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 接第2 上 2页 )
S g i c n e o e Be e tM o i a i n S se o o i lS c rt i n f a c ft n f tv t y t m fS ca e u iy i h i o
LI n xa U Qig i
・
2 ・ 3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 N EA D 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2 7卷
第 4期
从红外云图也 可发现 , 月 1 8 1日 0 7时 3 0分 , 忻州市西南一
带大 , 东北角小 , 以大 降水 出现在岢岚 、 所 五寨 、 忻府 区、 襄 、 定 静 乐地 区, 东北角代县 、 繁峙较小。
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既要考虑 地形 影响 , 又要判断高 、 低空形势
及 物 理 量 场 配 合 , 种 要 素 错 综 复 杂 , 变 万 化 , 以精 细 定 量 各 千 难
槽 正在酝 酿东 南下 ,东北 部有 发展完好 的东 北冷 涡 ( 以东 经
15 , 2 。北纬 5 。 O 为中心 ) 后部不断地下甩冷空气 , 南部 四川 到甘肃 南部沿 580gm线外围强大的南风水汽输送通道 已经建立 。 8 p 到 了 1 8时 ,副高外 围的南 风急流头北伸到忻州市东南部 区 11 0 3
平
襄
五
代
台
县
7. 20
3. 91
五
岢
寨
岚
8 . 1 2
8. 35
静
乐
7I 52
2 灾情
根据灾情上报情况 : 忻州 市保 德县韩家川 乡灾情 较为严重 , 造成 山洪爆发 , 山石滚落 , 道路泥泞 , 田淹没 , 农 直接经济损 失约
5 4万余 元 。 3 天气 形 势 分 析 31 环 流 形 势 分 析 .
ABSTRACT : F in s steb scfau ftesca e u t y tm n h ud b h nt fpoe t n a dmoiain i t are si h a i etr o o ils c r ysse a d s o l e teu i o rtci n t t n i e h i y o v o —
并在忻州市一带配合有南风风速辐合区 ,由此形成深厚 的气流
垂直辐合抬升机制 ; ( )由于大气环流形势作用影 响,促使副高外围边缘 k指 3 数 、I S 指数等能量场急剧上升 , 汽通量值迅速增大 ; 水 ( )从强降水 时段 的 k指数 和 7 0h a相对湿度 、 4 0 P 散度场等 物 理量场看 出 , 州市西南范 围为大值区 、 忻 东北小 , 这些参 数和
tew oepoeso t e o a ris r esuho izo n e ecue fh a s r ouigo c a cn iosad h hl rc s fh r ̄ n nt m i t o t f nhu adgt t a sso eri t m,f s nat l odt n n e l a o nh X sh t no c n u i
关
降水量 4. 76 4. 27
4. 35
东风 回流 区,有利于拦堵偏南气 流北 上从而产生辐合上升运
忻府 区 原
定
动 。到 了 1 1日 0 , 8时 南风水汽通道彻底打通 , 且在河套 以西有
人字型切变存在 , 在忻州市一带有南风风速辅合 现象 , 并 从而形
成 水 汽 积 累 态势 并 产 生 辅 合 上 升 运 动 。
4 小 结
带有很强降水云系发展生成 。
32 物理 量 条 件 分 析 .
从 k 指数 场看 , 1 从 0日2 O时的 2 4℃左右到 1 1日 0 8时迅 速增加至 3 6℃附近 , 明不稳定 能量发展增强 。 说 8 1 月 1日 0 时 7 0h a 8 0 P 水汽通量散度场 , 忻州全市范 围为
进行 了分析。得 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形成原 因, 实况作为 着眼点 , 把 旨在 寻找指标 , 为今
后 暴 雨预 报 积 累经 验 。
关键词 : 雨天气; 暴 大气环 流; 物理量指标 ; 分析
中 图 分 类 号 :4 81 . P 5 .+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6 2 (0 2 0 —0 3 0 10 — 4 92 1 )4 0 2 — 2
收 稿 E期 :0 2 0 — 1 l 2 1 — 3 2
作者 简介 : ) 1 申媚 贤, ,94年 出生 ,0 7年毕 业 于南京信 女 16 20 息 工程 大学 , 高级 工程师 ,3 0 0 山西省忻 州市气象局 040 ,
图 1 0 0年 8月 1 2 1 1日 0 8时 80h a天气图 5 P
具 有抽 吸作 用 。 参 考 文 献
2 (0 之 间 , 0 1 S ) 西北地 区正值大 , 明强降水时 2 0h a高空 说 0 P
气流有抽吸作用。 8月 1 1日 0 时 ,0 P 8 70h a比湿 场 在 1 . 附 近 , 0g g k 同样 是 西
南大东北小 , 此时达到最大值 , 此参数与 降水 大小 落区成正相关 吻合 。 7 0h a 对湿度场来看 ,0日2 0 P 相 1 0时忻州市大部 分地 区相 对湿度在 5 %左右 , 1日0 0 1 8时增大到 8 %的范 围内,且西南一 0
实 况 见 表 1 。
( )8月 1 3 0日 0 8时 8 0h a 如 图 1 示 )忻 州 市 地 区有 5 P ( 所 ,
一
县
名
降水量 6. 51 7. 90
8. 06
县 繁 宁
神
名 峙 武
池
降水量 2盘 5 5. 71
. 97 5.
县 河 保
偏
名 曲 德
表 1 降 雨量 mm
21 0 0年 8月 1 至 1 受高空冷空气和 中 、 1 21 3, 低空切变线及
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共 同影 响 ,忻 州市 出现 了入 汛以来最
强的一次降水 天气过程 。8月 1 0时到 8 1 01 2 3 月 1日2 时 , 0 _ 忻 州市 的代县 、 繁峙 、 曲 、 德 、 关 降了大 到暴雨 , 河 保 偏 忻府 区 、 定 襄、 原平 、 五台 、 宁武 、 神池 、 五寨 、 岢岚 、 静乐 降了暴雨 。具体降水
a mi g a n iao s h c y g i e t e p e it n o i so s i n t d c tr ,w ih ma u d r d ci f a n t r . i h o r m
KEYW O RDS:ris r ;t s h rccru ain; h sc 1 n p yia dc tra a ss o i o i l
lx O m(m ) . a. , O l g c z 1 P-S 表明有水 汽通量积累现象。 -h ~ 同样 ,从 70h a水汽通量场上也发 现 ,1日 0 0 P 1 8时水汽通
量达到最 大值 , 4 6g -h a1m 。 为 ~ .1P -c ~ S" .
s 指数场 , 1 I 从 0日 2 0时的正 3 个单位附近降到 了 1 1日0 8
时的负值 , 不稳定能量出现 了加强态势。 从 8月 1 1日 0 8时 7 0 h a散度 场看 ,忻州 全市 在一 0 0 P 1~ 0 1 S- 间 , (0 - 之 ) 西部地 区一 O 1 -S ) 1 (0s 范围 , 部在 0个单位 附 东
近 , 明气 流 辐 合 现 象西 部 大 于 东 部 。 说
[ ] 周一鹤 , 1 施友功 , 王余初. 山西天气预报手册[ ] s. 北京 : 象 气
出版 社 . 9 9 18 .
[ ] 朱乾根 , 2 林锦 瑞 , 寿绍 文 , 天气 学原理和 方法[ . 京 : 等. M] 北 气象出版社 ,07 20.
An l sso h a a t rsiso g o a i so m a y i n t e Ch r c e it fa Re i n l c Ra n t r
暴雨在 山西北 中部并 不多见 , 但一 旦出现 , 造成的灾害损失 不可低估 , 因此研究触发暴雨天气 现 的各 种环流形势 、 物理机
( )8 1 8时 50h a 天气形势为两槽一脊型 , 北 1 月 01 0 3 0 P , 西 部在新疆西北部 即东 经 6 。9 。 0~ 0 ,北 纬 4 。6 。 O~ 0 区域有深厚冷 低
(. 1山西省 忻州 市气 象局 , 山西忻州 , 3 0 0 2山西 省大 同市 气象局 , 0 4 0 ;. 山西大 同 , 3 0 0 071;
3山西 省繁峙 县气 象局 , . 山西繁 峙 ,33 04山西 省原 平市 气象 局 , 0 40 ;. 山西原 平 ,3 10 0 40 )
摘 要 : 高、 空天气实况到 多种物理 量场要 数等方面 , 忻州市 出现 的区域 性暴 雨天气过程 从 低 对
山西科技
S A X CE C N E H O O Y H N I IN EA D T C N L G S
21 0 2年
第2 7卷
第 4期
● 问 题 探 讨
一
次 区 域 胜 暴 雨 天 号 特征 分析
申媚 贤 , 乔金 海 , 爱 东 。 , 刘 张 婕 , 张俊 琴 4王 文祥 ,
S N iin, AO ih i LI Aio g Z HE Mexa QI Jn a , U d n , HANG i , Je
ZHANG u qn,W ANG e xa g Jni W n in
ABS TRACT: B sdo ehg n w a i d c a w ah r o d i s n a yp yia q a ty f ls tep p r n l e ae nt iha dl — lt eat l e te n io d m n h s l u ni ed , a e a z s h o tu u c tn a c ti h a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