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前防除恶性杂草除草剂筛选试验总结

苗前防除恶性杂草除草剂筛选试验总结

试验示疆 ■ 

中图分类号:¥451.2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3547(2010)03-0048—04 

苗前防除恶性杂草除草剂筛选试验总结 

李祥东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海伦152300) 

摘要:通过对多种复配制剂防除恶性杂草的研究结果表明,48%异恶草松酮70 

毫于卜盾+96%金都尔80毫于卜盾+80%阔草清2~3克信除草效果最好,增产幅度 

大,投入产出比高,建议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苗前;恶性杂草;除草剂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48%异恶草松、96%金都尔、 

80%阔草清、72%异丙草胺、90% 

乙草胺。 

1.2试验概况 

示范试验地设在海伦市乐业 

优质大豆生产园区,地处乐业乡 

乐业村,位于海伦市中南部,无霜 

期115天,活动积温2 330℃左 

右,土壤为黑土壤,有机质含量 

3%左右,pH值6.8左右,地势平 

坦,肥力均匀一致。示范大豆品种 

为合丰50,播种时间为5月7 

日,株距lO厘米,用种量为6O 

公斤/亩,前茬为大豆,采用垄三 

栽培;施尿素30公斤/公顷,美 

国二铵150公斤/公顷,硫酸钾 

5O公斤/公顷,活性钙5O公斤/ 

收稿日期:2010—01—06 

 ̄3.2olo) 公顷;5月10日喷药,喷药时天 

气晴朗,风力1级,空气相对湿度 

82%;试验地杂草种类:鸭跖草、 

刺儿菜(大NJL菜)、苣荬菜、问 

荆、野黍、野燕麦、金狗尾草、苍 

耳、龙葵、繁缕等难治杂草。 

l_3试验处理 

处理1:48%异恶草松70毫 

升,亩+96%金都尔80毫升/亩 

+80%阔草清2—3克/亩 

处理2:48%异恶草松7O毫 

升/亩+72%异丙草胺170毫升/ 

亩+80%阔草清2—3克/亩 

处理3:48%异恶草松7O毫 

升/亩+90%乙草胺140毫升/ 

亩+80%阔草清2 3克/亩 

处理4:当地农民常用的三元 

复配制剂,(75%噻吩磺隆4.4 

克/亩、72%2.4D丁酯44毫升/ 亩、99%乙草胺249毫升/亩) 

处理5:人工除草 

处理6:空白对照 

1.4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 

重复。每处理1亩,对照为2O平 

方米。大豆播种后3天(5月10 

日)喷药,采用3WF-300型,喷 

嘴采用TEEJET1 1003扇型喷头, 

喷液量180~200升/公顷,均匀 

喷雾。 

2调查与结果 

2.1安全性调查 

大豆出苗后7、15天调查安 

全性,每处理对角线法取5点,每 

点连续调查1O株,记录株高、叶 

色、叶龄等情况(见表1)。 

2.2防效调查 

药后15、3O天各调查一次除 

草效果,每处理对角线法取5点, 

每点调查1平方米,调查杂草株 

数,计算防效(见表2、3)。施药后 

30天调查鲜重防效(见表4)。 

2.3产量结果调查 

实测实收。

 静 

表1 苗前防除恶性杂草除草剂筛选试验安全性调查表 ■ 试验示疆 

厘米 

有褐 ,占70%左右,叶片上卷一对真叶 5.9 皱缩40%,新叶完好 

叶片上卷皱缩40%,叶色黄绿。 一对真叶 5.9 

叶片有褐色灼伤斑,占80%左右,叶片上卷-x ̄ ̄Nt 5.9 皱缩,占60%左石。 

绿色 一对真叶 6.0 

绿 . 5.9 绿色 2片三出复叶 13 

绿色 2片三出复叶 13 

绿色 2片三出复叶 14 

绿色 2片三出复叶 14 

绿色 2片三出复叶 12 

3分析与总结 

3.1安全性评价 

根据表I(出苗后7天调查) 

安全性调查可见,大豆出苗后7 

天后,处理5、处理6无药害、叶 

色绿色,处理I:48%异恶草松7O 

毫升/亩+96%金都尔8O毫升/ 

亩+80%阔草清2~3克/亩药害 

最重;其次为处理4:48%异恶草 

松70毫升/亩+72%异丙草胺 

170毫升/亩+80%阔草清2~3 

克/亩;再次为处理3:48%异恶 

草松70毫升/亩+90%乙草胺 

140毫升/亩+80%阔草清2~3 克/亩;处理2:48%异恶草松7O 

毫升/亩+72%异丙草胺170毫 

升/亩+80%阔草清2 3克/亩, 

有药害但相对较轻。试验的6个 

处理药害由重到轻的排序为处理 

1>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 

5、6(无药害);出苗后15天调查 

从叶色上看不出药害,株高上有 

些差异,但不显著,各处理株高相 

差1-2厘米。 

3.2防治效果分析 

3.2.1施药后l5天的株防效 

各处理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 

果,总体株防效在90%以上的有 处理5,总体株防效在80%以上 

的有处理1,总体株防效在70% 

以上的有处理2和处理3。对稗 

草的防治株防效超过90%的有 

处理5>处理1;对问荆的防治株 

防效超过80%的有处理5>处理 

1;对藜、苣荬菜、防治株防效超过 

70%的有处理5>处理l>处理 

2;对苍耳的防治株防效超过 

80%的有处理5>处理1;对鸭趾 

草的防治处理5人工除草效果较 

好,处理1防治株防效超过80%, 

其他各处理除草效果表现都不好 

(见表2)。 

表2苗前防治大豆田恶性杂草药效试验药后15天防效调查表 

杂草防效 稗草 苍耳 问荆 鸭趾草 黎 苣荬菜 合计 

…\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株数 防效 处埋 \ (株) (%) (株) (%) (株) (%) (株) (%) (株) (%) (株) (%) (株) (%) 

1 

2 3 

4 5 

6(CK) 4.8 82 2 77.7 O.8 

1O.2 51.3 2.1 76.4 1.0 1O.2 54.3 2.2 64.6 1.2 

l2.8 43.1 3.0 58.1 2.6 

1.2 93.5 l 83.7 0.2 

16 8 6 82 25.2 81.7 

74 42.0 76.5 78 42.6 70.2 

37 71.6 60-2 

95 9.6 91.2 

注:表中数据为5点平均值,每点调查面积1平方米 2 

4 试验示矩 一 

3.2.2施药后30天的株防效 

各处理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 

果,总体株防效在70%以上的有 

处理5、处理1、处理2。对稗草的 

防治株防效超过80%的有处理 

5>处理1;对苣荬菜、藜的防治 

株防效超过70%的有处理5>处 

理1>处理2;对问荆的防治株防 效超过70%的有处理5>处理l: 

对苍耳防治株防效超过70%的 

有处理5>处理1>处理2;对鸭 

趾草的防治处理5较好,其他各 

处理除草效果都不好(见表3)。 

3.2.3施药后30天的鲜重防效 

总体鲜重防效大于70%的有处 

理5>处理1>(见表41。 3.2.4从测产调查表上看处理 

5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3.6公 

斤/亩,增产幅度为14.2%;处理 

1产量次之,较对照增产18.6公 

斤,亩,增产幅度为11.2%;再次 

为处理2,较对照增产15.0公斤, 

亩,增产幅度为9.O%;处理3,较 

对照增产12.2公斤/亩,增产幅 

表3苗前防治大豆田恶性杂草药效试验药后3O天防效调查表 

1 

2 

3 4 

5 6(CK) l1 83.O 8.4 

20 82.5 l0.2 35 76.7 l2.8 40 72.1 15.6 

l2 8 8.9 7.O 

l28 49.0 2.4 70.0 3.2 60.0 

4.0 5O.O 4.2 49.6 

2.2 72.5 7.O 1.4 

1.6 

1.6 2.O 

O.8 

8.O 65 3O.2 78.7 

60 53.8 74.2 

6O 73.2 69.5 8O 77.4 60.2 80 27.4 83.1 

231.O 

注:表中数据为5点平均值。每点调查面积1平方米 

表4苗前防治大豆田恶性杂草药效试验药后30天鲜重防效调查表 

213.0 580.2 597.3 

6l5.0 120.7 

l 031.2 8O.1 58.3 70.1 61.8 70.9 90.6 70.5 54.8 76.6 

64.2 86.5 58.5 1o0 9 59.4 186.3 45.2 95.6 58.7 63.5 89.6 56.7 l09.1 57.0 156.6 61.6 103.8 54.9 

57.3 l18.7 49.0 149.0 37.9 163.1 55.O 120.5 46.2 

88.7 40.8 79.0 58.0 76.8 75.0 84.1 37 4 83.3 194.6 210.3 261.6 225.3 11.5 75.9 582.0 71.3 

20.5 53.8 596.0 67.6 29.4 38.8 l 610.5 60.6 

26.4 42.O l O63.7 51.2 8.1 82.0 361.O 82.2 

40.9 1 962.0 

注:表中数据为5点平均值,每点调查面积1平方米 

表5苗前防治大豆田恶性杂草药效试验产量调查表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处理5 

处理6(CK) 108 105 

l】0 

107 

103 

1o5 22 

22 22 

22 22 

22 32.O 33.O 

32.O 

33.1 

31.2 30.1 71.8 

70.8 

7O.1 68.5 

72.9 65I3 l7.S 

l7.4 

l7.3 

17.4 17.7 l7_3 l84.3 

l8O.7 177.9 

176.8 l89.3 165.7 

(下转第55页) 6 l l 1 5 1 4 4 3 7 3 3 4 8 O 2 2 2 8 O 3 4 4 3 2 8 --_l 4 7 O l 3 l 5 O 2 4 7 6 6 5 7 O 8 6 5 6 0 4 4 5 7 3 l 2 5 l 2 2 8 4 9 7 O, 7 6 6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