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工程技术 岩土热响应测试及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黄练红沈泽施恂根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6) 摘要: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依据,其准确程度决定着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岩土热物 性测试设备构成及数据处理模型,并对热响应测试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讨论。热响应测试是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的基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仍需要对其计算模型、测试方法及装置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热响应测试 中图分类号:TKI72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岩土热物性参数包括地埋管深度范围内岩 土的综合导热系数和综合体积比热是地源热泵 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性依据。目前,岩土热物性 参数的获取方法有查表法、实验室测量法和现 场测试法,其中现场热响应测试得到的数据更 能反映场地的实际情况,因此规范[1]规定应进 行现场热响应测试。 自1983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单位研制出了 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装置,我们根据工程需要,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套热响应 测试装置,同时,还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进行完善 和改进。 1现场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概述 1.1热响应测试装置 主要包括循环系统(水泵,管路、调节阀门 等)、加热系统冰箱,电加热等)、电控系统O 电源 开关,水泵开关,加热器开关,24DV电源等)和测 量系统(进出温度传感器,进出压力传感器,流量 传感器,电功率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 块,计算机等)。 1.2土壤原始温度测定 土壤原始温度必须首先测定,可以采用直 接埋在土壤深处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定;也 可以通过在不加热情况下只开启循环泵量测u 型管水温,作为岩土原始温度。 1.3热响应测试 土壤原始温度已测之后,开始热响应测试。 通过加热器以恒定热功率对水箱内的水加热, 使加热后的循环水以恒定的流量进入埋设在地 下与周围土壤充分接触的u型管换热器进行换 热。开始加热之时即以一定时间间隔洳5rain或 10mi ̄记录地下换热器u型管的进出口水温, 流量,功率。 2岩土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及选择 计算岩土热物性参数可采用线热源解析模 型、柱热源解析模型以及三维数值模型。 21计算模型 (1)线热源模型。 指施工的技术、工艺、方法和机械、设备、模具等 施工手段的配置;后者指施工程序、工艺顺序、 施工流向、劳动组织方面的决定和安排等。在工 程施T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 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等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 重大的影响。 【5)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 的环境因素,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 施_T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 动作业环境;承发包合同所派生的多单位多专 业共同施工的工程管理环境等。加强环境管理, 改善作业条件,是控制环境条件对工程质量影 响的重要途径。 4.3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从决策到验收交付使用,共 分四个阶段,即: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 阶段、工程验收阶段。而在各个阶段,业主要针 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 手段,来最终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达到 预期的质量目标。 (1)业主对设计的质量管理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及时准确的 提供设计图纸、处理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对保证 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a)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有关批文、资料。编制 出设计大纲或方案竞争文件,组织设计招标或 方案竞争,评定设计方案。 b)进行勘察、设计,科研单位的资质审查。 优选勘察、设计、科研单位,签订合同和按合同 实施,并加强对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78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c)设计方案审查。控制设计质量,审查设计 方案,以保证项目设计符合设计大纲要求,符合 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现行设计 规范、标准,符合国情,_T艺合理,技术先进,能 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 效益。 d)设计图纸的审核。设计图纸是设计工作 的成果,又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所以,设计阶段 的质量控制最终要体现在设计图纸的审核上。 施工图是对设备、设施、建筑物、管线等工程对 象的尺寸、布置、选材、构造、相互关系、施工及 安装质量要求的详细图纸和说明,是指导施工 的直接依据,也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审 查重点是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和水平。 (2)业主对施工的质量管理 业主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以下几 方面: a)确定工程质量控制流程中主动控制影响 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具、设备、施工 顺序和方法等)。工程质量控制流程确定后,进 一步完善质量监督组织,如业主可设质量管理 部门,直接负责监督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行 为,并协调二者关系。 b)胡好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质量检验 方法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的互检,各工 序间的交接检,质检员的巡检,以及业主、监理、 设计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 c)对分部工程、隐蔽工程组织验收。对不同 类型的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应及时组织有关 部门进行检验。不同类型的分部工程因工程内 容不一,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也不同,应严格按照 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验收。 d)审查质量问题(事故)报告,参与现场质 量监督会议。当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引 起重视,防止诱发重大的质量事故,组织专人调 查分析原因及特点,并审查监理、施工单位填写 的工程问题(事故)报告单及处理方案报审单。 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 利益,以建设单位为首的建设工程各参建方应 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 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 的落实,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为全面提高建 设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做 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1王一飞.对工程项目重要环节和关键部位管理 的几点思考口咽.四川:四川建筑,2007(2):156. 『2I陈长春.试论项目成本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应 用『Mj.广东:广东利坡,2006(4):178-79. 『31任有保香港西铁CC213项目质量管理[M]. 北京:施工技术,2009(5):92-94. f4】李玉琳,廉慧珍.加强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MI. 北京:建筑技术,2009@:429-433. f5】赵挺生.现存建筑物可靠性评价【【j】.建筑结构, 1998(1O):41—45. [61余立中.大型项目建设“独立第三方综合考评” 制度和模型的研究与实践Ⅱ】.建筑经济,2005 (274):39-41.
工程技术 :』蔓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在恒热流条件下,利用线热源解析模型可 得到流体平均水温 随时间的变化: = + + [警)(1) 其中 为孔壁平均温度(qC); 为土壤原 始温度(℃);Q为换热孑L热量?;L为换热孔深 度㈤; 为孔内热阻(Q);3-为岩土导热系数,s 硒 fmK); c 为体积比热; ( 为指数积分函 数。平均水温 定义为换热器进口温度 与 换热器进口温度 ,的平均值。 (2)柱热源解析模型。在恒热流条件下,利 用柱热源解析模型可得到流体平均水温 ,随 时间的变化: = +譬 + 其中G函数计算见文献。 (3)E维数值模型。三维数值模型不但非常 复杂,包括管内流动方程、能量方程和固体区域 导热方程,而且其求解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2.2计算模型比较分析 (1)采用线热源模型和柱热源模型处理数 据,包括导热系数、体积比热以及孔内热阻3个 未知数;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则只包括导热系 数,体积比热2个未知数。 (2)求解以上参数的基本思路: ①假设未知参数; ②采用模型计算平均水温; ③计算平据水温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 , 、2 △=∑ 十算一 供测J』…, , 。 J 。,~, i=1 . , ④△若最小(量限制?),计算可以终止;否 则返回①步。 (3)采用三种模型计算岩土热物性参数的精 度目前尚无普遍结论。三维数值模型理论上最 准确,但计算复杂,计算时间长,并且要注意传 热反问题数值求解的不适定性,目前应用并不 普遍。柱热源解析模型和线热源解析模型目前 应用较多,特别是线热源解析模型应用最为广 泛。 我们自主研发的热响应测试装置进行热响 应测试后,沿用了线热源解析模型进行热物性 参数计算。同时也正在积极进行对换热器性能 预测有较高准确性的地下换热器一维非稳态数 值模型简化模型)的研究,并用进行热物性参数 的估计。 3几个问题的讨论 3.1关于测试时间 测试至少应在钻孔完成后2天进行,尽量 消除施_T对测试的干扰。若采用水泥回填,凉孔 时间最好10天以上,因为水泥有一个缓慢的放 热过程。 由于线热源解析模型在测试初期的准确性 较差,一般10小时以前模型计算值与测试值符 合性不很理想,因此,正式测试时间应连续进行 48小时,同时,测试前期10小时的数据最好不 参与计算。 若测试中途因故障停机(如停电,或有的工 程柴油发电机停机),测试数据的持续时问长度 不够,可能造成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有必 要研究能准确进行短步长的计算模型,可以大 大缩短测试时间,节约测试成本。 3.2关于恒热流条件 由于线热源解析模型和柱热源解析模型 使用的前提必须是恒热流条件。如果测试条 件发生变化(如电压波动或流量变动等)都会 因计算前提不满足,而造成计算模型的不适 用,其结果必然是要么换孔测试,要么等其恢 复到原始状态再测,需要更长时间。如果计算 模型能在变热流条件下进行比较准确的计 算,则对测试条件和工况降低了限制要求,既 可以减低因测试时间过长出现的诸多不可预 料的不利因素的影响的可能性,又可以降低 测试成本。这也正是开发组研究简化数值模 型的目的所在。 33关于恒温测试法 目前有人提出了一种恒温测试法。该方法 控制进水温度和流量在某一定值,待运行“稳 定”(48~72小时)以后测出单位深度换热量。该 方法可不求导热系数以及体积比热。而在进行 地源热泵长期(1~30年)运行性能预测时,需要 导热系数以及体积比热而不是单位深度换热 量,恒温测试法无法准确计算导热系数和体积 比热,导致此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4关于单位深度换热量 有些设计院和业主并非完全理解地下换热 器设计所需参数的测试条件和使用条件,而仅 要求测试单位提供单位深度换热量,并以此为 依据设计换热孔深度和数量,其设计结果并不 符合热泵制冷机组实际运行环境。由于热响应 测试一般是进行单孑L试验,获得的参数不可能 反映孔群效应;另外,单孔试验换热量是在特定 测试条件下获得,这个条件不一定符合热泵制 冷机组的运行条件,我们曾进行过放热测试(电 加热),“稳定”换热量为5Ow/m,但u型管出水 温度却达到37 ̄C,以此换热量来设计地下换热 器明显不符合机组高效运行条件,因此单孔换 热量不能作为设计孔群的依据。 4结语 4l目前计算岩土热物性参数的线热源解 析模型和柱热源解析模型均是在恒热流前提下 适用,三维数值模型理论上比较准确,但仍受输 人参数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或简化计 算模型的研究; 42为消除施工过程的干扰,热响应测试至 少应在钻孔完成后2天进行,同时正式测试时 间应连续进行48小时,并且测试前期10小时 的数据不参与计算; 4_3恒温测试法虽减低了测试条件和缩短 了测试时间,但不无法确定地源热泵长期(1~30 年1i垂行性能预测所需要的导热系数以及体积比 热,导致此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4由于目前热响应测试是进行单孔试验, 获得的参数不可能反映孔群效应,测试环境与 热泵制冷机组的运行条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单孔换热量不能作为设计孔群的依据。 热响应测试是地源热泵工程应用的基础工 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仍需要对其计算模型、 测试方法及装置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2005),[S1. [2]Mogensen P.Fluid to duct wall heat trans— fer in duct system heat storages【AJ.Proceed— 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b— surface Heat Storage ia Theory and Practice 【q.Stockholm,1983.652—657 [3]AustirrW.Development of an in situ system for measuring ground thermal properties【D】. USA,Oklahoma: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1998. 马志同.浅层岩土热物性参教测量仪的研制 【DJ.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5j王书中,由世俊,张光平.热响应测试在土壤 热交换器设计中的应用Ⅱ】.太阳能学报,2007,28 (4):405—409. [6]周亚素.土壤导热系数的现场测试方法o】.东华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叛),2008,34(4):482—485. 【7】于明志,方肇洪.现场测量深层岩土热物性方 法D】.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23(3):354—356. [8]施恂根,苏华,黄练红等.岩土热响应测试系 统的研究与开发.节能技术,2009,4:383—386. 『9]楼洪波,尹恒,许有师.浅层地热能冷热响应测 试仪及试验数据分析『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 技术应用论文集(g-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26一】3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