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 第2l卷第4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6 Vo1.21 No.4
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魏全省,樊淑玲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也是大学生安身立业之本。在当今所面
临的种种社会诚信危机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和社会主义事
业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积极探索诚
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容置疑的职责。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06)04--OO72一O3
收稿日期:2006—04—26
作者简介:魏全省(195O一),男,陕西扶风人,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教授。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济活
动、社会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安身立业之本。在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诚信教育已成为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认真思考、研究、探索加
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及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诚信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它与民族自
强、社会进步和自我发展息息相关,失去诚信,整个
道德体系都要动摇。
1.诚信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
一切彳十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
情感、信息、社会资源上的交流和交换,然而,只有
真实的信息才能保证人们判断的正确性。因此任何
个人都希望他所依赖的社会、他人是真实的,这种
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被概括
成一条普遍化的道德原则——诚实守信。诚信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
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诚即诚实、真诚、诚
恳、不欺人,诚是思、言、行、待已、待人、接物等方面
终身恪守的准则和规范}信指确实、守信、信任,信
是立身处世、为政、交友、自我修养的基本准则。诚
是信之基本,信为诚之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
视诚信,以诚信为做人的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
下了不少“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 的佳话。诚信思想贯通古今,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
地出现在中华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及各种道德要求
中,对人格塑造、品德培养诸方面都产生着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铸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
2.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诚信是社会文明和有序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
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竞争规则以诚信为前提。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诚信道德已经成
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无论是在政
治生活、经济活动中,还是国计民生、人际交往中都
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成为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按契约交易则表现为践
诺行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依赖普遍诚信关系的建
立。只有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政治行为、 经济行为、文化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才能得以健康发展。[13‘P啪 反过来,离开了诚
实守信的准则,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就不可能建
立。
3.诚信是个人安身立业之本
诚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
现,是人立足于社会不可缺少的无形资产,诚信既
是宝贵的个人财富又是共享的社会资源。胡锦涛总 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中,把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作为“八荣八
耻”的基本内容之一,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趋势,体现了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诚信品
质,在求职、就业中,诚信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
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提
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学校思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4期 魏全省,等: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73・
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今天校园内的诚信教育,就是
明天诚信社会的道德推进力。
二、学生诚信“危机”的透视与反思
当代大学生是优秀的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建
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他们理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
德品质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在这个特殊群
体中绝大部分人是优秀的。但也不能不承认,部分
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仍然令人担忧。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透视 大学生诚信缺失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信用意识薄弱,承诺不兑现;另一方面是守信行为
缺失,造假作弊。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学业中作弊。大学生学业中作弊行为,既表
现在考试中又反映在平时学习中。具体现象有:其
一,照抄作业。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自习时间
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等,到交作业时再花一二十
分钟抄袭他人作业。其二,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平时
不刻苦学习,考试时找老师套题、作夹带、找枪手,
完全忘记了诚信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其三,论文照
抄照搬。有些高年级学生不是在认真总结的基础
上,写出反映自己学识水平的毕业论文,而是从网
上下载资料,东拼西凑蒙混过关,诚实守信丢之脑
后。[2](
(2)恶意欠款。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国
家、学校采取相应的奖、贷、助、缓、补、免等措施,但
这项有利于大学生完成学业有效措施,也因某些学
生的失信行为而处于难堪的境地。在奖、贷、助、缓、
补、免实施中,有些同学以“缓”为借口,恶意拖欠培
养费。他们以种种理由申请培养费缓缴,获准后却
背信承诺,到期不缴;还有一些人不按时还贷还息,
借贷时如饥似渴,还贷时泥牛人海,有的贫困生就
业后甚至把还贷的事忘得一千二净。
(3)就业“掺水”成风。扩招加大了就业压力。大
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而造假成了某些学
生应对之策,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一是制造虚假
求职履历。在求职履历制作过程中,涂改成绩、虚构
经历、夸大事实。二是虚假包装。在自荐材料整理中
假证书、假鉴定、假材料纷呈。三是恶意毁约。择业
时态度虔诚,签协议后朝三暮四、多家签约,有的学
生甚至单方撕毁就业协议。这就使得学校信誉度降
低,也给其他同学就业造成了路障。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反思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其影响来自方方面
面。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包
括社会大环境的直接诱导、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
失信惩罚机制不完善的撞击。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 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
观念、新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
透,特别是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商品、官场中的贪污
腐败现象、文化市场中的盗版屡禁不止等。这些不
诚信的交往现象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无疑
会给大学生的诚信理念带来了负面影响。加之失信
惩罚机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健全,
使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这在客观上 也强化了大学生淡漠诚信的心理。ca]
(2)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片面性。中国的家庭
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智育优先,重视的
是高分、名校。作为家长擅长于对子女提出勤奋、多
才多艺、得高分、进名校等要求,而缺乏对子女诚信
意识的培养,x,t子女偶尔出现的不诚实行为重视不
够,制止不力,这也是导致个别大学生诚信缺陷的
原因之一。作为学校,在学生教育方面也存在着许
多问题:一方面,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思维定
势,是学生忽视道德教育,出现诚信意识薄弱的主
要原因;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方法不贴实
际;德育教育方法呆板、贫乏;德育实践教育环节薄
弱;德育教育环境污染,部分教育效果互相抵消等,
使本应受到重视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在日常生活
中,忽视了学生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习惯的养
成。[‘](蹦6 。
(3)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当代
大学生社会生活经历简单,缺乏必要的磨砺,X-承
受挫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xCd'-人与
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
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影响了其分析选择能
力,容易把一些消极现象当作本质,并因X-误导而
失去诚信理念。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开展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和实战活动,创建
诚信教育的校园氛围
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它是
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在潜移默化中形
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是一个无声课堂,是
影响人、塑造人的一种综合力量。
第一,加强诚信教育,需要优化校园诚信教育
环境。一方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教育。
如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
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f在校园网上设置诚
信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增设诚信教
育栏目等等,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圈,让学生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
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校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