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与学校特点相适应,要研究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目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的情况,立足实用性人才培养
的需要,进行改革目标定位,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实现人才的有效培
养。

标签: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定位;策略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类型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一种,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硕士教育以及普通本
科教育也存在不同,这种教育高于高职专科教育,低于专业硕士教育,同时,它
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应用型本科教育重点培养出能够适
应服务、管理、生产及建设第一线工作需要的,较为职业化、具有相关专业的高
级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教育培养,提升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过程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了多次演变,每次人才培养目
标的变化都是与国家经济改革发展与社会调整相适应的。在改革开放初期,1986
年,教育部制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
较强阅读能力,具有一定听、说、译能力,具有初步的写和说能力的,能够以英
语为工具获得专业需要信息的能力的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对外交流
的不断扩大,以前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1998年
国家又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中,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新的要
求,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
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大学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养。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较之前的目标要求就高了很多,对学生的英语
听、说、读、写、译的水平要求高了很多。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
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现有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英语
人才的需要,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必须进行
再一次的改革。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
行稿)》,其中对人才培养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该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
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
生活和社会交流中能够成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
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改革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每
一次调整都是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活动密切相连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是为
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既要立
足国家对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基础,也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设置大学英语人
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要服从于学校改革发
展的整体布局,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必须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人才实践能
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2.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目标
新的课程要求中的应用教学目标是针对全国所有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出来的改革目标,是对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一种宏观指导。对于应用型本科高
校英语教育而言,需要基于该课程要求进行教学目标设置,但也需要根据自身学
校性质,确立较为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应用型本科应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
语语言基础能力,同时还要能够与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英语教育必
须要立足于现实的需要。要明确大学英语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学语言而学语言,
而应该是为了服务于就业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要研究如何立足自
己的办学特色,进行特色教育,要研究如何根据学生岗位需要,根据社会需要,
设置成多样化的应用型的教学目标。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效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提高人才的人文素养和文化
修养,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还是教学
目标设置,都必须要突出实用性特点,在英语教育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
实践应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通过英语
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 艳,柯应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研究[J]. 江苏高
教,2014,(4).

[2]孔 丽.高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交际(下
半月),20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