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1、 简述我国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①砧木应用不当②良种推广力度不够③栽培密度过大④区域布局不合理⑤受自然灾害的影响⑥树形不合理⑦投入不足⑧新技术推广慢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⑩市场开拓力度小,出口少。 2、 苹果属于蔷薇科仁果亚科苹果属。 3、 苹果树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根系具有主根、侧根和须根,生产中多用实用砧木繁殖。 4、 根系的生长动态:根系在生长条件合理情况下可全年生长,但由于季节、地上部生长、土壤条件等影响而呈现规律变化。有三个生长高峰:3月中旬至4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初;9月上旬至11月下旬。 5、 苹果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叶芽呈三角形,尖长二弯曲,芽外有鳞片,萌发后脱落,在枝条基部形成环痕。】 6、 苹果的枝条按生长状况可分为长枝、中枝、短枝、叶丛枝。 7、 苹果枝梢的生长动态:当日均温在10℃时,叶芽开始萌发,新梢经2~3次生长高峰后,在秋冬季生长;但不同类型枝条生长期不同;一般枝条在五月中旬生长最快,6月下旬停长,即春梢。枝条生长与树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8、 苹果叶片的生长动态为S型,叶片停长落后于枝条,整体形成叶幕,适宜叶面积指数为3~5。 9、 苹果的花芽分化是在枝条停止生长后进行,主要在6~7月。 10、 自然休眠:指即使给予适当的生长环境条件仍不能萌芽生长,需经过一定的低温条件解除休眠后才能正常萌芽生长的休眠。 11、 混合芽:一个芽开展出既生枝叶而且又有花叫做混合芽。。 12、 苹果为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中需配授粉树,不同品质间授粉亲和性不同,授粉时要注意温度。 13、 苹果落花落果现象:①落花:开花后,果实尚未膨大时;②落果:在花后1~2周;③六月落果:苹果的落果第三次出现在第二次落果后的2~4周,大体在六月份;④采前落果。【原因:①气候:苹果盛花期,遇低温霜冻、高温、干旱、大风天气均不利于果树授粉。②树势:果树开花时,将消耗大量的营养,这主要依赖于头年树体储存的养分,落后幼果生长养分供给就不足,落花落果就严重。③授粉:苹果结果以异花授粉为主,
如缺少授粉树,座果率会降低。】 14、 果实生长发育实质上是细胞分裂和细胞体积膨大的过程。 15、 果实发育的三个过程:①第一生长期:细胞迅速分裂;②第二生长期:细胞体积增大(土、肥、水);③第三生长期:细胞体积迅速增大期。 16、 果形:通常以果形指数(果实纵径与最大横径比L/D)来表示。 17、 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苹果原产于夏季空气干燥,冬季气温冷凉的地区,影响其生长发育起主导作用的气候条件是气温,其次是降水。 18、 砧木: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 19、 苹果的栽培技术:(一)品种和苗木的选择:1、砧木的培养:(1)实生砧木(2)营养系砧木:多用M系和MM系。2、嫁接苗的培育:(1)对砧木和接穗的选择:砧木粗度在0.5cm以上;(2)嫁接方法:芽接和枝接;(3)嫁接时期:春季。3、苗木出圃。(二)建园:苹果生长发育需求的基本条件:①低温:≤10℃天数超过50天,正常落叶休眠;②高温:夏季平均气温在22~26℃,有利于花芽分化;③日照时数:1600~2800h;④降雨量:500~800mm;⑤秋季昼夜温差大。(三)土肥水管理【穴贮肥水:3月上中旬,整好树盘,在冠边缘向里半米处,挖深40cm,直径20~30cm的穴,将玉米秸和麦秸等捆成长30cm,直径15~20cm的草把放入穴中,然后将优质有机肥与土以2:1比例混匀回填,浇水覆膜。在穴上地膜中央戳一个小洞,平时用土封严防治蒸发,并使穴部位低于树盘以集雨,及时肥水。】(四)整形修剪:苹果树形的选择:生产上树形的选择主要根据砧穗组合、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大冠形主要应用疏散分层形极其相似的树形,如主干疏层形、十字形等,中冠形选择小冠疏层形、自由结锤形等,小冠形可用细长纺锤形。 20、 小冠疏层形:(1)特点:①树体有中心干;②中心干着生主枝5~6个,分两层;③第一层3个主枝,每主枝上着生1~2侧枝;④第二层2~3个主枝,各留一个侧枝或没有侧枝。(2)培养过程:①第一年:定干高度70~80cm,萌芽后选择3个主枝,冬季修建时,对主枝及中心干,视情况短截,主枝没有培养好的,下一年继续培养。②第二年:4~5月对各枝进行处理:撑、拉、扭等。六月各延长枝及其它新梢进行处理,冬季修建时,各延长枝短截。③第三年:树形基本形成,5至6月对新梢及各延长枝进行处理,冬季修建时,对各延长枝短截处理,准备培养第二层主枝。 21、 自由纺锤形:(1)特点:①树体有中心干;②中心干上着生10~15个主枝,不分层,各主枝垂直间距20~25cm,上下不重叠;③上层主枝长1~1.5m,开张度应75~85º,越往上层,枝条越短;④各主枝上下不留侧枝,只留结果粗枝。(2)培养过程:①第一年:定干高度80~90cm左右,新梢分枝角度80º左右,冬季修建时,选择中心干,选择主枝,主枝数量不足,则促芽;②第二年:重点对主枝的培养和处理,对主枝拉枝,成80º左右,控制辅养枝;枝条背上新梢扭或摘心;冬季修剪时,对中心干短截,其他则时情况缓枝或疏除。③第三年:树形基本形成,夏季枝条旺长,冬季注意树势平衡。 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意义?果园间种植绿肥是经济利用土,解决果园有机肥料的好方法,也是改善土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侵蚀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绿肥经过翻耕后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镁等营养成分和有机质。 梨 1、 梨的经济价值:营养功能、医疗保健功能、观赏功能。 2、 梨树的分布区:①寒地梨区【秋子梨为主】②干寒梨区【主栽秋子梨、白梨、新疆梨】③温带梨区【我国最大梨区,占70%,主栽白梨、西洋梨、沙梨】④暖温带梨区【主栽沙梨】⑤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沙梨】⑥云贵高原梨区⑦青藏高原梨区。 3、 梨属于蔷薇科梨属,有35种。 4、 我国传统上把梨分为秋子梨、白梨、沙梨、西洋梨四个系统。 5、 秋子梨,属最抗寒的,生产中作为砧木或育种材料;白梨,原产黄河流域,我国分布最广、最多,适于冷凉干燥地区,常作栽培或育种材料;沙梨,原产南方,对水分要求高;西洋梨,原产欧洲或亚洲西部,较抗寒、耐热力弱;杜梨,我国北方梨的主要砧木。 6、 梨的芽分为叶芽和花芽(为混合芽),有分为顶芽和侧芽,梨树的萌芽力比苹果强,而成枝力较苹果弱。叶芽萌发温度为10℃。 7、 新梢:当年生长的带有叶片的枝条。 8、 梨的发育枝按长度分为:长枝(20cm以上)、中枝(5cm~20cm)、短枝(5cm以下);梨的结果枝按长度分为:长果枝(20cm以上)、中果枝(5cm~20cm)、短果枝(5cm以下)。 9、 梨树幼叶表现红色的原因:叶片红色时间长短与枝条充实度和萌芽时气候条件有关,原因有①枝条不充实,贮藏营养不够;②萌芽时温度低,而幼叶的抗寒性差,叶片需调运许多糖分集中于叶片;③幼叶内部合成叶绿素的条件尚未达到。 10、 芽内叶:叶芽和花芽萌发后很快长成5~6片叶。 11、 仁果类树种花芽分化分三个阶段: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性细胞形成期。【在枝梢刚停止生长不久,开始花芽分化。】 12、 梨树的花为伞房花序,边花先开,中心花后开,先开的花座果好。 13、 梨树的花粉直感现象:父本对子二代果实品质的影响。 14、 梨树的果实生长动态呈S型,有两次明显生长高峰:细胞分裂期(纵径:贮藏培养);细胞体积膨大期(横径:当年培养)。 15、 梨树的根系有主根、侧根、须根,根系无自然休眠期。梨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期:①新梢停止生长以后(春根、温度)②土温降低和果实采收后(秋根)。 16、 梨树根系生长与施肥的关系:根系在高温影响下迅速变褐,吸收能力弱,春天追肥,夏天叶面施肥,秋天深翻施基肥。 16、梨的栽培技术:(一)育苗:1、常用砧木:北方:杜梨,寒地梨区:秋子梨,南方:豆梨。2、砧木繁育技术:(1)播种育苗;(2)利用根蘖苗:易萌发根蘖;(3)嫁接繁育:方式:芽接、枝接。出圃苗木最低合格标准:①有三条以上平均分布的侧根;②高90cm以上,接合部以上10cm处直径0.8~1cm;③定干高度以上,有较多饱满芽;④接合部位愈合良好。(二)建园:1、园地选择2、防风林建设3、整地4、配制授粉树、定植(三)土肥水管理:萌芽前喷硫酸亚铁,幼叶出现黄花时喷肥,强力注射法。【梨黄叶病的防治:在碱性土壤土中铁易被固定,梨叶表现黄化,新梢上部叶片叶肉失绿,但叶脉绿色。施硫酸亚铁加有机肥。】 17、梨树生长的一般特点:①树体高大,顶端优势强;②幼年阶段,中心干生长势强,枝条不开张;③萌芽率高。成枝力弱;④盛果期结果部位外移,影响光照;⑤衰老期修剪反应不明显。 18、梨树前期生长树形为双层开心形,后期为自然开心形。 19、双层开心形的结构特点:①主干高40~50cm,有五个主枝;②第一层三个主枝,按90~120度分布,主枝间距10~15cm,主枝上1~2个侧枝;③第二层2个主枝,主枝间距10~15cm,主枝上2~3个侧枝;④层间距100~120cm。 20、梨树的棚架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棚架架设及整形修剪手段,将梨的枝梢均匀分布在水平架单上,改变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特性,再结合其它管理技术(人工授粉、配方施肥、套袋等)进行新梢控制和花果管理的一种生产栽培方式。 21、梨树套袋的作用:不仅可有效地减轻病虫如黑斑病、轮纹病、李小食心虫和吸果夜娥等的危害,而且能抑制果实表皮细胞木栓化的程度,改善果实外观和肉质。梨果实套袋后,一方面避免了与农药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为保护果实而喷洒农药的次数,显著降低了果实中的农药残留。 桃 1、 桃属于蔷薇科、李属、桃亚属。生产上多用开心形树形,性喜光,抗寒性较弱。 2、 普通桃主要有油桃、蟠桃、寿星桃三个变种。 3、 桃树的根系在一般条件下和通常的管理水平下,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以下100cm以内的土层中,耐寒不耐寒。桃树的根系无自然休眠期,开始生长为4~5℃,生长最快为15~22℃,停止生长为30℃以上,一年又两次高峰,分别为2~7月和10~11月。 4、 桃树的芽根据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叶芽着生在枝条顶端和叶腋部位,桃树的花芽为纯花芽,侧生,着生在叶芽的旁边。同一节上只着生一个花芽的称为单花芽。叶芽两侧各着生一个花芽的称为复花芽。 5、 桃树的生长枝按生长势强弱分为发育枝、徒长枝和细弱枝、叶丛枝。 6、 桃树的结果枝按其长度可分为徒长性结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 7、 桃树的芽为夏秋分化型,分化时间与枝条停止生长有关,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与枝条营养条件、管理水平、环境条件有关。 8、 桃树的花为完全花,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有一定的座果率,异花授粉,座果率高,部分桃品种未经授粉而结实称为单性结实。 9、 桃为真果,有三层果皮,果实的发育动态:①幼果膨大期:20~40d;②硬核期:1~12周;③果实迅速生长与成熟期。 10、 桃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桃原产我国海拔较高,生长季日照长、光照强的西北地区。长期生长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轻质土壤中。适应空气干燥,冬季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形成了桃树喜光、耐旱、耐寒、耐涝的特性。 11、 桃树的主要物候期:①叶芽膨大期:鳞片开始分离,其间露出成色痕迹,表面树体随温度升高,已经开始活动了。②始花期:5%的花朵开放,表明已开始授粉。③初花期:25%的花朵开放,表明大量花朵开始授粉,是将来产量的主要部分。④末花期:75%的花瓣变色,开始落瓣,表明花的授粉期已过,幼果开始膨大。⑤展叶期:第一枚叶片平铺展开,表明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⑥枝条开始生长期:叶片分开,节间明显,表明枝条已开始生长。⑦果实成熟期:25%的果实成熟,表明开始大量采收。⑧大量落叶期:25%的叶片落掉,表明气温已明显下降,树体即将进入休眠。⑨落叶终止期:掉落最后部分叶片,表明已进入休眠。 12、 桃的栽培技术:(一)育苗建园:生产上采用嫁接法繁殖苗木。(1)培育实生砧木:毛桃(南方)、山桃(北方);(2)嫁接方式:方块芽接、顶型芽接、枝接。(3)桃园建立:建立桃园应慎重从事,要在建园之前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作周密细致的调查,然后确定园地。园地确定后作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并根据规划设计做好园地准备和桃树的定植。品种选择;定植。(二)土肥水管理:桃园土肥水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供给桃树充足的土壤营养和水分,并在其它农业技术措施配合下达到早果丰产、优质的目的。(三)树体管理:整形、修剪、树体保护。1、常用树形: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三主枝或六主枝自然开心形、丫形等,主要有塔图拉形、主干形和一边倒形。【自然开心形:通常为三主枝树形:①主干高30~50cm;②主干上分生三主枝,开张角度为40~45度;③每个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开张角度50~70度。此树形树冠开张,主枝少,侧枝强,骨干枝间距离大,光照好,枝组寿命长,修剪轻成形快,早丰产。】【自然开心形培养过程:①定干;②第一年选出3个错落的主枝;③第二年选第一侧枝;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