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刊2010,29(3):49—51 CN53一l205/X ISSN1673—9655
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郑瑾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
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袁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 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地表水;水化学特征;保山市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10)03—0049—03
1 概况
保山市地处云南西部,东经98。O5 ~100。02 ,
北纬24。08 ~25。51 。国境线长167.78km,境内 南北相距193km,东西距离198km,土地总面积
19066.49km 。河流分属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 江三大流域,全市水资源总量150.7亿m 。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不断加大和水污染的
不断加重,全面监测评价天然水化学特征日益显得 重要和迫切。2003年至2005年,根据保山市水资
源综合规划要求,对保山市主要江河天然水化学成 分进行了监测,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保山分中心
先后对32个河流站点,3个水库站点,2个湖泊站 点进行了监测分析,基本覆盖了保山市境内的干
流、主要支流、重要湖泊和水库。
2评价方法 (1)矿化度分级方法
矿化度是天然水中可溶性无机矿物质的总量, 或阴阳离子的总和。天然水中的矿化度,可以评价 水中总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等适用性评价的重
要指标。根据水体中矿化度的多少,按标准划分为
七级,见表1。 表1 地表水矿化度分级标准 (m5/L)
(2)总硬度分级方法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总和,
收稿日期:2010—01一"27 作者简介:郑瑾(1974一),女,汉族,工程师,云南省水文 水资源局保山分局水环境监测评价科。 以碳酸钙表示。一般来说总硬度含量<140mg/L为
软水,>140mg/L称为硬水。按照地表水中总硬度
含量的大小,将总硬度划分为七个级别,见表2。 表2地表水总硬度分级标准 (mg/L)
(3)水化学类型划分
水化学类型划分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即按水体
中阴阳离子的优势成分和阴阳离子间的比例关系确 定水化学类型的方法。按此方法地表水可分为重碳 酸类(C)、硫酸类(S)、氯化类(C1)三类,每
一类再划分为三个组,往下再划分为四型。
3水化学特征分区规律
3.1 矿化度 全市矿化度评价站点共32个,其中一级l4 个,占43.8%,矿化度<50mg/L;二级l0个,占 31.2%,矿化度为50~100mg/L;三级6个,占
18.8%,矿化度为100~200mg/L;4级2个,占
6.2%,矿化度为200—300mg/L。
澜沧江流域评价站点2个,2个点均为三级, 占6.2%;怒江流域评价站点7个,2个为二级, 占6.2%,3个为三级,占9.4%,2个为四级,占
6.2%;伊洛瓦底江评价站点23个,l4个为一级, 占43.8%,8个为二级,占25.O%,1个为三级,
占3.2%。
全市32个评价站点矿化度值为l0~300mg/L, 介于一级~四级。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依次 降低,最低矿化度出现在伊洛瓦底江青海,最低值
为9.3mg/L,为全省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怒江枯
柯河柯街,为224mg/L。澜沧江流域平均矿化度
一49
— 环境科学导刊 第29卷 第3期2010年6月
138mg/L,怒江流域平均矿化度150mg/L,伊洛瓦
底江流域平均矿化度48.1 mg/L。 最高矿化度出现在勐波罗河,最低矿化度出现
在大盈江,全市一级矿化度仅大盈江出现。
3.2总硬度 天然水中总硬度的含量,与水所流经的土壤、
地质以及气侯等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硬度的分 布与碳酸岩分布密切相关,保山市大部分地区有碳 酸盐岩石分布,故多呈碳酸盐岩类沉积岩为主的含
水层组分布。
全市总硬度评价点32个,介于一级~六级。
一级8个,占25.0%;二级6个,占18.8%;三
级8个,占25.0%;四级5个,占15.6%;五级
4个,占12.5%;六级1个,占3.1%。最低总 硬度出现在伊洛瓦底江青海断面,含量4.20mg/ L,最高总硬度出现在怒江流域柯街断面,含量
178mg/L。澜沧江流域平均总硬度101mg/L,怒
江流域平均总硬度117m L,伊洛瓦底江流域
24.7mg/L。 澜沧江流域评价站点2个,1个为四级,1个
为五级;怒江流域评价站点7个,3个为四级,3 个为五级,1个为六级;伊洛瓦底江评价站点23 个,8个为一级,6个为二级,8个为三级,1个为
四级。
伊洛瓦底江流域总硬度最低,一、二、三级均
出现在该流域;澜沧江、怒江流域均为四级以上, 以怒江流域总硬度最高,为四级~六级。
最高总硬度出现在勐波罗河,最低总硬度出现 在大盈江。 3.3水化学类型
保山市水化学类型不复杂,有c 型、c 型、
cCⅢa型I、c 型、s 型。以汛期、枯期分别进行评
价,枯期c宁型26个,占81.2%,c言型4个,占
12.5%,其它(o型)2个,占6.3%;汛期c
型20个,占62.5%,c 型2个,占6.3%,c 型
4个,占12.5%,ci 型5个,占15.6%,其它
(Sc—a-ftj)1个,占3.1%。在调查的站点中,除两
个断面水化学类型s型外,其余站点主要阴离子是 重碳酸盐,主要阳离子是钙离子,伊洛瓦底江出现
钠离子,水型介于I~Ⅲ型。
澜沧江流域为重碳酸类水,枯期全为c宁型,
汛期为cCIa型、c 型。
怒江流域为重碳酸类水,枯期为c 型、c
型,汛期为c宁型、c 型、c 型。与枯期相比,
一50一 汛期出现Cc a—flu水。
伊洛瓦底江流域大多为重碳酸类水,个别断
面出现硫酸类水。枯期为c 型、c曹型、s 型,
汛期为c 型、c 型、c 型、c 型、sC a型!。与枯
期相比,汛期出现Cc .一Tflj水。
3.4成果合理性分析 保山市天然地表水水质良好,属淡水资源,且
天然水水化学特征与全市的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相 吻合。如腾冲县大多为火山岩分布区,总硬度、矿
化度偏低,水化学类型为c 型和c 型,而施甸 县大多为碳酸盐分布区,总硬度、矿化度高,水化 学类型为为c 型。伊洛瓦底江侍朗坝出现s 型
水,主要是侍朗坝附近有硫酸厂。
4主要河流水化学特征分析
地表水中所含的各种离子,主要是F}1降水、径
流与流域内风化的岩石、土壤溶解而来。所以河水 化学成分的地区分布规律受气候、降水、径流、地
质、土壤、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4.1澜沧江流域
澜沧江于隆阳区东北部的瓦窑乡进入保山市,
于昌宁县出境流人临沧市的凤庆县。澜沧江瓦窑一 带属碳酸盐分布区,昌宁县一带属以变质岩为主的
含水层分布区。 总硬度:介于四级和五级,含量55~
170mg/L。
矿化度:2个评价站点均为三级,含量100~
200mg/L。 水化学类型:隆阳区瓦窑断面和昌宁县河口断
面,水化学类型介于c宁~c ,为重碳酸盐类钙型
水。澜沧江中段为c宁型,黑惠江为c ~c 型。
4.2怒江流域 怒江于隆阳区瓦马、芒宽乡进入保山市,流经 隆阳区、施甸县,于龙陵县木城乡万马河口出境流 人德宏州的潞西市。怒江流域一带是以碳酸盐岩类
沉积岩为主的含水层组分分布区。 总硬度:介于四级和六级,含量55~
250mg/L。 矿化度:介于二级和四级,含量50~
300mg/L。 水化学类型:枯季水化学类型c 一c ,汛期
c ~c ,均为重碳酸盐类钙型水。 4.3伊洛瓦底江流域 伊洛瓦底江流域分大盈江和瑞丽江。大盈江在
腾冲县境内分左右两支,左支发源于腾冲县中部打 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郑瑾
苴乡花园,流经腾冲县城于荷花乡出境流人梁河 县,右支槟榔江发源于腾冲县西北部五台山一带,
于猴桥镇芭焦林出境流人盈江县。瑞丽江发源于腾
冲县北部高黎贡山西麓,沿高黎贡山南下经芒棒、 团田等后转西行于速庆出境流入梁河县。流域内以
花岗岩及变质岩分布为主,其次为碳酸岩及碎屑 分布。
总硬度:介于一级至四级,含量0~85mg/L。 矿化度:介于一级至三级,含量0—200mg/L。
水化学类型:大多为重碳酸类水,为c 型~
c 型,个别断面出现硫酸类水和c 型水。
4.4总体情况 怒江流域总硬度较其它流域高,主要是枯柯
河、勐波罗河、施甸河一带较突出,其次是澜沧江 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最小。
矿化度与总硬度相对应,基本符合这一特点, 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依次降低,最低矿化度
出现在伊洛瓦底江青海,最低值为9.3mg/L,为全
市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怒江枯柯河柯街,为
224mg/L。 全市水化学类型除极个别断面外,大多为碳酸
盐类水型,碳酸盐类水占评价站点的93.8%,且 c宁最多。 5水库、湖泊水化学特征分析 5.1水化学特征分析
参评水库有北庙水库、蒋家寨水库、河西水 库,是重要的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参评湖泊有青
海、北海,是湿地保护区。 总硬度:北庙水库、蒋家寨水库、河西水库3
个水库总硬度分别为四级、六级、三级,青海、北 海2个湖泊分别为一级、二级。由于水库所处地理
位置不同,形成总硬度蒋家寨水库较大,北庙水库 次之,河西水库较小。两湖泊位于腾冲火山地区,
总硬度偏小。 矿化度:北庙水库、蒋家寨水库、河西水库3
个水库矿化度分别为二级、五级、二级,青海、北
海2个湖泊均为一级。 水化学类型:全部站点均为碳酸类水,除北庙 水库为c宁~c ,其它均为cCIa型I。
5.2合理性分析 湖泊水库水化学特征的差异主要还是来自于自
然地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还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分
析结果与自然地理因素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魏振枢.环境水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Analysis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Water in Baoshan
ZHENG Jin (Baoshan Branch Bureau of Yunnan Bureau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Baoshan Yunnan 678000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in Baoshan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from 37 monitoring sites.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min— eralizafion and total hardness of the surface water are revealed.The chemical characte^stics of the three main
streams in urban area of Baoshan are analyzed,and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results is discussed.
Key words:surface water;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water;Baoshan
一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