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目的对比分析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研究组应用美式整脊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坐位牵引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美式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merican Chiropractic and sitting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10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merican chiropractic techniqu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itting trac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92.0%)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56.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adverse reactions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4.0%)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4.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merican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s bet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American chiropractic;Sitting traction;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Quality of life;Impact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文案工作,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颈椎病包括很多类型,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其他型。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占总数的70%左右[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的神经根受到外部压力等物理刺激后,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手麻,颈、肩部疼痛等。

现代医学上常通过牵引、理疗、推拿等方法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文选取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美式整脊手法与坐位牵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經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

研究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2~63岁,平均(47.2±5.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4±2.1)个月。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4~65岁,平均(46.8±5.4)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2.3±2.4)个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年龄在30岁到65岁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岁;②患者的颈、肩和手臂等部位出现疼痛和麻木的症状,并且这种症状沿着上肢或者枕部蔓延;③患者颈、肩和手臂等部位在进行活动时疼痛和麻木感会加重;④用手按压患者的颈椎等部位会出现压痛;⑤肩关节部位和患者上肢部分的感觉功能出现障碍,肱二头肌等肌肉的肌力下降;⑥影像学检查异常:患者进行诊断之前需要拍摄X光片和进行CT检查,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的颈椎间隙变得狭窄,椎间孔变小,颈椎间盘突出等明显的颈椎突变情况[2]。

排除标准:①神经根型颈椎病之外的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②颈椎出现骨折或者脱位的患者;③同时患有肿瘤等其他病症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美式整脊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①使患者处于仰卧位,运用常规手法对患者颈、肩和手臂部位进行推拿,时间为10 min;②使用AMTC 脊椎活化器对患者的颈椎等部位进行矫正,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其共振的作用力道,时间为10 min[3]。

对照组患者采用坐位牵引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①使患者俯卧,将颈椎等部位裸露在外,医疗人员利用手或者其他工具在患者的颈、肩和手臂等部位进行揉捏、推拿,时间为10 min;②患者取坐位,然后利用坐位颌枕吊带牵引为患者进行拉伸牵引,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施加的牵引重量,时间为10 min[4]。

两组患者每天均进行1次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①疗效判断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的颈、肩和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症状消失,肩关节、颈椎等部位可自由活動,无功能障碍;有效:患者的颈、肩、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颈椎等部位可进行小角度的活动;无效:患者的颈、肩、手臂等部位的麻木和疼痛未见减轻,甚至患者的各种症状有加重的趋势[5]。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使用SF-36量表,该表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每方面的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社会上从事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从中医医学的角度来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属于“筋伤”“痹证”等范畴中的一种病症。

在中医上,许多中医学者认为,人体中的肝脏、肾脏存在不足,即存在功能障碍时就会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而引起人体肝脏、肾脏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寒气、湿气等的入侵。

在中医方面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表现就是“骨错缝、筋出槽”[6]。

在中医上认为,适当的对颈椎等部位进行牵拉可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原因是适当的牵拉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坐位牵引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7]。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用手或者借助其他工具对患者的颈椎等部位进行牵拉,能够减轻患者颈椎等部位的肌肉受到的外部压力,缓解肌肉无力的症状;通过对患者颈椎等部位的牵拉,可以慢慢将已经发生错位的椎后关节推回原位,进而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通过对颈椎等部位的牵拉,可以改变颈椎等部位的承压角度,使颈椎负荷力线趋于正常,然后使已经滑脱出应在部位的椎体回到原位[8];通过对颈椎等部位的牵拉,可以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而解除弯曲的颈椎对神经根造成的压迫和施加的压力,消除此部位的疼痛。

而神经根恢复正常就意味着可以使颈椎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恢复畅通,缓解颈椎的疼痛感和麻木感,使原本因为颈椎疼痛而造成的浮肿消除。

但是坐位牵引的治疗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包括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间等,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合理的制定治疗方案。

在坐位牵引中常用到的辅助工具是坐位颌枕吊带,在只用该工具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应该处于坐位,因为该体位下,患者的肌肉能够有一定程度的紧张,保证治疗过程更为顺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9]。

不同患者对于坐位颌枕吊带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对坐位颌枕吊带进行调整。

例如,不同的患者对于颌枕吊带前屈的角度要求不同,有的患者需要前屈30°,有的患者需要前屈45°,甚至有的患者需要前屈60°,但是坐位颌枕吊带的前屈范围只有15°~30°,此时就不得不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其他方法来为患者进行治疗[10],因此,坐位牵引法并不能治疗所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美式整脊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坐位牵引疗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