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平面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摆脱

传统平面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摆脱

传统平面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摆脱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方式和速度都在不断
突破,从“争分多秒”已发展到“即时直播”。与此同时,
即便有着数字化融合转型的迫切需求和意识,传统媒体也仍
受制于制作流程和出版周期的束缚。不仅如此,传统媒体尤
其是传统平面媒体还面临着难以掌握新技术主动权、品质优
势逐渐淡化等多方面的挑战。针对传统平面媒体转型过程中
的困境与摆脱,本文展开研究解析,旨在探讨传统平面媒体
的转型之路,为其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认识和思
考。
关键词 传统平面媒体;转型;困境与摆脱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
(2016)165-0071-02
新媒体的浪潮之中,网络节点中的几乎每一个个体都得
以掌握更多的信息获取乃至信息发布的新方式、新渠道,这
不仅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媒体此前“垄断”良久的话语权,也
使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权威性、甚至制作理念诸多方面都受
到严重的冲击。转型中的传统媒体,究竟怎样才能结合自身
特点,找到转型中的痛点并针对性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向新的成功?
1 传统平面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1.1 新媒体开启“直播”模式,传统媒体“困于”发布
周期
速度,是新媒体迄今为止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传播优势
之一。美国9?11事件中,恐怖分子驾机撞击世贸中心大楼
的几分钟后,就有纪录这一瞬间的文字和画面通过互联网传
播到世界各地;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身处现场的
市民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照片,通过个人博客图片“报道”
了灾难现场。
如今,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以及自媒体平台,新媒体的发
布从“分钟”突破到“实时直播”。2016年3月22日的比利
时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事件中,有国内新媒体公号首次尝试通
过微信“实时”刷新对于事件进展的报道。当天布鲁塞尔欧
盟总部附近发生爆炸之后,财新旗下一定位于国际新闻的微
信公号从北京时间当日下午5时首批现场图片推送开始,至
当日晚9点56分,期间在一条推送中先后刷新33条信息,
不断补充事件的最新进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仍牵制于
发布流程和制作、印刷周期的束缚,例如,日报通常只能收
录见刊头日的新闻事件;对于晚报,则最多也只能涵盖当日
午间付印前的新闻稿件。
1.2 网络争夺话语权,传统媒体首发优势难觅
1972年的6月,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报道拉开水门事件的
大幕;2003年4月,南都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引发
全社会对于该事件的关注。而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首发、
独家优势难度陡增。当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度大幅提升后,想
要获得独家资讯“垄断”,事实上已越来越难以实现[1]。
网络的兴起,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媒体之前垄断良久的话
语权。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更引领开启了自媒
体的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得以掌握更多的信息发布方式和
渠道。2016年4月引爆舆情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
当事人“弯弯_2016”选择通过个人微博讲述事件经过,而
不是直接向媒体“爆料”求助。微博发出后仅一天的时间内,
获得接近87万次的转发,24万的留言,阅读超过10亿次,
并引发155.7万的讨论。实际上,事件在网上发酵形成热点
后,传统媒体才得以接近信源跟进报道。
1.3 速度?海量?深度?传统平面媒体“内容为王”理
念受到质疑
整体来看,传统平面媒体认为在传播方式变化的过程中
用户对真实、客观、具有价值的咨询需求不会受到影响,但
在新媒体、自媒体无论数量还是生产质量双双不断提升的作
用下,传统媒体不仅在时效性、覆盖性等方面受到明显挑战,
同时,当新媒体也开始在深度、调查报道中有所作为,传统
媒体的品质优势渐显弱化。这意味着传统平面媒体自身的传
统优势在转型的环境中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内容为王”
的经营理念在转型过程中只能在少数的在用户心中形成的
权威性、独家性的传统平面媒体中实现成功[2]。
1.4 传统平面媒体尚不足以掌握新技术的主动权
传统平面媒体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变,一方面需要相关的
技术驱动;另一方面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却不具有主动
权,因此,转型过程中一直处于跟随的状态,例如,跟随门
户、垂直网站的出现和推广建立网页;跟随安卓、苹果等移
动操作系统建立客户端和移动App产品;在微博应用后,积
极入驻微博;在微信应用范围扩大后纷纷建立公众平台等等,
使全媒体打造转型方向变成涉足每个技术形态,丰富传统平
面媒介服务渠道,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传统平面媒体的经营
压力[3]。同时,不具有技术主动权的转型也不足以支撑传统
媒体的长期布局与发展。
2 传统平面媒体摆脱转型过程中困境的途径分析
2.1 观念转变,生产制作“产品化”重塑新闻理念
首先,传统平面媒体应认识到其核心在“报”而非在“纸”,
应认识到“纸”在传播过程中会消失,而“报”不会,所以
报社的本质是报道新闻而不是印刷报纸,因此应以丰富报道
的形式作为其转型的渠道。同时从理念上向新闻产品化转变,
主动对原有的编采结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引入现代企业
的运作管理竞争理念,引入产品化的制作方法。
其次,应在观念上认识到丰富媒体形态的重要性,将单
一纸媒向复合全媒的方向发展,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
等多媒体形式作为其发展的形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有效手
段实现转型和融合,而且在创新形态的过程中积极结合市场
受众的喜爱、要求等现实因素,将平面媒体与网络、户外等
媒体和移动终端等有效的合理整合,形成全业态、全媒介的
新型平面媒体,这也是传统平面媒体转型的主要方向[4]。
2.2 发展转型,多元化全媒体打破“周期制约”
首先,传统平面媒体应有意识地打破传统业态边界的限
制,将全媒体发展战略引入转型过程中,将报纸、期刊、杂
志等传统平面媒体,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互联网电视等网
络媒体,户外灯箱、LED大屏等户外媒体,智能手机、平板
电脑等移动终端有效融合,形成全媒体的发展平台,换言之
将传统平面媒体向“多媒体集团”的反向转变[5]。
其次,重新打造采编、发布流程,确定结合现代新媒体
技术特点的新闻发布顺序,利用公号、客户端、电子版等新
技术实时性、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将采集到的突发
性、代表性、具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发布;在此基础上利用集
团报纸、网站等将采集的新闻信息深度化推广,使其在市场
上的冲击力进一步提升。以北青报系为例,自今年年初开始,
已实现一线采编信息面向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纸媒的全
渠道发送,逐步探索出即时消息、深度制作的批次化发布新
流程。
再次,推动传统平面媒体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深化。多
元化发展是积累转型资金的有效途径,而且可以助力提升传
统平面媒体的市场适应能力。在此方面,淮安报业的成功探
索,具有行业借鉴意义。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传统平面媒体转型升级成为大
势所趋,但在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仍面临着诸多难题,需
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方向等积极的进行强化和完善,应
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传统平面媒体转型。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中国传媒产业模式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2]李虎.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的转型之路[J].新
闻研究导刊,2014(15):167.
[3]陈昊冰.移动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的转型之路[J].传播
与版权,2014(7):129-130.
[4]李丁,肖焕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困境
与转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6):524-529.
[5]赵慧君,苏婧,刘泽林.全面融合互动 提升资源价
值――简论平面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J].科技传
播,2009(9):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