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实用技术 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 原因及防・;台技术 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董润芳 临翔区番茄种植从无到有,从露地到大棚,已逐 渐成为临翔区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经济效益可观, 且农民种植积极性高,近几年来发展较快。2010年 全 大棚番茄种植已达数千亩。但随着种植面积的 扩大,复种指数不断提高,番茄的早疫病、晚疫病、青 枯病、叶霉病及白粉色等病虫害发生严重,损失率一 般达30%一40%,以致绝收。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 2007年开始对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调查 分析,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措 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造成番茄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品种抗病性减退 (二)选地不当 l、连作严重。当地种植番茄的地块,都是近几年 种植茄科作物的连作地块,田间病原菌较多。 2、田间排灌不良。前期移栽无法浇定根水,雨季 水浸无法排涝,造成田间严重积水。 3、土壤严重偏酸I生。PH值在5左右,低于番茄 对PH值6—7的要求。 (三)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本地菜农种植番 茄普遍是在4月份前后播种,5月初移栽,而我区通 常在6~7月出现高温高湿的天气,此时田问番茄枝 叶茂密,隐蔽湿润,给病害发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条 件。 (四)农事操作不当加速了病害发生。 1、整枝、打权、摘心、摘叶、绑蔓等技术操作不 当,造成伤口,将病株上的病毒汁液及病菌带到其它 健壮株上而引发病,摘除的病株残体乱堆乱放,留下 病原。 2、整枝、打权、摘心、摘叶、绑蔓等操作时间不 当,菜农常在下雨天及早上有露水时操作,这时植株 体内水分含量多,易折断植株,且引起的伤口难以愈 合,容易引致病菌入侵。 3、菜农农事操作无消毒意识。进园操作前手未 能用消毒水清洗;吸烟人员边吸烟边操作;作业人员 从病区到非病区操作不经消毒而把病菌传播到了番 茄植株上。 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一)地块的选择。①选择靠近水源,且排水良 好、无污染的地块种植。②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 作物连作。 (二)加强种子检疫,防止危险性病害传入我区。 (三)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如高原红、石头系列等 品种。 (四)清除病源。①种子消毒:25%甲霜灵锰锌 wp500倍液浸种,或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浸种 24小时,冲洗后播种。②苗床土壤消毒用50%多菌 灵wp500倍液或用50%福美双wp按6g/m 加细土 5kg制成毒土,撒毒土前先用水浇透苗床,用2/3毒 土均匀撒在苗床墒面上,再用1/3毒土均匀撒在种 子上面,为避免要害发生,要求墒面保持湿润,并覆 盖lcm厚的松尖(长约3CM),最后覆膜即可。③番 茄收获后的植株要及时集中销毁,不留病残株。 (五)幼苗期病害的防治:发病初期用25%甲霜 灵锰锌wp600倍液或20% ̄1J克菌EC1 500倍液喷 施,预防猝倒病、立枯病。 (六)秧苗带药移栽。①起苗前3~5d用25%甲 霜灵锰锌wp500倍喷施叶面。②起苗后用25%甲霜 一 一

 实用技术 灵锰锌wp500倍浸秧根10分钟,晾干后定植,可有 效减少大田的病菌感染。 (七)整地施肥,规格化合理密植:①按120cm 宽开墒,面宽80Cm,沟宽30~40cm沟深20~25em,墒 面呈板瓦形,定植成两行,666.7m 定植2300株为 宜。进人多雨季节要及时开沟排水。②每666.7 m2施 腐熟优质的有机肥3000kg、尿素30kg、硫酸钾 40kg、磷肥30kg作基肥,以后看苗情追肥,促进植株 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每666.7m 施用生石灰 80kg,调节PH值。 (八)严格田问消毒作业。田间农事操作时要做 到:①手、绳子、育苗盘、剪刀用来苏水消毒。②不需 操作时不要用手触摸番茄植株,避免交叉感染。③整 枝、打权、摘心、吊蔓,应选择在雨后、露水干后进行, 并且先摘健株,后摘病株。④打权的方法用“掰芽” 法,用手掐住腋芽顶部,猛力往侧边掰下,使腋芽脱 落,减少液汁产生再感染。 (九)成株期化学防治。大棚番茄成株期疫病较 重,一切栽培措施都应以防疫病为重点,并且应以预 防为主,发病初期喷施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间 隔5—7天,连喷3 次。经试验早疫病用80%的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晚疫病目前 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用农用链霉素+7O%甲基托布 津,浓度均为1000倍液。 青枯病的防治措施:青枯病从移栽到挂果期都 有发生,防治措施是在于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 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 公斤,每隔6—8天灌一次,连灌2次。 叶霉病:该病从5月份开始发生,成株期重于幼 苗期,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开始用70%甲基托布津 800__100O倍液喷雾,间隔7—1O天,连喷2—3次。 三、大棚番茄的主要虫害 大棚番茄中最主要虫害有白粉虱和斑潜蝇,特 别是白粉虱可称之为大棚番茄的杀手。 1、白粉虱:又叫小白蛾子,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 集在番茄叶片尤其是上部嫩叶背面栖息,吸食。背面 以刺吸口器吸食汁液,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 枯死,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 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 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生。 2斑潜蝇:又叫潜叶蝇,常在4—5月份开始发 生,潜入番茄叶片在表皮下取食叶肉,曲折穿行,造 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的线状隧道,俗称“鬼画符”,影响 番茄生长,严重时叶片枯萎,整株死亡。 四、大棚番茄主要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减少虫源:在育苗或移栽前,要彻底清理大 棚内及周边的杂草和残株败叶。棚内整地要结合药 物熏杀,进行深耕深翻,把害虫全部深埋地下杀灭, 并将大棚的通风口用防虫网密封,控制外来虫源进 入。另外,可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番茄枯黄叶片, 以减轻危害。 (二)黄板诱杀:据白粉虱、斑潜蝇有强烈的趋黄 性,尤其对橙黄色最为强烈的特点,在白粉虱、斑潜 蝇发生危害期间用黄板诱杀,既简单易行、经济有效 又避免了化学防治带来的污染环境。其方法是:先把 纤维板或比较光滑的硬纸板用油漆涂成橙黄色,油 漆干后再涂一层10号机油,将涂好的诱杀板钉在木 棍上,间隔5—10平方米插放一块。诱杀板的高度要 略高于番茄植株3—5厘米。 (三)熏杀法:先封闭好大棚,用80%敌敌畏原 液,在其点燃物的上面滴上5~8滴,然后点燃,熏杀 4个小时左右放风,效果很好。另外,也可取盖杀或 天王星(成分为联苯菊脂)2—3滴,滴在燃烧物上熏 蒸,效果较好,连续3—4次,可彻底消灭白粉虱、斑 潜蝇等害虫。 (四)实行合理轮作。针对白粉虱、斑潜蝇,对一 些作物不愿取食的特性,选用番茄与川芹、芫荽等作 物进行轮作,并尽量避免菜豆、茄子等与番茄混作, 以免加重危害。 (五)喷药防治:力求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用药。 白粉虱:用青岛大鹏化工品有限公司生产“专打白粉 虱”和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吡虫.仲 多威”;斑潜蝇:目前,最特效的药剂有斑潜灵、斑潜 净、阿维俊素、强棒等。把上述药剂按使用说明书用 量配兑后,将药液对准叶片背面喷雾,每7—10天喷 1次,连喷2—3次,防效均可达到98%以上。 由于白粉虱、斑潜蝇繁殖快,世代重叠,发生情 况严重,危害期长,故靠一次用药,采用某一种防治 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防治时必须采用 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时要连续用药和将上述农 药实行轮换交替使用,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能避免 害虫产生抗药性。 一 一 【责编何绍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