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后进生的学习情感因素原因及其处理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级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1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指导教师 毛双 学院名称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科学教育 论文题目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 题目来源 实习实践(√)教师科研( )教师拟定( )其它( ) 一、基本任务与要求
二、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1.选题: 2012年2月1日前 2.开题报告: 2012 年2月25日前 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 2012年3月15日前 4.完成初稿: 2012年4月15日前 5.完成修改稿: 2012年5月10日前 6.完成定稿: 2012年5月20日前 7.答辩: 2012年5月25日前 三、需要提供有关材料 1.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2.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实施过程记录表; 4.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严格按照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工作手册要求撰写]; 5.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 6.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评阅人用); 7.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附表2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专业 科学教育
论文题目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1.1问题的提出 因材施教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之一,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就是这一原则的最早践行者,它历经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而不衰,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新出现的教育问题时它仍是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 由于目前我国教育条件和教育模式的限制,如仍以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关键标准,大班授课制度,师生比不协调;教育机制过多统一,班内分组不够灵活;学生任务繁重,教师时间很紧;教学设施不全,教学资源有限等。导致各层次的学生因自身素质不同,很难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即通过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得到协调发展。 此外,从2004年秋季开始,广东、山东、宁夏、海南4个省份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并于2010年9月,重庆、四川、甘肃等省区开始试行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后,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进入高中新课改。本次课改突出了发展能力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就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化学学科作为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科能力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同样也要注意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 实施因材施教的意义 2.1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但由于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在考试成绩、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只有教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教学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动力。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知识总量在不断激增,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能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因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因材施教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既能让学生正确审视自己知识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又能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不断超越自己,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同时,因材施教创设了一种融洽的师生氛围、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
3、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班级教学经验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时间有限、教学经验不足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的结果。 如何处理好班级教学条件下得因材施教。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6、教学单位意见。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 20 年 月 日 附表3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实施过程记录表
学生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专业 科学教育
论文题目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
开题阶段
进展情况记录: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资料收集和课题研究阶段 进展情况记录: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撰写初稿阶段
进展情况记录: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修改完善和定稿阶段 进展情况记录: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附表4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指导教师用)
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题目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 评价项目 具体要求 权重 A B C D E
调查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正确翻译外文资料;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1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 论文的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研究方案完整有序。 0.2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
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2
工作量及 工作态度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
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0.2
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试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结果有应用价值。 0.2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独特见解。 0.1 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说明:在“A、B、C、D、E”对应的栏目下划“√” 附表5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评审表(评阅人用)
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专业 科学教育 题目 评价项目 A B C D E
选题质量 01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02 题目难易度 03 题目工作量 04 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能力水平
05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 06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07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 08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09 外文应用能力
成果质量
10 文题相符 11 写作水平 12 写作规范 13 篇幅 14 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 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阅人评语(如不够填写,可另附纸)
评阅人签名: 20 年 月 日 说明:在“A、B、C、D、E”对应的栏目下划“√” 附表6 四川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姓名 王俊峰 学号 2008080524 专业 科学教育 答辩地点 化学楼1楼会议室 题目 浅谈因材施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答辩日期 5月22日 答辩情况记录:
答辩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答辩记录人签名: 答辩委员会意见:
综合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说明:1、优对应90分、良对应80分、中对应70分、及格对应60分、不及格对应50分; 2、综合成绩=指导教师成绩×40%+评阅人1×20%+评阅人2×20%+答辩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