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武术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指认识、
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的
一切行为都是一种心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武术中也有
心理学的内容。
当前,祖国的瑰宝——武术传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出
现了武术热。广大武术工作者、武术爱好者为开创武术运动的新
局面,正在向武术高峰攀登,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百折不挠,
锲而不舍,使自己的技艺不断提高。我们武术界经常说的“浇树
先浇根,教人先教心”。一方面指的是武德,另一方面是教怎样
去做人。也就是掌握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武术与其它
活动的根本区别就是讲精、气、神。一套拳、一套棍等打得好不
好,不是看花架子,而是要看功法、步法、手法和身法。
武术中常说:“意到气到力到”,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意
到就是在练功时要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做到以意导气,气由意
起,以气促力,内外合一,从而达到充分调动人体内在潜力的目
的。而在日常练功和教学中,有的学员思想不集中,有形无意,
这样就达不到很好地效果。练功前要求学员放松入静,消除不良
的心理活动。在拳术练习中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意连”。也
就是说虽然动作告一段落。但人的内心活动还没有停止。通过眼
2
神、气势等心理活动把下面的动作联起来。看一个人的拳打得怎
样就看他打得有没有气势、精、气、神打出来没有。这就是一个
学员的坚强意志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各种
比赛、展示等武术活动中就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挖
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达到武术比赛的良好效果。
武术训练应包括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心理等训练
内容。在武术训练中往往偏重于拳法的训练,忽略了心理素质的
训练。学员的思想障碍没有消除,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克服心理
障碍不仅新手、老手都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随时都要注意自己
心理的被动和失调。有人说“心理训练”不是我国传统武术因有
的,认为这是现代武术的新概念。我国武术从来就强调培养精神
意志和胜略气魄。武术界常说:“心力不坚,则无劲健”。少林武
术“以气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说明
武术气功是心理意志训练的重要手段,武术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
关系。
中国武术有许多良好的训练方法,从古到今有很多武术家
总结了很多宝贵的训练方法和经验,这些武术经验是国家的传家
宝,也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一定
要让武术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学习掌握唯物并证法。同时还要
掌握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使中华武术上一
个新台阶。
我们国家地大人口多,武术领导者和武术爱好者很多,练
3
习武术强身健体,健身防身已成风气,这是一种好的国气。不论
你练内家拳或者外家拳都要用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内家拳包
括:形意、八卦、太极、要求入静、入意、头顶、项竖、收颌、
臂弯、含胸、沉肩、坠肘、缩臂、提肛、松腰、突腹。而外家拳
要求挺胸、直臂、塌腰翻臂,同时要求气沉丹田,俗话说:“内
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也是运动心理学在武术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武术中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把中华武术发
扬光大,大家都来学一点心理学吧!
二O一一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