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一种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第l2卷第3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月 一种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陆峰 李洪建 郭 睿 唐 力 (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2.)11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 勘探公司,成都610500;3.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德阳618000) 

摘 要:DTC—l是一种新型的有机胺类缓蚀剂,该缓蚀剂缓蚀性能良好且兼有阻垢、杀菌、抗氧等多种功效。采用静 态失重法,通过不同的缓蚀剂加量研究新型缓蚀剂DTC一1对A3钢材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DTC一1缓蚀剂适用温 度范围大,适于弱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对A3钢材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并且在氯离子体系中的缓蚀性能良好。 关键词:有机胺类缓蚀剂;A3钢材;缓蚀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0)03—01 10—03 

有机胺类缓蚀剂毒性低、缓蚀性能良好.一直受 到研究者的关注。有机胺类大多是吸附型的缓蚀剂, 可在金属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特别是含 有N、0、S元素的有机胺类缓蚀剂可通过氮原子吸 附到钢材表面,而疏水基团伸展于水相形成一层致 密的物理膜,阻挡腐蚀介质体系与钢材表面的接触, 从而降低腐蚀速率。也可通过硫原子在一定温度下 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该保护 膜致密性好,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好,具有理想的缓 蚀性能。当化合物中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N、0、S等 元素,也可与金属元素配位结合,形成牢固的化学吸 附层。本文中采用的缓蚀剂是通过选取简单易得的 原料合成一种含N、O、S元素的环保、高效的有机物 缓蚀剂,即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 f英文名称 dithiocarbamate,简称DTC)缓蚀剂。 DTC—l缓蚀剂是用碳酰二胺(尿素)、二硫化碳 和碱为原料合成,其合成物为酒棕红色、无味的均匀 液体,根据实际需要,可直接调配成各种不同浓 度的缓蚀剂。此样品作为缓蚀剂用量小、性能 佳、适用性强、无乳化倾向性、溶解分散性好。合 成物样品溶于水后.因浓度不同,配制的溶液为 淡黄色或无色。本文主要通过静态失重法,研究 DTC一1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缓蚀性能评 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SY/ T5273—2000)标准《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评价 

方法》。 1 实验部分 1.1实验主要仪器 恒水浴温箱(控温精度为±l℃),电子天平(精 度为0.1mg),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广口瓶, 烘箱。 1_2试剂 所用试剂有氯化钠、氢氧化钠、无水乙醇、丙酮 和盐酸,均为分析纯。 1.3试片 实验的试片采用A3钢片.试片的形状为长方 体,外形尺寸为50mmxl0mmx3mm。在一端距边线 2mm处有一直径为6ram的小孔。 表1 A3钢化学成分 兰堕坌 含量,%0.187 0.196 0.426 0.024 0.024 

1.4实验步骤 (1)首先将试片依次用180、320和600金相砂纸 逐级打磨至镜面,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片的尺寸,并按 顺序进行数据记录: (2)将试片清洗干净,用滤纸擦净,然后放人盛 有丙酮的器皿中浸泡约5min后.除去试片表面的油 脂后,再放人无水乙醇中浸泡,进一步脱脂和脱水。 取出试片用滤纸擦干,放人烘箱内烘干,烘干后用电 

收稿日期:2009一lO一15 作者简介:陆峰(1984一),男,陕西西乡人,西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储层保护和油气开采。 

・110・ 陆峰,李洪建,郭睿,唐力:一种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子天平称量至恒重,并记下数据; (3)在要求的实验条件下,将钢片悬挂在腐蚀介 质中,腐蚀反应一个试验周期; (4)将已达到试验周期的试片取出,观察,记录 表面腐蚀状态及腐蚀产物情况后,立即用清水清洗 试片上的腐蚀介质,再将其放入酸清洗剂中浸泡3~ 5min,用水冲洗后滤纸擦干; (5)将试片放人盛有丙酮的器皿中浸泡,除去试 片表面的油脂后,再放人无水乙醇中浸泡,进一 步脱脂和脱水。取出试片用滤纸擦干,放人烘 箱内烘干,烘干后用电子天平称量至恒重,并记 下数据: (6)根据钢片腐蚀前后质量差计算出年腐蚀速 率,计算公式如下: V:Cx “pat 式中: 年腐蚀速率,mm/a;C一按一年365天计 算的换算因子,其值为8.76 ̄104;p一金属材料的密 度,g/cm ; 一金属钢片的表面积,cm ; 一腐蚀时间, h; 『I金属钢片腐蚀前重量,g; 一金属钢片腐蚀 后重量,g。 缓蚀率计算公式: 卵: ×100% Vm.耵 式中:叼一缓蚀率,%; 一一加缓蚀剂的钢材挂片腐 蚀速度,mm/a;V…一空白样(未加缓蚀剂)钢材挂片 腐蚀速度.mm/a。 2结果与讨论 2.1 缓蚀剂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配制3%的NaCI溶液作为腐蚀介质,在温度为 65℃下,研究DTC一1缓蚀剂加量对A3钢片的腐蚀 速率的影响,缓蚀剂加量范围为40—200 mg/L,试验 周期为72h。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O・ 0・ 0. 三 0. 蜀0. 选0 O. 4O 80 120 160 20o 240 缓蚀剂加量,( g・L ) 图1 缓蚀剂加量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由图l可知,在温度为65%,3%的NaC1溶液 中,A3钢片腐蚀速率随缓蚀剂的加量增加而降低。 实验中A3钢空白样的腐蚀速率为0.268 4mm/a。当 缓蚀剂加量为120mg/L时,腐蚀速率最小,缓蚀率 为79.5%,然而随着缓蚀剂加量的增加.腐蚀速率 有所升高。这是由于所加缓蚀剂超过一定用量后, 其吸附覆盖度不能进一步提高。相反会对形成的吸 附膜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分析缓蚀率可知,加量为 100mg/L时.缓蚀率接近70%.随着加量增加,缓蚀 率能达到80%左右,这也说明该合成物缓蚀性能较 好。从而可得出DTC一1缓蚀剂的最佳加量为120 mg/L。 2.2 pH值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实验以蒸馏水为腐蚀介质,DTC一1缓蚀剂加量 为60mg/L。用HC1和NaOH溶液调节pH值,在温 度为45℃下,进行试验周期为72h的实验。实验结 果如图2所示。 

l∞ 

暑 皇 

瓣 

商 蝗 

pH值 图2 pH值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pH值的升高,A3钢片的腐 蚀速率减小。在pH<6时,腐蚀速率随着pH值的 增加而减小,因为在低pH值的条件下,H 浓度较 高。从电化学角度分析,H 作为有效的阴极去极化 剂使钢片发生酸腐蚀,pH值越低,酸性越强,腐蚀 越明显。在6<pH<9时,腐蚀速率随着pH值的增 加而略有升高。这是因为腐蚀介质溶液中H 的浓 度减小,OH一浓度逐渐增加,该缓蚀剂不稳定,吸 附能力不强,从而使腐蚀速率有所升高。在pH>9 时,腐蚀速率随着pH值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因为 碳钢在碱性条件下腐蚀程度低,腐蚀速率较小。综 合以上分析可知,该缓蚀剂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 防腐。 2.3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用3%的NaC1溶液为腐蚀介质,DTC一1缓蚀剂 加量为120mg/L.在温度范围为35~75℃的条件下做 A3钢片腐蚀试验,实验周期为72h。实验结果如图3 所示 

・111・ 陆峰,李洪建,郭睿,唐力:一种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l 碍 豆 墼 

温度/【℃ 图3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温度为45℃以下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3钢腐 蚀速率有所增大。这是由于DTC一1缓蚀剂在A3钢 片表面的吸附是个放热过程,温度的升高对吸附膜 的形成不利。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加快钢材的腐 蚀反应。当温度在55~65℃时,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下降,该缓蚀剂有可能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 与钢材吸附更为稳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中含有C= 0和C=S双键,在高温时产生共轭效应,增强其稳定 性,这说明DTC一1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 2.4 CII浓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采用NaC1来调节Cl一浓度,DTC—l缓蚀剂加量 为120mg/L,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做A3钢片腐蚀 试验,实验周期为72h。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 。爵 

鲁 g 

瓣 

豆 惶 

O 1 2 3 4 5 6 7 8 9 10 Cl一浓度,(g・L『 ) 

图4 Cr浓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从图4中可看出腐蚀速率随Cl一含量的增加先 增加后减小。低浓度的Cl一可以增加阳极反应电流, 加快阳极溶解速度从而增加腐蚀速率。随着Cl一浓度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增加,并使溶液中H 的活度加 大,使腐蚀加速。但当Cl一浓度很高时,金属腐蚀反而 

・112・ 

减缓,原因是高浓度的Cl一可以降低阳极反应电流, 减缓腐蚀;氯离子穿透能力和吸附能力很强.大量吸 附在金属表面阻止腐蚀性离子扩散到金属表面。也 具有减缓腐蚀的作用。另外,过量的Cl一可能在膜的 表面吸附生成Fe(OH)C1而减缓腐蚀。 缓蚀剂DTC一1在Cl一体系中对A3钢有良好的 缓蚀作用,只有在Cl一含量为0.8g,L时,腐蚀速率最 大为0.091 imm/a。随着Cl一含量增加,腐蚀速率基本 无变化,缓蚀率却逐步提高至70%左右.说明该缓 蚀剂对氯离子体系的缓蚀性能明显 

3结论和建议 DTC一1缓蚀剂加量为120mg/L就能达到良好 效果,具有良好的抗温性能,并且在氯离子体系中 的缓蚀性能良好。DTC一1缓蚀剂不适用强酸性环 境,适用于弱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中.pH值适用 范围为6.5~12。 文中所有数据均在静态条件下得到,需进一步 研究在动态条件下的缓蚀性能.以及DTC—l缓蚀剂 与其他缓蚀剂复配的缓蚀性能。由于DTC一1缓蚀剂 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且价格低廉,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腐蚀与防护手册,化工生产 装置的腐蚀与防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322.330. [2]范洪波.新型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35—40. [3]郑家橥,吕战鹏,唐焱,等.碳钢在饱和盐水钻井液中的腐蚀 与防护研究[J].腐蚀与防护,1997,l8(5):199—201. [4]Caret’William S,Meyer,Ellen M,Peltier Jeffrey H.Polymeric Dithio・carbamic Acid Sal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P].US 5523002.1996-6-4. [5]张曙光.有机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2006. [6】范洪波,胡勇有,郑家桑.硫酸介质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 碳钢的缓蚀机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3(6):55-58. (下转第13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