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中国_东盟自贸区_升级版_问题与方向_魏民

打造中国_东盟自贸区_升级版_问题与方向_魏民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魏民[提要]考虑到10年前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不适应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要求,中国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升级版”有利于提升中国—东盟的双边经济与政治关系,并为RCEP谈判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升级版”谈判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东盟全身心建设东盟共同体影响对“升级版”的投入;个别东盟国家担心进一步开放给本国产业带来冲击;地区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来自中国的谈判难度在增大。

在中国与东盟经济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升级版”建设要以投资来驱动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借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突破在基础设施、跨国金融和海洋合作等方面的升级瓶颈,共同打造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旗舰”工程。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区域经济一体化[作者简介]魏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8832(2015)2期0127-14中国东盟自贸区谈判始于2002年,2010年1月1日建成。

近十年来,双方先后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并相互实施全面降税,使中国与东盟度过了经贸关系发展的“黄金十年”。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4436亿美元,增*本研究得到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NACT)专项研究经费资助,特此致谢。

··721《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长了8倍,中国连续5年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将推动双边合作创造更加辉煌的“钻石十年”。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简称“升级版”)是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9月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的。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是: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内容和范围,在已有自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壁垒;开展新一轮服务贸易承诺谈判,推动投资领域的实质性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并开展包括建立亚洲互联互通融资平台,积极推动金融、环保和海洋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中国与东盟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

在2013年10月9日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各方凝聚两点政治共识和推进七个领域合作的“2+7”合作框架。

其中七个合作领域之一就是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进程,这是继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后,中国再次提出“升级版”。

2014年8月26-27日,东亚经贸部长系列会议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举行。

此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通过了升级谈判要素文件,并正式宣布启动升级谈判。

同年9月23-24日,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委会第六次会议暨中国—东盟自贸区首轮升级谈判在越南河内举行,双方重点讨论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的工作安排,并召开了投资、经济合作、原产地规则和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四个工作组会议,就升级谈判工作计划达成共识,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2015年2月3-6日,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委会第七次会议暨中国—东盟自贸区第二轮升级谈判在中国举行,谈·821·判双方继续积极推进升级谈判进程,并召开七个工作组会议,①就具体领域深入交换意见,谈判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与东盟正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推进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力争在2015年底前完成谈判,实质性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把中国—东盟自贸区打造成反映时代特征,更大程度惠及双方企业和人民,更全面、更高质量的自贸协定。

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谈判有望达成协议以及中国周边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中国加快实施“以周边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也会产生战略性、决定性的影响。

二、打造“升级版”的主要考量“升级版”是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处于结构转型过程中,未来七、八年这一地区将呈现大量的合作商机。

此时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扩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范围,将显著改善中国和东盟的市场条件,进一步平衡双边贸易,为“钻石十年”注入新希望。

(一)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已不适应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要求十年前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水平相对较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需要。

自贸协定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也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921·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①这七个工作组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STRACAP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 )。

中国—东盟自贸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利用率不高,其优惠政策被企业利用的水平最高只能达到20%左右,主要障碍是一些便利化措施落实不到位,交易成本高;其次,投资、服务市场开放度低,许多领域如知识产权、政府采购、技术与环境问题的开放没有涉及;再次,在互联互通和金融服务等经济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融资、法规等瓶颈限制。

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即是着眼于实质性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的新举措,将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双边贸易自由化程度,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缩短敏感行业准入过渡期,降低或取消相互投资的准入门槛,加强区内基础设施和信息互联互通、跨国金融服务以及产业合作,形成较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中国已承诺将与东盟展开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为基础的投资协定谈判,在未来3年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支持自贸区框架下的经济技术合作,并与东盟国家推进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产业园区,在自贸区规则与标准协同、产业对接、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加强研究与合作。

升级后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成为拉动区内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二)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关系需要注入新动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5年多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到了必须升级和深化的节点:1.双方的货物贸易还有进一步降税的空间。

目前,中国与东盟93%的产品已经实现了零关税。

但还有相当数量的敏感产品不包含在内,过去的敏感产品有些已不再敏感,需要重新梳理,“升级版”将减少敏感及高敏感产品清单数量,降低甚至取消这类关税。

2.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快速发展需要重新定义自贸区内涵。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但在推动东盟国家形成现实的产能,为其带来就业和产业升级等效用方面还差强人意。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东盟的投资关系日益发展·031·《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①张蕴岭:“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东南亚纵横》,2014年10期,第53页。

成为双边经贸关系的主要内容。

2012年,东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较上年增长了52%。

并且,中国企业从承包工程为主,开始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通信、矿产等战略性产业转变。

面对这些变化,将中国—东盟自贸区定格在货物贸易层面已不合时宜,自贸区需要从单纯的双边货物贸易关系转变为以商品、服务与投资贸易,特别是以投资为基础的综合合作关系。

3.服务贸易是未来双边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过去十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基本完成了传统领域的合作,互联互通、金融合作、货币互换等是下一阶段合作的重点。

“升级版”是针对扩大互补性做出的新尝试。

(三)提升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是中国与东盟共建命运共同体最好的体现,是“旗舰”工程。

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东盟又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点。

近年来,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东盟的地缘政治地位凸显,成为各方争取和拉拢的对象。

中国一贯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近来又从多方面加强了对东盟的支持力度,包括:稳步推进大湄公河、泛北部湾等次区域经济合作,支持东盟主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谈判,并进一步提出与东盟建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通过更多的经贸互惠安排,东盟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主要也是面向东盟,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应有之义。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压舱石是经济关系。

在整个外部经济环境趋于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双方的经济关系仍在继续深化,中国对东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是亚洲的经济强国,东盟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关系。

虽然东盟10个成员国在处理同大国关系问题上各有打算,但是“东盟十国建设共同体的决心不变,区域合作将会继续向前推进,东盟会倍加·131·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问题与方向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①同时,中国通过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等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运行的内在合作机制建设。

“升级版”是中国—东盟提升双边关系的战略构想,是打造双边关系“钻石十年”的重要举措。

中国与东盟经济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各自的经济地位,增强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分量和发言权。

(四)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是加快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要求。

当前中俄蒙加快了经济战略合作步伐,合作前景广阔;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谈判正在进行中,并共同参与了RCEP 谈判;东盟在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推进与地区大国的自贸区建设以及RCEP 谈判。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东亚地区最早开始建设的自贸区,完善升级该自贸区,不仅是中国和东盟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有利于RCEP 的建设,有利于加速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目前正在进行的RCEP 谈判是以东亚地区为主体的经济合作。

中国和东盟是重要的参与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也是其成员。

RCEP 的基础是5个东盟10+1自贸区,即中国—东盟自贸区,日本—东盟自贸区,韩国—东盟自贸区,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自贸区和印度—东盟自贸区。

当年中国率先与东盟谈判自贸区,带动了这些国家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

现在,参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RCEP 谈判中提出的一些新标准,并在中国和东盟“升级版”谈判时主动尝试这些新标准,也将为双方在RCEP 中的谈判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