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E曩墨l【二二二二二l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多,审批人员多,审批工作量大,审批在政 
府的管理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办一件 事,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对审批事 项是否合法、相对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 审查,而忽略了事后监督。此外,我国行政 审批监督体系意识不强,行政审批监督成 本过高,舆论监督对权力较大,情况较为 复杂的行政审批运行过程的监督还比较 欠缺。 (三)行政审批程序不科学、不公开、 不透明 实践中对审批项目设定的范围还不统 一,没有一个关于审批项目的科学、准确 的界定,从而导致各地对审批制度改革 的理解各异,影响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 深入发展容易形成不正当、不公正的审 批;审批缺乏公开性,致使许多审批带有 很大的不透明性和盲目性,容易腐败。其 次,在审批设置过程中缺乏调研和论证, 缺少专家参与、专家咨询,设置的审批往 往只反映了管理部门的单方愿意,有的 审批事项甚至是根据行政机关个别领导 的意见设置。 (四)行政机关对行政审批的行使却 存在着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现有的行政审批制度,缺乏有效的 权力约束机制,自由过大、限制较少,实 践中常常被滥用而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 益,导致权力与责任脱节。从目前状况来 看,我国行政审批过程中自由裁量权过 于广泛,表现为随意批条、随意盖章等 等。 (五)秩序混乱,利用行政审批乱收费 现象仍然严重 窜批费是行政机关接受申请、审查核 发、换发许可证时收取的必要费用。按各 国行政法的主张,审批费用应仅限于许 可证的工本费、手续费及必要的鉴定检 查费用,不应成为行政机关随意扩大收 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加重群众负担。 目前,我国审批制度中,由于审批和收费 没有脱钩,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审批时, 往往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有的执法部 门,重罚轻教、以罚代管,有些处罚生搬 硬套,不切实际,罚款现象过频、过重,乱 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有的部门对行政 审批设置前置条件,利用行政权力,变公 共服务为有偿服务,变自愿服务为强行委 托、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变行政审批为收 费审批。 ④JrJt ̄-2011年1月下旬刊 三、深化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对策探讨 
(一)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意识,健全行 
政审批监督机制 在加强法制监督,机关之间的监督: 完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专项监督与群 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监督体系的基础上, 还应公开行政审批制度,主动向社会公 开行政审批的政务信息,使人民,法人和 其他社会组织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信 息,消除不对称的现象,保障人民的知情 权,加强社会的监督。除了在网上公开 外,还应在办事地点公布本部门行政审 批许可事项的办理内容和程序,明确责 任人员和办事期限及服务投诉受理机 构、投诉电话等。切实加强行政收费监 管,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收费 行为,坚决制止和取消无法律、法规、规 章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全方位 监督,提高监督的整体效力。加强跟踪监 督检查促环境优化,以扩大电子监察监督 范围促源头治理。 (二)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过程的随意 性和自由裁量权 要进一步完善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 批许可项目的具体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审 批许可环节的标准、条件、权限、时限、责 任等,减少审批许可的随意性。行政执法 机关处理违法行为的手段和措施要适当 适度,尽力避免或者减少对当事人权益的 损害。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 理细化、条件和标准法律化、量化行政裁 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 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健全行政执法调 查规则,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不 得粗暴对待当事人,不得侵害执法对象的 人格尊严。 (三)优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程 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地防止行政腐 败 行政审批机关应当逐项公开审批项 目的名称、依据、申请条件、审批程序、审 批期限、收费标准、审结果,以及申请审 批需要提交的全部资料和申请书示范文 本等,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应当一律公 开,使政府的审批处于企业和社会的监 督之下。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告知、回 避、听证、时间制度等行政审批程序。对 申请、审核、决定、监管等审批过程的手 段、方式以及流程进行改造和整合,以及 降低审批成本,增强行政审批的科学性和 透明度。 (四)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和 管理,继续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通过不断的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 
项已大幅减少,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的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到位, 
仍需要继续取消和调整。切实履行监管 
职能,对取消审批后仍需加强监管的事 
项,建立健全后续监管制度,制定配套措 
施,加强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防止行政 
审批事项取消后出现监管职能“缺位”或 
“不到位”的现象。要按照合法、合理、效 
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和该取消的一律取 
消、该调整的必须调整的要求,对现有的 
行政审批事项及其设立依据进行彻底清 
理,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合法与合理的 
关系,合理地取消或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四、结语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 
曾在调节市场、管理社会方面发挥了积 
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 
度暴露出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了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不利于社会资 
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行政成本和滋生 
了腐败现象。创新多种有效审批形式,提 
高审批效率,对不同审批内容采取不同 
管理办法做到能即时办理的,必须即时 
办结:不能当场办理的,必须承诺办结时 
限:联办件,由主办窗口一包到底,责任 
到人。◆ 

参考文献: 
[IJ冠炳舢.孔祥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动因和目标[J].中国行政管理,2002(8) 
[2】李岚清.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 
公共行政,2002,(4) 
[3】曾革.国务院取消及下放184项行政审批 
项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O(7) 
[4】徐晓林.试论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6) 
[5】王宝治,赵惠芳.加快完善我国的行政审批 
制度.理论探索,2004,(6) 

作者简介: 
帕丽扎.马合赞(1 981-),女,哈萨克族,新 
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8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 
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