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岭成矿带中段广西花山地区成矿模式探讨_王新宇

南岭成矿带中段广西花山地区成矿模式探讨_王新宇

华南地质与矿产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ofSouthChina

文章编号:1007-3701(2011)02-0159-004

南岭成矿带中段广西花山地区成矿模式探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总院,南宁530023)

摘要:在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基础上,将南岭花山地区主要成矿类型分为面状矽卡岩型锡矿、蚀变断裂破碎岩型锡矿、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型锡矿、断裂破碎充填型铅锌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五种主要成矿类型,初步建立了区内主要找矿模式,并就找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主攻类型、找矿区位进行了讨论。关键词:南岭成矿带;成矿模式;花山地区中图分类号:P618.4;P618.7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12-18基金项目:中国地调局“广西花山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资助(项目编号:矿调[2004]11-4、矿调[2005]12-4、矿调[2006]12-4).作者简介:王新宇(1981—),男,地质矿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地质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E-mail:wangxy1981@sina.com①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1:20万贺县幅区域地质矿产报告,1965.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1:25万贺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5.王新宇,周健华,周国发,周伟金,刘名朝第27卷第2期2011年6月Vol.27,No.2June,2011

南岭中段花山地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

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叉复合

部位,是多构造体系的联合作用地区。区内大地构

造发展经历地槽、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三大阶

段,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

运动,其中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分别结束了地槽和地

台的发展历史,燕山期是大陆边缘活动的鼎盛时

期,是本区花岗岩成岩、成矿的重要时期[1]。全区构

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和构造行迹的多方向性组成多

层基底构造和多方向的控岩、控矿构造格局。该地

区为滨西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

成矿带是我国W、Sb、Sn、Bi、Pb、Zn、Ta、U等重要

矿产资源的传统基地,也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与大

陆花岗岩有关成矿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2~3],

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床具有规模大、分布

广、聚集成带、共伴生组分多、矿床类型复杂多样等

特点,并且以隐伏矿为主、物化遥异常干扰显著①~②,

迫切需要通过对南岭区域性成矿规律的整体研究和赣南、湘南和桂北等典型矿集区的示范性研究,

促进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

在桂东北花山地区部署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

作。目的在于弄清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该

区的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进行总结。

1地质背景

南岭中段广西花山地区区域上处于扬子板

块与华夏板块的过渡部位,出露地层主要是古生

界,尤其以泥盆系分布最广,寒武系次之(图1)。

寒武系-奥陶系为一套滨海-半深海相的碎屑岩夹

少量碳酸盐岩沉积,具浅变质;泥盆系-石炭系为

一套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分布广

泛,与下古生界呈角度不整合。该区经历了加里

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十分

复杂的“米”字型构造格架。区内发育多组岩壳断

裂和基底断裂,包括NE向的荔浦-祁东断裂带、贺

县-宁冈断裂带、NW向的贺县-桂林断裂带、EW

向的金秀-连平断裂带、钟山-曲江断裂带等,其

交汇部位控制了花山、姑婆山、乌羊山、牛庙、金子

岭、杨梅山等燕山期成矿花岗岩体的分布[1,4~6]。主

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高

硅、富碱、富含挥发分、铝过饱和等特点,属壳源重

熔型(S型)花岗岩,同位素年龄为141~163Ma[7~10]。华南地质与矿产2011年

2主要成矿类型

2.1面状矽卡岩型锡矿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姑婆山岩体与乌羊山岩体之间的可达地区和南部太平村姑婆山岩体西接触带上。矽卡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平缓,裸露平铺在中泥盆统信都组砂岩之上。主要有透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钙铁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符山石矽卡岩等。一般磁铁矿化强的矽卡岩和钙铁辉石含量高的矽卡岩锡品位较高(铁帽Sn最高可达0.336%),而一般矽卡岩含Sn较低,以往工作仅局部地段Sn品位可达0.181%~0.209%①。2.2蚀变断裂破碎带型(部分为矽卡岩-断裂复合型)锡矿该类矿床主要见于测区姑婆山岩体西接触带SN向的可达-太平村断裂,该断裂长10km,宽5~40m,最宽52m,倾向W,倾角75°~85°。断裂带由压碎状矽卡岩、磁铁矿、磁黄铁矿、碎裂花岗岩、压碎砂岩和粉砂岩、云母岩等组成。断裂北段可达一带,断续可见破碎含锡磁铁矿矽卡岩和磁黄铁矿化矽卡岩长2km。在550m长的磁铁矿化破碎矽卡岩带取样,含Sn0.118%~0.610%,平均Sn0.250%,伴生WO30.104%~0.944%,矿体厚4.5~15.8m,平均厚10m。矿石金属矿物有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锡石、白钨矿、毒砂及闪锌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透闪石、透辉石、石榴石、白云母、金云母、方解石等。断裂中段八仙冲一带有高强度的1:5万钨、锡化探异常。断裂南段太平村一带的破碎带内含Sn0.02%~0.30%。2.3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型锡矿代表矿点位于花山岩体中部,该类锡矿应属于岩浆交代型锡矿,一般发育于岩体的内部和顶部,见三组矿脉,主要为NW向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其次为NE向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及SN向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共发规模较大(0.6m以上)的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破碎带有46条,其中NW向41条,NE向3条,SN向2条。云英岩化碎裂花岗岩脉:由破碎花岗岩和云英岩脉组成。破碎带厚一般为0.8~2.1m,最厚可达7.8m。云英岩脉以平行脉状分布于破碎带中,脉厚1~4cm,局部厚10~20cm,间距5~20cm。共控制锡矿脉12条。矿体长400~630m,厚0.6~3.0m,品位Sn0.100%~0.8%。图1广西花山地区构造纲要图Fig.1StructureoutlinemapofHuashanregioninGuangxiprovince1.新生代构造层;2.中生代构造层;3.晚古生代构造层;4.早古生代构造层;5.燕山期花岗岩;6.背斜;7.向斜;8.岩体出露区;9.区域大断层;10.正断层;11.逆断层;12.性质不明断层;13.地层界线;14.角度不整合界线;15.褶皱编号;16.

断层编号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矿产总结,1993.160第27卷第2期王新宇等:南岭成矿带中段广西花山地区成矿模式探讨

矿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锡石、毒砂及

闪锌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白云母、金云母、长石等。

2.4断裂破碎充填型铅锌矿

代表矿点位于北部恭城县三江镇石口,铅锌矿化

沿SN向破碎带裂隙充填。见多条近SN向破碎带,断

裂破碎带围岩为泥盆系、寒武系碎屑岩;铅锌矿化主

要见于寒武系破碎带中,小部分见于泥盆系底砾岩破

碎带中。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

已控制矿体长300m,呈上窄下宽状,上段带

宽0.7~1.5m,一般0.8~1m;下段带宽1.5~2.3m。

工程控制延深395m,矿体平均厚1.43m,平均含矿

品位Pb0.816%,Zn4.894%;厚度变化系数62.9%,

品位变化系数Pb87.65%、Zn81.19%。矿石构造主

要为致密块状、斑块状、角砾状,其次有条带状、细

脉浸染状及细脉状。

矿石金属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方铅矿次之,并

有极少量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

为致密块状石英,有少量方解石和白云石。闪锌矿

呈松脂光泽,松脂色或棕褐色,粗、中粒结晶。方铅

矿亦有粗晶、细晶两种,有时单独产出,有时则为团

块或星点分散渗杂于闪锌矿中。黄铜矿呈斑块状

或细脉状(脉幅<0.5mm),局部富集。

该类型铅锌矿与阳朔老厂铅锌矿无论是产出

构造背景、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极为相似,

可认为是老厂式铅锌矿床[11]。

2.5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花山稀土矿区地处钟山县花山乡、红花乡、两

安乡、城厢乡和富川县柳家乡。矿体主要赋存于花

岗岩风化壳的全风化层中,呈似层状,共圈出矿体

23个。面积>0.2km2的有16个,面积>0.5km2的有

9个,最大的矿体面积达2.45km2,

矿体平面形状受地形地貌制约,变化较大,主

体一般长700~1500m,宽100~500m。矿体平

均厚度2~10m,盖层一般厚0.2~3m。

矿石主要由粘土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和风化

残留花岗岩矿物组成,粘土矿物TR2O3含量

0.152%~0.354%,残留矿物含量TR2O30.055%~

0.149%。

矿石平均TR2O3含量0.1%~0.181%,浸取率

55.48%~69.94%,属离子吸附型,按元素配分类型

主要为中钇轻稀土矿、中铕轻稀土矿、富镧钕中铕

轻稀土矿、中钇中铕轻稀土矿和轻稀土矿。3成矿规律

3.1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区内矿产丰富,它们的成矿作用受构造、岩浆岩和地层岩性控制。这三个因素的控制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区内外生矿产主要有铁矿、锰矿、煤矿、磷矿、石灰岩、白云岩、稀土矿、砂锡矿、钛铁砂矿、水晶等。其中铁矿、锰矿、煤矿、磷矿、石灰岩、白云岩的产出与特定的地层有关,如沉积型铁矿只产出于信都组地层中,而稀土矿、砂锡矿、钛铁砂矿、水晶的产出与特定的岩浆岩或内生矿产等有关。区内内生矿产主要有钨、锡、铜、铅、锌、金、黄铁矿、长石等,其形成与岩浆作用及热液活动有关。成矿元素组合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岩浆自身变化的性质和成矿流体的活动条件,其次为成矿构造作用和围岩性质。锡、钨矿点(床)主要分布在燕山早期岩体内外接触带上及岩体内部;铅锌矿点(床)主要分布在寒武系碎屑岩及泥盆系碳酸盐岩破碎带中。3.2成矿时间演化规律(1)燕山期:可分为与岩体和断裂有关两类矿产。A.与花山-姑婆山岩体的侵入有密切关系矿产:这类矿产大、中、小型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均有分布,所形成的钨锡矿产工业价值最大。主要是分布于花山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如黄宝钨多金属矿)、姑婆山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如可达锡矿)的矽卡岩型、锡石硫化物型、石英脉型的钨锡矿床。B.与SN向断裂有密切关系的矿产:这类矿产仅见于恭城三江一带的寒武系地层中(如腰子坪铅锌矿、三江铅锌矿等),多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规模一般较小。(2)喜山期:为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和风化矿床形成时期,其与母岩或先成矿床关系密切。如花山一带的稀土矿,分布于岩浆岩风化壳中,属残余矿床;望高砂锡矿,分布于姑婆山岩体外围二级阶地上,属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3.3成矿分区(带)规律(1)水平分带:综合区内钨锡多金属矿床(点)多分布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内及其接触带,由岩体内向外远离岩体的水平方向上,成矿分带明显。主要1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