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艺术
作者:音乐系2000级 赵鸿
指导老师: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张贵华
内容摘要:我国丰富的音乐艺术成就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们
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其中包括“戏曲演唱”、“曲艺说唱”
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同时也包括,新民歌、
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
关 键 词:曲艺说唱 戏曲说唱 民歌演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
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是世界上少有的弦歌
遍地,乐声彻天的国家。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民
族声乐艺术一样,最初都是在人类生活中的劳动,宗教,爱情,教育
等方面产生的,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语言方式。
那么,何谓“民族唱法”呢?我个人认为,如今我国的民族声乐
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
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同时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
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而民族唱法简单地说,
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它是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
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
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强调真假声结合,要求有较深的呼吸支托,重
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讲究混合共鸣的运用和演唱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民族艺术风格。民族风格的歌曲包括
较广,有人们长期收集,整理的原始民歌,如:四川民歌《康定情歌》,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江苏民歌《茉莉花》等;也有根据民歌或戏
曲创作改编的民族艺术歌曲如:《情姐下词洗衣裳》、《看见你格外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还有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如:《母
亲河》、《浏阳河》、《大地飞歌》等。民族唱法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
形式,它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这处,既
有联系又名有特点。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演唱和曲艺说唱经过数
千年的发展,无论是艺术形式演唱方法,民族特点和表现风格都自成
完整的体系。
曲艺说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和音乐相结合的民族表演艺术。
它以民间说唱文学为基础,以音乐的说唱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集文
学,音乐,说唱表演为一个艺术整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
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综合演唱艺术。我国的曲艺说唱艺术在声乐演
唱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讲究有准确清晰
的说唱语言和“声到情到的艺术表现,要求演唱者在气息的控制、声
音的持久,不同音色的处理表现等方面具有全面的声乐技巧。像我们
经常在舞台上见到的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凤阳花鼓、山东琴书,四
川清音等,都是受广大人民百姓所喜爱的曲艺说唱艺术。
而戏曲演唱则是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武术等
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中国传统综合演唱艺术,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
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的乐舞,俳优和汉代的百戏。在戏曲演唱的唱腔中有抒情的,叙事的,戏剧性的,但它与欧洲歌剧不同,很难区分
哪段唱腔是宣叙调,哪段唱腔是咏叹调,而是将抒情性,叙事性和戏
剧性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民族声乐艺术中,戏曲演唱在声
乐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化发展和完整的体系。戏曲的演唱和角色行当
的划分有密切的关系,不同角色的行当在演唱的音色,音域,风格和
技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而且戏曲演唱对语言表达要求严格,讲
究轻重缓急适度,气息方面讲究深沉,持久、饱满。在发声共鸣上强
调和体会头腔共鸣,对发声要求圆润,甜脆富有表现力。
以上是对戏曲艺术的一些微浅的看法,那么民歌演唱的艺术又有
哪些特点呢?我个人以为一切传流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
人类生活,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歌,它们都是根植于深厚的民歌基
础之上。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闷中,民歌作
为人民大众广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远古时期一直流传发展至
今。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它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们生活的各个
方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
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民歌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的音乐体
裁载,诸如: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
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
语言声调,生活习俗和民间风俗,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
韵味情调,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
形式和演唱色彩。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牧区则调高亢洪亮,
跌宕起伏,而处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则多悠扬宛转,清新秀丽。同一首表现少女追求爱情生活,寄情于情人绣荷包的抒情小调《绣荷包》
云南的《绣荷包》委婉清秀,四川的高亢活泼,山西的是二者兼有,
明快起伏,热情亮丽,如此多姿多彩的民歌演唱,数千年来一直不断
的流传发展,衍生变化。
民族声乐艺术是以声乐(歌唱)形态存在的喜乐艺术,它是以人
声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动听的歌曲
其风格,特征都要在演唱中被人感知,因此必须用一定的演唱方法去
体现,才不会失去它的原生韵味。一切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戏曲,说
唱民歌总是与其特定的唱腔,唱法相联系的,民族唱法也是一样,一
方面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优秀经验,学习
传统唱法的真缔,提高和丰富民族唱法的演唱和表现方法,在学习、
实践的基础上,达到融合、创造、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学习,借
鉴美声唱法的方法和经验。学习美声的科学发声原理和发声技术方
法,结合我国的民族音调和吐字行腔的特点,来训练声音的流畅,气
息的深沉,持久、饱满,真假声的相互结合和音域的扩展,这样才能
更好的表现民族的歌唱语言和风格特征。
民族唱法的曲目是丰富多彩的,多种多样的,而这些丰富多样的
民族歌曲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使演唱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民族
唱法的水平,丰富民族唱法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
如果把民族唱法只局限于演唱地方民歌或戏曲,那就是把民族风格片
面地理解为地方色彩,这样对演唱风格,特色的提高,演唱技巧的提
高和演唱知识的丰富及表现力的提调都是不利的。而只有在不断的,广泛的,多样化的曲目学习,演唱和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全面的演唱
技巧,才能不断的掌握它的演唱规律,形成真正的民族艺术风格,形
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要求有圆润的嗓音条件,科学的演唱技巧,
丰富的情感表现,鲜明的风格特色,但这一切的因素和重要表现手段
最终的目的还是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力。民族声乐艺术就是用语言和
曲调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艺术形象,打动众心扉。语言是歌唱的
基础,歌唱只有通过纯正的吐字咬字与发音,才能创造出内容深刻,
丰富而又动人的音乐形象,俗人以美的享受。在长久的演唱实践中,
人们把民族声乐艺术的发音归结为“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字音的
发声部位要正,口形要准,由清脆明亮的嗓音,发出行云流水般的音
乐韵律。当然有许多带有浓郁的地方语言和地方特色音调,用方言演
唱才能更好地表达其内容与色彩。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语言
丰富多彩,民歌风格各异,因此我们在演唱中要认真的掌握歌曲的风
格,特点,总结,归纳民族声乐理论的语言规律和发声特点,使之达
到一个较高的科学水平,来丰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