中的科学性、实用性。 病案举例
1. 经行血崩 患者某,女,49岁,2005年10月13 日初诊。主诉:平素身体较弱,多年来痛经较甚,经 常自服三七、丹参等活血化瘀之药,上月行经,经量 极多,血崩不止。经住市某医院,治疗半月余,仍出 血不止,患者极度虚弱,医院下病危通知。出院后其 丈夫邀笔者诊治,症见:面色惨白,恶寒,肢冷,脉沉 细弱,舌极淡,苔薄白。中医诊断:经行血崩;西医诊 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以扶阳温肾,固气止 血。以四逆汤加味:附片100g(先煎3h),炮姜20g, 黄芪20g,炒杜仲15g,炒艾叶15g,炒荆芥8g,补骨脂 10g,大枣5枚(烧黑),甘草10g。连服2剂,出血减少, 余症稍缓解。二诊:以上方加减治之:附片120g,炮 姜20g,黄芪24g,炒杜仲15g,补骨脂12g,菟丝子15g, 砂仁15g,炙甘草10g,连进3剂,出血止,精神渐增, 后以四逆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调理善后。
约0.5h,患者又胃脘不适,腹部绞痛难忍,恶寒 出冷汗,颤抖。加盖被子仍畏寒并烦躁不安,心中极 难受,又恶心呕吐,肢体痉挛,上肢抽搐,颈背强直, 目睛直视,牙关紧闭,口唇发绀。此时,笔者认为,患 者大吐后不但胃阳心阳耗损,且体液大量流失,耗液 伤津。中医诊断:阴阳俱脱;西医诊断:糠尿病高渗 昏迷。已成元阳真阴俱虚之候。宜急回阳救逆、固摄 真阴并举。急煎四逆人参汤:附片100g(已煎好),干 姜15g,红参15g,甘草8g。
关键词:吴佩衡学术思想;温阳扶阳法;危急重症
Treating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 by WU Pei-heng’s methods of warming yang and assisting yang
GU Shu-hua
(Kuming Sheng’ai TCM Clinic, Kunming 650031, China)
其实,吴佩衡先生并不偏颇,他一生救死扶伤, 所救治危急重症中不乏阳热之症,先生创立的白虎
承气合方,投用大剂石膏、大黄峻药,急下存阴,经腑 两燔并蠲,颇具丰富经验,显示大家手段。《吴佩衡 医案》中有20余例阳证治验案例,含6例阳明腑证,3 例瘟疫重证,其施治风格,用药特色均颇具胆识,非 常精彩。
吴佩衡温阳扶阳法是中医学中重阳扶阳理论之 集大成者,也是先生临证施治最鲜明的特征。众多学 者誉吴佩衡先生为温阳经典大家,亦知先生治疗阳 热症也很擅长。先生的学术理论、临床经验无疑是 全面的,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
• 1235 •
迷。文献称本病患病率比酮症酸中毒低,但病死率 高,如治疗不及时,可在24-48h内死亡,病死率高达 63%。上海某医院报道:“我院去年抢救9例,仅1例 存活。”此证完全以中医中药救治获效,1日内先后投 用附片达460g,再次证明温阳扶阳法治疗危急重症 Biblioteka 有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约1h后,患者惊醒,谓肢体发麻,四肢尤甚,仍 欲抽搐。小便1次,量很多。脉细微而结,舌质暗淡, 舌光无苔。脉证合参,患者此时元阳真阴尚未全复, 至 筋脉 失养,虚 风 内动。继 当回阳 救 阴,兼 定 惊 熄 风。上方加天麻20g。药煎好后,连续频频喂服。1剂 尽,肢体麻木及以上各症渐减,安睡。中午12时许, 患者醒来。下午及晚上连服上方2剂后,肢体已不麻 木,不抽搐。后以四逆加人参汤合当归补血汤调理, 连服3剂后,各症平,精神渐增。
4. 水肿(肺气肿、肺心病、病窦综合征) 患者 某,男,86岁,主诉:反复咳喘、双下肢浮肿十余年, 曾先后晕厥3次,多次住院治疗。2004年3月19日住昆 明某医院。查血压120/60mmhg,呼吸20次/min,脉搏 42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细湿罗音,心率42 次/min,律齐。腹(-),双下肢浮肿。心脏彩超示:① 左房内径增大。②二尖瓣、三尖瓣钙化。食道心房调 搏:窦房结功能低下。于2004年3月23日行永久性心脏 起 搏 器 植 入 术。术后,仍常感 疲 惫、胸闷、心悸、气 短,时有颈部紧束感,活动后加重,仍咳喘,全身浮 肿。2007年9月28日再次入院治疗。双肺底闻湿罗音。 X 胸片提 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 塞性阻 肺 疾病、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经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后,咳嗽缓 解,但浮肿加剧,并感阵发性心悸,有时不能平卧。
我们要深入研究吴佩衡温阳扶阳法治疗阳虚 阴寒重症的丰富临床经验,大胆运用温阳扶阳法治 疗危急重症。李可先生呼吁:“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 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 手”。文中笔者4则医案,均遵循吴佩衡温阳扶阳法而 施治,均取得满意疗效,验证了“温阳扶阳法”在临
通讯作者:顾树华,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崇仁街3号昆明圣爱中医馆,邮编:650031,电话:0871-3017959,传真:0871-3178163 E-mail:rand@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年 8 月第 25 卷第 8 期 CJTCMP , August 2010, Vol . 25, No. 8
• 1233 •
·临证经验·
运用吴佩衡温阳扶阳法治疗危急重症
顾树华
(昆明市圣爱中医馆,昆明 650031)
摘要:文中附笔者4则医案,均遵循吴佩衡先生温阳扶阳法施治并取效,验证了温阳扶阳法不但治疗危急重 症有所作为,且疗效确切。吴佩衡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重视人体阳气的理论,法自《伤寒论》三阴寒化 证温阳辅正思想。吴氏学术思想之核心是极其重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乃人身立命之本,“温阳扶 阳法”是吴佩衡学术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吴佩衡先生临证施治最鲜明的特征。吴佩衡先生善用、重用 附子大剂起死回生,誉满天下,世誉“吴附子”。
2008年7月31日初诊:症见步履迟缓,极度疲惫, 语音低微,恶寒、胸闷、心悸、腹胀,全身浮肿,颜面 及下肢胫以下尤甚。小便短少、色清,大便不畅,面 色晦黯、唇绀。脉沉涩而弱,舌胖晦黯多涎,苔白腻。 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此心阳虚衰、 无力运化水湿。当温扶、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四逆 汤合五苓汤加味:附片60g,干姜15g,桂枝15g,茯苓 15g,白术15g,猪苓12g,泽泻12g,灵芝15g(因患者年 迈神疲,不便久煎附片,以“农本方”附片颗粒12g易 之,5:1比例)。
吴佩衡先生善用附子大剂起死回生,对疑难危 机重症的治疗胆识过人,世誉“吴附子”。吴佩衡先 生用附子剂量超常。如附子重剂救治昆明某子“肠 伤寒”危证,众医宣告无救,先生以大剂通脉四逆汤 治之,前后共投附子3 000余克,终于挽回生机。剂 量最大者如治某子(13岁)的伤寒重症,初诊方即用 250g,后加至每剂400g,而且昼夜连进2剂,即800g, 终于挽回厥脱重症。
Key words: Academic thinking of WU Pei-heng; Methods of warming yang and assisting yang;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
吴佩衡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现代经方大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的核心是重视人体 阳气的重要作用。其《医药简述》:“少阴君火位居于 上,而源于坎中之阳”,“命门真火乃生命之根,潜藏 暖水”,是“人身最宝贵之主要生命线”,是生命活动 之“原动力”,是人身立命之本。
煎药期间,忽听患者大叫一声,见其又在呕吐, 吐后喉间痰声辘辘,满口痰液,憋气、喘促,四肢抽 搐,角弓反张,双目直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咔 嚓”作响。随即不省人事,呼之不应。口唇青紫,鼻息 几无,脉微欲绝。予急将其头朝后仰,一边大声叫其 名,一 边 用手 掏出口中痰液,其中有3 小 块 碎牙。约 6min后患者有吞咽反射,呼吸急促,睁眼漠视,四肢 不时抽搐。此时药已煎好,急频频喂之。30min后,抽 搐停,手足转温,小便1次,量极多,口渴饮水数次, 渐安睡(已是清晨8时)。
按:患者当时病势危急凶险,经大剂回阳救逆、 固摄真阴之剂挽回生机,脱离危险。糖尿病高渗昏迷 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代谢紊乱的临床类型。常 因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或呕吐、腹泻失水后等 诱发,可出现震颤、癫痫样抽搐大发作,最后陷入昏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年 8 月第 25 卷第 8 期 CJTCMP , August 2010, Vol . 25, No. 8
按:此阳气欲脱之际,唯以回阳固脱可救,且宜 尽快服药。若迟疑延时,恐贻误病机。
3. 阴阳俱脱(糖尿病高渗昏迷) 患者某,女, 52岁,于2008年3月3日急诊。患者于1994年确诊为“冠 心病”,曾先后“心肌梗死”3次;患“糖尿病”11年。 5年来血糖较高。去年九月下旬,其母病重,半年来劳 累并焦急,故冠心病发作4次,血糖升高。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