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摘 要:将沿湖、河、水库等周边低洼稻田经适当改 造后,采用科学的方法养殖小龙虾,既可以提高小龙虾和稻 米的品质,降低小龙虾养殖成本和水稻种植成本,又可以保 证小龙虾和水稻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生态养殖的 代表模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稻田;小龙虾;水稻种植;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2016)11-0120-02
小龙虾是盱眙县水产养殖的主导产品,多年来盱眙县的 小龙虾养殖产业以池塘养殖为主,但是小龙虾池塘养殖存在 着死亡率偏高、养殖产量偏低和养殖成本偏高等问题,严重 制约了养殖效益的提高,因此,惟有改变养殖模式才有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小龙虾养殖效益不佳的问题。 2014 年底, 经过
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盱眙县确立了稻田养殖为小龙虾养殖产 业的发展方向, 并从 2015 年开始实施。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 盱眙县小龙虾稻田养殖规模从 2015 年的提高到 2016 年 5月 的 1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示范基地年产小龙虾 1 539kg/hm2 ,与种植一季麦和一季稻相比, 平均增收了 22 500 元/hm2 ,农民增收效果显着, 同时也提高了盱眙自产龙虾的 产量。现将盱眙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稻田准备
稻田选择 稻田养殖小龙虾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无污染、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 保水能力强、阳光充足、不受旱灾和洪灾影响的稻田,一般 沿湖、河、水库等周边低洼稻田比较合适;面积大小不限, 但以〜作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对于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 还要考虑交通便利、电力供应有保证等。
稻田改造
挖沟 在稻田靠近水源的田埂内侧开挖 “一”字型或“ L”
型虾沟,沟宽2〜3m,深〜,坡比1 :( 2〜3),挖出的泥土 在虾沟边靠近大田一侧垒一高 30cm 的小土埂,以便于大田 蓄水和围栏的设置。为了不影响水稻的产量,建议虾沟的面 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 5%。
筑埂 利用开挖虾沟的泥土加高、加宽、加固稻田四周 的田埂,田埂宽度以上,高出田面。
围栏 在稻田承包区四周构建防逃围栏,田块之间不需 要设立围栏。围栏的材料可选用厚塑料或 20 目的网片,高 度 60〜
70cm ,其中 20cm 埋入土中,每隔 2m 用一竹桩固定。 同时,在进、排水口用密网封口。
2 放苗准备
泡田 稻田改造好后,将稻田注满水泡田一个月,以消 除稻田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消毒 泡田结束后排干田水,重新进水 10〜20cm进行
消毒。用生石灰消毒,用量 1 500kg/hm2 ,杀灭水体中的野 杂鱼和病原体,减少养殖期间病害的发生;若虾沟中有小龙 虾,则可采用茶粕消毒,用量 300〜 375kg/hm2 ,加 5%食碱 后用水浸泡 2〜 3d ,将浸出液泼洒至沟中, 即可杀灭野杂鱼。 但茶粕对天然饵料生物具有杀伤力,应谨慎选用。
施肥 消毒后7〜10d,每hm2施腐熟的畜禽粪肥 7 500kg,施肥后应进行旋耕。
种草 稻田施肥和旋耕后 5〜 7d 即可注水种草,注水时 必须用 60 目筛绢过滤,水草以伊乐藻为主。伊乐藻种植时 间为 11
月至翌年 3 月份,若在 3 月份种植水草应首先确认 草上未带鱼卵,若草上带有鱼卵应先用茶粕浸出液或茶皂素 杀灭后再种植。
水草以 3〜 5 株为一簇, 每簇水草间距为 1 〜 2m,虾沟中的水草覆盖率 60%,大田中按行距 3〜4m栽种 一溜伊乐藻。浅水种草,前期虾沟和大田中的水位均保持在 20cm 左右,以利水草的栽种与发芽,后期的水位应随着水 草的生长而逐渐加高至 40〜 6 0 cm ,同时适当提高稻田水位 还可以减少养殖期间虾苗遭受鸟类捕食的概率。
3 苗种放养
放养虾苗 3 月底― 5 月初,在虾沟和大田中每 hm2 放 养规格为140〜300尾/kg的虾苗6万〜9万尾。在投放小龙 虾苗种时,要施用高稳 Vc,以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苗种成活 率。苗种放养前用稻田中的水浇淋虾苗 2〜3遍后多点投放
至稻田的边坡浅水区,让虾苗自行爬入田中,并及时捞出活 力不强或接近死亡的虾苗,防止死虾污染水质。
放养亲虾8— 9月份,每hm2放养规格30g以上的亲 虾375〜450kg,雌雄比为(3〜5) : 1。亲虾必须就近购买, 以防长途运输脱水死亡。
放养抱卵虾 10 月份,每 hm2 直接放养 75〜120kg 的 抱卵虾,不需要搭配雄虾。抱卵虾必须带水运输。
4 日常管理
4—6 月份是小龙虾生长的高峰期, 要做好水质调控、 水 草养护、饲料投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要按照“四定” 、“四 看”的原则投喂饵料。适合的饵料有豆粕、菜饼、玉米、南 瓜和小杂鱼等,也可投喂优质的小龙虾配合饲料,投饵率前 期为 1%〜2%, 5 月中旬后为 3%。一般每天投喂 2 次, 8:00— 9:00,投喂量为日投饵量的 30%;17:00—20:00,投喂 量为日投饵量的 70%。要坚持检查龙虾吃食情况,当天投喂 的饵料在 2〜 3h 内吃完,说明投饵不足, 应适当增加投喂量; 如第二天还有剩饵,投饵量要适当减少。亲虾和抱卵虾放养 后 1 个月内应投喂优质饵料如小杂鱼、动物内脏等,以提高 成活率。
5 适时捕捞
4—6月份江苏省的稻田水温大约为 12〜28C,是最适 宜小龙虾生长的水温, 在此水温条件下 1cm 的虾苗经 3 个月 生长体重可达25〜30g/尾以上,大规格虾苗(60〜70尾/500g ) 经1个多月的生长体重可达 40g/尾以上。因此,6月下旬水 稻插秧前要分批捕捞成虾出售,在水稻插秧大田整理前将大 田中的龙虾全部捕捞干净,小虾放在虾沟中暂养。
4 月中下旬应起捕上一年投放的亲虾出售,因为 5 月份
天气转热,生态开始恶化,部分产卵后体质较差的亲虾出现 死亡,及时起捕出售可以降低损失和养殖风险,同时 4 月份
龙虾价格较高,此时起捕亲虾出售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若亲 虾繁育的虾苗过多,也可捕捞部分多余的虾苗对外出售。
6 虾稻共作
水稻种植 6 月下旬对大田进行整理,大田晒干后进行
施肥、旋耕、平整。秧苗移栽前 7〜10d,每hm2补施优质
商品有机肥4 500kg,施肥后对稻田进行旋耕, 将大田中的水 草和肥料旋入表层泥土中,并在稻田中央每间隔 5m 开一条 宽20cm,深7〜10cm的小水槽,用作水稻烤田时小龙虾的 栖息地。水稻秧苗移栽规格为 25cm (行距)x 18cm (株距), 栽插的密度为万穴
/hm2 ,以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 能好,移栽后做到浅水勤灌。虾沟中的虾苗应在秧苗返青后 10d 左右才可以投放到大田中,放养密度为 22 500〜 30 000 尾/hm2 ,由于虾稻共作期间小龙虾采取低密度粗放的养殖方
式,不再投喂人工饲料。 日常管理
施肥、用药 在秧苗移栽第 7d 为保证水稻返青后有更 好的生长优势,可在稻田中施入尿素,用量75〜105kg/hm2 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放养 虾苗后稻田中禁用小龙虾高度敏感的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 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 (如康宽、好力克、井冈霉素等) 。但噻嗪酮可能对小龙虾 蜕壳有抑制作用应慎用;除草剂类药物如扑草净等对小龙虾 的毒性极低,但扑草净药性长达 7—9个月,不利于第二年
水草种植。另外,对于水稻虫害防治,可按每安装一盏杀虫 灯的标准诱杀成虫或者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 诱杀成虫,使用杀螟杆菌及生物农药 Bt 粉剂防治螟虫。
烤田 虾稻共作的稻田宜轻烤,烤田时要保证开挖的小 水槽中有积水,防止小龙虾在烤田时脱水死亡。
水位控制 水稻插秧时的水位为 2〜3cm;插秧后立即 注水保返青,水位控制在 4〜6cm,以不淹苗心为准;秧苗 返青后让稻田水位自然落干至 3cm,以提高水温和泥温,促
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后排水烤田 2〜3d;当水稻叶色由浓
绿转为黄绿色时应立即注水至 5cm,并保持浅水位;幼穗分
化初期提高水位至15〜30cm,并保持该水位至水稻成熟期; 水稻收割前 7d 将田中积水彻底排净;水稻收割后将部分秸 秆粉碎后还田,留茬 20cm,注水20cm后种植水草。 成虾捕捞、亲虾留田 7 月底至 9 月初,捕捞部分小龙 虾出售,并从捕获的商品虾中挑选出一批活力较强的个体作 为亲虾放养于虾沟内用于虾苗繁殖,为翌年养殖储备苗种。 若亲虾数量不够,
可向虾沟内适当补投体重 30g 左右的成虾, 以增加翌年稻田中虾苗的数量。可采取 5〜7d适当降低一次
水位的方式,以利于小龙虾沿水位线上端掘洞穴居进行交配 繁殖,虾沟中的亲虾要适当投喂一些优质饲料,以促进其性 腺发育。
7 亲虾培育
10 —11月水稻收割后,将部分粉碎的秸秆还田,晒田3〜 4d
后,大田即可进水, 3d 后重新换一次水,水深为 20cm 左 右,再对大田进行消毒, 7〜 10d 后可移栽伊乐藻等水草, 20d 后水草已扎根发芽,此时可提高水位淹没虾沟,虾沟里的亲 虾及新孵化出的小虾苗可利用秸秆新发出的嫩芽和水体中 浮游生物作为饵料。
8 越冬管理
12 月—翌年 2 月,随着气温不断下降, 小龙虾进入冬眠 阶段,此时应停止投饵, 并将大田里的水位保持在 40〜 50cm, 以利小龙虾顺利越冬。至此,小龙虾稻田养殖开始进入下一 轮回。
参考文献
[1]周鑫.淡水小龙虾高效养殖模式攻略 [M]. 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 2015.
[2] 熊良伟,王权 .淡水小龙虾稻田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J].
水产科技情报, 2011, 38(3): 135-136. [3]舒新亚.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J].养殖与饲料,2011
(9):21.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