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凤城市为例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凤城市为例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o1期(总第429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凤城市为例 张舒仪,石小亮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摘要】发展旅游业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环境和统筹城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都市居民都选择乡村旅游活动,以放松和调节情绪。以凤城市为例,简要阐释乡村旅 游的涵义,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1 乡村旅游的起源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是指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乡村风光、森林景观、 农林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等作为 吸引城市居民的吸引物,用以城市居民享受农村,欣赏农村风 景,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了解民俗风情,回归大自然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外国发展比较早。早在20 世纪60年代,西班牙就开始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 年代后形成了规模,然后逐渐延伸出国门。现在世界上乡村旅 游发展很快,发展前景良好。 1_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2.1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旅游中,农民通过开饭店和酒店, 出售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从中获得收入和利润。 1.2.2 促进农民就业和产业调整。有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 如乡村酒店、乡村餐厅、农家乐等需要大量劳动力。它可以直 接或间接的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如成都“农家乐”的开展, 使直接和间接从业者达到2.2万人。现在很多的乡村,原来村 民以种植业或以外出打工为主,现在转为开餐馆或旅馆,成为 旅游服务从业者。 1.2.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是为当地人开展旅游活动提供基础资源,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旅 游活动的正常文化需要,保护现有的旅游资源的生存和发展的 战略。 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 组成旅游活动的多种生产要素发展之一。资源配置在各个范围 内可以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乡村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继续保持吸引力,是保护旅游业生存环境资源的基础。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始,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了新农村建设“百村千户”的 研究活动。十年后,为了总结新农村建设成果和面对新形势而 面临的新挑战,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再次组织了新农村 建设“百村千户”研究活动。此次调研方式、问卷设计、各乡 镇村户的抽样方式与十年前基本保持一致。在两次调查的基础 上,总结了新农村建设10年的成果,分析了新农村建设面临 的新挑战。以下将对辽东地区凤城市的调研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2研究区域概况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为省辖县级市。 北邻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丹东市振安区和东港市接壤,东靠宽 甸满族自治县,西与辽阳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毗连。南距丹东市 区71km,北距沈阳217km。全市总面积5513 kTn2,户籍总人口 近59万人,全市共有满、汉、蒙、回、朝等24个民族,满族人 口占75.1%。全市辖3个经济管理区、18个镇,201个行政村。 凤城地区属辽东山地丘陵地貌类型,北部是海拔lO00m以 上的侵蚀构造地形。凤城市处于中湿带湿润地区,属于大陆 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7.9℃,平均最高气温 14 ̄C,平均最低气温2.6oC;无霜期最多为173天,最少为138 天,平均无霜期15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44mm,最大年降 雨量1509.4ra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72.2小时。 成功举办过乡村游、海岛游、海鲜文化节,观鸟节、赏花 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接待量增长15%,再创历史新高。新 增旅游专业村4个,獐岛村荣获“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示范点”的称号。东北亚商贸城、北黄海温泉度假村、鸭 

[收稿日期]20l7—05—28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湿地生态安全要素作用机理及预警研究(L17CGLO08);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湿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一 以天津滨海湿地为例(WSNYB20160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横向课题“温江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H2017001);沈阳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 研启动费项目(2016年):湿地生态安全作用机理及预警研究一以天津滨海湿地为例;沈阳市科技局软科学基金:沈阳城市森林生态安全的评价、预警 与调控对策研究(F16~233—5—15)。 [作者简介]张舒仪(1994一),女,辽宁锦州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石小亮(1984一),男,内蒙赤峰人,博士,讲师,硕导,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湿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 

-102- 张舒仪,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 绿江湿地国际观鸟园等商贸旅游项目顺利进行。 过对凤城9个村的调查 2。1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以下数据是通 2.3 乡风文明 

根据调查,截至2014年底农户家庭收人在30000元以上 的占到总数的70.37%,而十年前农户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内 的占到94.95%,说明农户的家庭收人有了显著的提高(见表1)。 2014年农户家庭生活性支出在1万元以上的占到67.90%,十 年前农户家庭年生活性消费支出1万元以内占到91.64%(见 表2)。相对于支出的增长,收入的增长显然快于支出的增长, 总体上,农户的经济状况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表1家庭收入情况 

2.2农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上升到新的水平 近几年来,有25.93%的家庭有家庭旅行,比十年前增加 了1.88个百分点。农村生活富裕,消费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见 表3)。 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人们产生旅游想法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凤城近十年的数据显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 时思想变化较大,其中就包括旅游(见表4),这表明物质生 活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好时机。 表3 对近三年家庭成员是否有过外出旅游的调查 单位:% 

盖房子 12.2l 14.11 

“乡村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 容,也是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前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民素质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4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以电视为主,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上升了3.67个百分点,村庄中的公告、通 知、广告下降19.11个百分点,利用报刊获取信息的农民下降 了21.55个百分点(见表5)。 表5获取信息的渠道 单位:% 

与十年前相比,看电视、听广播依然是主要的休闲娱乐 项目,然而农村村民参加健身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十年前仅有 10.13%的村民选择参加健身活动作为平时休闲娱乐活动,如 今有20.99%的村民开始参加健身活动(见表6)。 表6对平时休闲娱乐活动的调查 单位:% 

2.5农村社会氛围良好 从表7至表9可知,农村社会风气比以前改善很多,邻里 关系和谐,治安状况良好。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是离不开 该地区的风土人气,和谐的民风可以促进当地更加蓬勃的发展。 表7对社会风气的调查 单位:% 

一103—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O1期(总第429期) 表9对治安状况满意度的调查 单位:% 

2.6村民居住环境日趋改善 2.6.1 村民对生活居住环境满意度提高。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 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对其生活居住环境的满 意度。村民各方面的满意度越高说明该地区发展程度越高,尤 其对生活居住环境方面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可以得出2006年 农村居民对所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占56.96%(其中包括满意、比 较满意及很满意三者之和),而2015年三者之和为95.06%, 远大于2006年的生活居住环境满意度。由此可以看出,相当 部分的居民对农村居住环境还是比较满意。 2.6.2 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十年前后对比发现, 2006年农户对街路状况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 41.77%,2015年提升为81.49%。通过调研得出,在2006年, 调研地公共厕所的数量有限,仅有39.24%的农户介绍说村里 有公共厕所,而2015年提升为61.76%,说明经过十年的发展, 农村公共厕所得到很大改观。 2.6I3 居民环保意识有待提升。农村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堆放不 仅影响农村的面貌整洁,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破 坏。通过调研得出,2006年村民到村指定的垃圾倾倒地点统一 处理的占总调查数量的24.49%,而2015年村民到村指定的垃 圾倾倒地点统一处理的占到89.80%。垃圾统一处理的比例在 大幅上升,但对于农药瓶子的处理仍很随意,2015年统一处理 的比例仅占3.80%,随用随扔的比例很高,占到75.95%。 

3凤城乡村旅游现状与问题 虽然中国已经有大量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旅游地区为城 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旅游休闲空间,为农民带来富裕和为农 村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但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中 国的乡村旅游仍然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广泛的乡村旅游发 展方向不明确,同一产品不能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乡村旅游发展深度还不够,游客难以真正体验乡村旅游,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 3.1 凤城旅游经营理念低俗 运营商的经营理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对旅游景区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一些运 营商的经营理念和游客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缺乏对景 区概念的了解,建立区域形象感不强,思维保守,缺乏先进的 管理经验且学习性不强,旅游产品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3.2 凤城旅游产品品牌定位雷同 建立凤城乡村旅游品牌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确定凤城旅游 一1O4一 的竞争优势。现在凤城旅游对品牌的差异、旅游产品的购买价 值、媒体管理与技术服务创新等内容是趋同的,根本没有特色。 3.3 凤城乡土文化有城市化的倾向 城市游客进村,给农村带来了城市文化,如果农村人民盲 目迎合城市人民,农村文化盲目照顾城市文化,那么农村文化 就会越来越“城市化”,极容易导致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最终 没有什么区别,农村对城市游客的吸引力将会丧失。 3.4管理模式混乱 凤城乡村旅游因各级政府部门的一些职能和责任不明确, 管理上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对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的 规范和监督不全面,事故发生后相互推卸责任,管理模式混乱。 3-5 凤城旅游产业组织未形成规模 凤城目前的乡村旅游是自发的,规模小,较为分散,所以 造成乡村旅游产品单一,质量不能保证,制约了乡村旅游健康 发展。 4 凤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以都市为依托 在凤城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果只到凤城乡村发展, 那么会有很多限制。例如,在旅游旺季,凤城乡村酒店供应量 不大,但是如果与城市周边的大城市建立联合路线,供应不足 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可以带动周边旅游经济发展, 这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案,效果非常好。再举一 个简单的例子,成都“农家乐”就是成都周边农村与成都组成 旅游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 2008 年成都农家乐比2003年增长了25%,直接从业人员和间 接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年收入超过10亿元。 4.2提高凤城服务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凤城乡村旅游管理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 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有效利用社会检查人员和舆论力量进行 监测,并充分利用凤城农村居民、社会和政府、组织监督机构 的作用,以提升整个凤城员工的服务管理水平。 4.3全力打造凤城特色品牌 让凤城乡村产生旅游品牌效应,将大大提高旅游景区的知 名度和声誉。为此,必须利用凤城村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文化内 涵,打造凤城品牌。 4.4保护好凤城环境 保护好凤城的环境是做好凤城乡村旅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一环。保护好了环境,才能吸引人们到那里去旅游。 4.5保护好凤城民族文化 乡村旅游为了发展,必须保护自己的文化。凤城独特的风 土人情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本,对此必须加以保护。 4.6在节日旅游上多做规划 . 节庆活动是旅游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的黄金时期几乎都 在每年节假日的期间。如长沙周边的“农家乐”。这种旅游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