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田主要杂草及化除研究

水稻田主要杂草及化除研究

水稻田主要杂草及化除研究 近年来,随着水稻田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稻田杂草种群发生了很大改变,增大了杂草的选择压力,导致了抗性种群的产生,增加了化学除草的难度,下面对我国水田杂草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消长规律及田间常用除草剂等进行概述。 根据全国各地多年的调查,稻田常见杂草种类有约100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最主要稻田杂草是稗草、鸭舌草、牛毛毡、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异型莎草、眼子菜、扁秆藨草等;分布较广的常见稻田杂草有萤蔺、千金子、鳢肠、日照飘拂草、水苋菜、田字萍、茨藻、黑藻、陌上菜等。此外,圆叶节节菜、尖瓣花等在南亚热带和热带稻区危害较重;芦苇、藨草、泽泻、水绵等主要在北方的温带稻区形成危害。 我国幅员辽阔,种植水稻的范围较广,气候、土壤、栽培制度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稻草害区 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mm以上。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圆叶节节菜、空心莲子草、野慈菇、矮慈菇、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其中恶性杂草为稗草、矮慈菇、野慈菇。 2、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 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mm左右。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双穗雀稗、野慈菇、空心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雨量600mm左右。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91%,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5%。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野慈菇、水苋菜、鲤肠、眼子菜和鸭舌草等。 4、温带稻田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北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华北北部。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700mm 。该区水稻面积较小,杂草发生相对南方为轻。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牛毛毡、异型莎草等。 5、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藨草等。 水稻田杂草的消长规律及除草剂的选择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湿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开始大量发生。就时间上划分,一般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为3次,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主要以稗草为主,占总发生量的45%~75%;第2次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为扁秆藨草、慈菇、泽泻发生期;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为眼子菜、鸭舌草、水绵等杂草的发生期。为了有效的防除水田杂草,需要在适当的杂草生育期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情况、药剂本身的特点、杂草群落、水稻生育期等进行,这样才能使除草剂发挥最大的作用。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一下如何正确选择除草剂: (一)栽培管理水平及土质情况: 1、整地情况:田面平整,水层管理好的地块,适宜采用土壤处理;田面不平或低洼地块应选择茎叶处理。 2、土质情况:砂质土壤或漏水田应选用茎叶处理。 3、栽培方式:育秧田只能用丁草胺、杀草丹、敌稗、氰氟草酯而不能用禾草特、二氯喹啉酸。直播田杀稗剂只能用四唑酰草胺、杀草丹、禾草特、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而不能用丁草胺、莎稗磷,恶草酮、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插秧田防除稗草、葡茎剪谷颖只能用嘧啶肟草醚而不能用双草醚。 (二)药剂本身特点:一般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恶草灵、四唑酰草胺等除草剂通过幼根幼芽吸收,只能在杂草刚萌发或稗草幼苗期使用;苯达松、敌稗、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等只能在杂草成株期做茎叶处理;杂草根、茎、叶都能吸收的除草剂有禾草特、杀草丹、二氯喹啉酸等,既可做土壤处理,也可后期做茎叶处理。 (三)杂草群落:根据杂草群落选择适合的除草剂,如果以稗草为主,仅用杀稗剂即可;若以阔叶杂草为主可选用杀阔叶杂草药剂;若同时发生,就应选择广谱性除草剂或复配剂,若恶性杂草稻稗、葡茎剪谷颖发生较重就应选择嘧啶肟草醚或双草醚(直播田)。 (四)杂草生育期:丙草胺仅对1叶期前稗草有效,只能在1叶期前使用;丁草胺对1.5叶期前稗草有效;杀草丹对2叶期前稗草有效;禾草特对3叶期前稗草有效;超过3叶期就只能用二氯喹啉酸、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等能防除大龄稗草的药剂。吡嘧磺隆、苄嘧磺隆只能防除没有出土或刚刚出土没出水面的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但成株后长出水面就必须用灭草松、二甲四氯等药剂。 (五)水稻生育期:水稻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如水稻幼芽期对禾草特、四唑酰草胺敏感、在水稻的幼芽期使用禾草特、四唑酰草胺会对水稻产生药害;水稻2叶期前对二氯喹啉酸敏感,故水稻2叶期前不能使用二氯喹啉酸;二甲四氯对水稻有效分孽和幼穗分化有抑制作用,在水稻分孽盛期不能使用。 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 由于各地稻田杂草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使用的除草剂也大致相同,只是因气候、土壤特征、种植方式和地区习惯不同而略有差异。同一种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随种植的品种、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水层管理情况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北方和高寒地区的用量大于中部和南部稻区,约分别递增1/3左右。为有效地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需要根据不同的播栽方式和草相,选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配方,适时开展水稻大田化除工作。现介绍不同播栽方式稻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秧田杂草的化学防治 水稻秧田可分为旱育秧田和水育秧田。其主要危害性杂草是稗草,以防治"夹稞稗"为主,兼除其它杂草,培育壮秧。在我国早稻秧田通常采用塑料薄膜育秧或温室育秧、与之相配套则形成湿润育秧或旱育秧。薄膜育秧因膜内温度高,杂草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技术与露地秧田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在水育秧田方能保证药效的那些除草剂如禾大壮等应避免在旱育秧田使用,而丁草胺在旱育秧田使用,其安全性比水育秧田好。 我国中部和南部中、晚稻秧田大部分为露地湿润育苗和水育苗秧田。在播种前、后这类秧田田面通常保持浅水层或平沟水,畦面湿润,施用除草剂比较方便,施药方式也很灵活,可用撒施法、喷雾法、滴灌法和甩施法等。由于土壤湿度大,十分有利于杂草接触和吸收除草剂,故药效易于发挥,效果也很稳定。不过,对于果尔、丁草胺、西草净、扑草净等安全性较差的除草剂,应慎用或避免使用,以防水稻幼芽、根部过多地接触药剂(如扑草净等)而产生药害。 1.旱育秧田 旱育秧田除稗草外,还有旱生或其他湿生型杂草如马唐、牛筋草、鳢肠、藜、异型莎草和碎米莎草等,使用的除草剂及配方主要有(以亩量计,下同): a. 36%丁(丁草胺)噁(噁草灵)乳油100毫升 b. 26%(莎稗磷+Hoe 404)可湿性粉剂80~100克 c. 17.2%幼禾保(优克稗+苄磺隆)可湿性粉剂200克 d. 60%新马歇特乳油60~100毫升 2.水育秧田 a.50%杀草丹乳油200~250毫升 b.50%杀草丹乳油150毫升+20%敌稗乳油150毫升 c.96%禾大壮乳油100~150 毫升 d. 50%优克稗(哌草丹)乳油150~220毫升 e. 12%噁草灵乳油50~90毫升 f. 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10~20克 g. 48%苯达松水剂150毫升 h. 20%使它隆乳油40~60毫升 i. 20%2甲4氯水剂200~250毫升 移、抛栽稻田杂草的化学防治 1.移栽稻田杂草的化学防治 移栽稻与杂草生育期差距较大,稻田除草剂在具有生理生化选择性的同时还具有位差选择性,利用这种生育期差距,可以取得较好的除草效果。因此,移栽稻田为安全、高效、简便地应用除草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将酰胺类配合磺酰脲类除草剂(苄磺隆、草克星、甲磺隆等)的复配剂开发应用,使移栽稻田的化学除草进入了一次性、广谱和高效或超高效的新阶段。例如,丁(丁草胺)苄、丁吡、异丙(异丙草胺)苄和丙(丙草胺)苄等;特别是常规用于旱作物田复配剂,如乙苄、乙吡和乙苄甲等广谱、高效、长效复配剂的开发应用。有诸多厂家生产相应的这些品种,有各自的商品名,商品用量大多约在30~50克/亩,移栽后3~5天,拌毒土或化肥撒施。它们的研制与开发使移栽稻田化除真正实现一次性施药即可控制水稻全生育期草害的效果。目前,已成为移栽稻田化除的主导品种。 移栽稻田分小苗移栽和大苗移栽。小苗移栽田多属早稻,气温较低、水层较浅,杂草出苗期较长、发生不整齐、数量较大,而水稻不易发稞,秧苗较弱。因此,小苗移栽田,要选用高效、长效、广谱的除草剂,并要注意安全施药,果尔、2甲4氯以及三氮苯类等安全性较差的药剂,应尽量避免在小苗移栽田使用。 传统上移栽稻田的化除方法是前封后杀,即移栽前(后)土壤封闭处理,以治理稗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水稻分蘖盛期进行一次茎叶喷雾,以治理一年生和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眼子菜以及多种阔叶杂草为主。 a. 50%丁草胺乳油110毫升 b. 12%噁草灵乳油100~150毫升 c. 50%丁草胺乳油75毫升+12%噁草灵乳油75毫升 d. 24%果尔乳油10~15毫升 e. 50%杀草丹乳油200~250毫升或90%高杀草丹乳油90~130毫升 f. 48%苯达松水剂100~150毫升+20%敌稗乳油100~150毫升 g. 20%2甲4氯水剂150~175毫升+20%敌稗乳油150~175毫升 h. 48%百草敌水剂20毫升+20%敌稗乳油150毫升 此外,防治稻田多年生杂草--眼子菜,每亩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30克或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0~25克加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20~25克,兑细土20千克另加拌化肥适量,于水稻栽后22天左右或在眼子菜叶片从茶红色转绿时施药。浅水撒药,保水7~10天,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抛栽稻田杂草的治理 水稻抛栽类型很多,按秧苗叶龄大小分有大苗抛栽、小苗抛栽;按育秧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