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期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0年3月
LKJ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在140万t/a
催化裂化装置中的试用
罗杰英,张国静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二重催车间,黑龙江大庆 163711)
摘要:140万t,a催化裂化装置为增产丙烯使用了LKJ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通过对试用 LI<J增产丙烯助剂前后产品质量及分布对比,试用Ll(J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使丙烯收率大 幅增加,液化气产率增加不大,适合催化裂化装置长期使用。 关键词:催化裂化;丙烯;液化气;收率
1概述
1.1装置简要说明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由北京设计院设计,设计能力为140万
t,a。装置主要生产二次加工装置蜡油及减压渣油,掺渣比为60%。于2000年5月一次投料成功。装
置于2001年8月第一周期检修期间进行MGD改造,继于2003年8月第二周期检修期间对锅炉省煤
器系统进行了改造,装置现运行为第四周期,生产运行平稳,各项操作参数及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随着乙烯装置的不断扩大,催化裂化装置为提高丙烯的产率,试用了LKJ增产丙烯助剂。 1.2在用催化剂及助剂作用简单介绍
装置现用催化剂为兰州催化剂厂生产的LBO一16,此催化剂为降烯烃催化剂。
2新用LKJ增产丙烯助剂
2.1新用LKJ增产丙烯助剂的作用
增加液化气中的丙烯含量。提高丙烯收
率。
2.2新用LKJ增产丙烯助剂物化指标
L 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物化性能
指标见表l。
3 L 增产丙烯助剂投用过程 表1 LKJ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物化性质指标
装置于2008年3月10日开始试用LKJ助剂,由于2月份液态烃价格调低,系统未加增产丙烯 助剂,致使增产丙烯助剂藏量下降,因此加剂初期速度较快,加剂速率见表2。根据试用方案,按厂家 要求加剂量按催化剂系统藏量的5%加入助剂。4月9日加入助剂达到系统藏量的5%,装置操作平
稳,原料性质稳定,各项指标达到标定要求。
收稿151期:2009—04—07 作者简介:罗杰英(I972一),女。黑龙江大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生产管理工作。
35 实用技术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0年第1期
表2加剂速率表
加剂时间 加剂量/kg・d 加荆时间 加剂量/kg・d 加剂时间 加剂量/kg・d 加剂时间 加剂量 g・d 2008一O3—10 1 2o0 2008—03—20 5o0 20o8—03—30 210 2oo8—D4-09 210 2008—03—1 1 1 200 2008--03-21 300 20o8—03—31 210 20o8一O4一lO 210 2008一O3—12 1 200 2008--03-22 300 2oo8—04--01 210 20o8—04~ll 210 2008—03—13 1 200 2008—O3—23 300 20o8—D4一O2 210 2008——04——12 210 2008—03—14 1 200 2008—03—24 30o 2o08一o4-03 210 2008—04—13 210 20o8—03一l5 800 2008—03—25 3oo 20o8—04—O4 210 20o8—04—14 210 2008一o3一】6 8o0 2008-03-26 210 2oo8一o4—05 21O 2oo8-o4-15 20o 2O08一O3—17 80o 2008—O3—27 210 20O8一O4--06 210 2oo8—04—16 2oo 2008..03—.18 500 2008—03—28 210 20o8—04—D7 210 2008. 03..19 500 2008--03-29 210 2OO8一O4一O8 210
4装置使用及标定情况
装置于2008年3月10日开始试用L 增产丙烯助剂,截至2008年4月16日已经试用38 d,
达到协议要求的标定条件。从2008年4月9日起进行数据统计,并取8 d数据与空白标定数据进行对
比标定。 4.1主要操作条件 试用L 增产丙烯助剂前后主要操作条件见表3,从表3看反应温度、压力、进料量等操作条件
变化不大。
表3主要操作条件
项目 空白数据 标定数据 项目 空白数据 标定数据 提升管出口温度,℃482 490 C一101汽提蒸汽(下),t・h 1.68 1.60 提升管中部温度/℃484 488 提升管底部干气流量/kin3 ̄h 1 057 910
一再密相温度/℃ 7o4 711 入提升管回炼油流量,t・h-,0 0 二再密相温度,℃ 665 665 回炼汽油流量,t・h 0 0 再生器顶压力/MPa 0.258 0.255 轴流风机出口主风流量/ms・rain 2 358 2 304 反应器压力/MPa 0.22 O.22 沉降器藏量,T 64.2 58.0 蜡油喷嘴进料量/t・h 42 4O 一再藏量/T 1 10.9 122.0 提升管新鲜进料总量/t・h 139 142 二再藏量,T 14.1 11.0 C一1O1汽提蒸汽(上),l・h 1.80 1.4o 原料油预热温度/℃ 238 239 C一101汽提蒸汽(中),t・h 1.83 1.40
4.2原料油性质 见表4。 4.3轻柴油性质 见表5。
4.4稳定汽油性质
见表6。 从汽油分析数据看出,使用LI<J增产丙烯助剂后,汽油烯烃含量没有变化。汽油辛烷值较空白标
定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操作方案有所变化(目前分馏塔顶循环停用且停出重柴油),汽油干点较空
白标定上升11 oC,导致辛烷值略有下降,今后需加强分离。
36 2010年第1期 罗杰英等:LKJ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助剂在140万t/a催化裂化装置中的试用 实用技术
表4原料油性质数据
表6稳定汽油性质 表5轻柴油性质
300℃/% 83
凝固点,℃ _26 闪点(闭口)/ ̄C 57 81
—12 62
衷7液化气组成(体积分数) %
4.5液化气组成分析
见表7。
从表7液化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试用LKJ增产丙烯助剂后,液化气中丙烯潜含量由28.12%_1c. 升到32.80%,上升了4.68%。液化气中丙烯含量增高明显,说明LKJ增产丙烯助剂在提高丙烯收率
方面具有较强的效力。
4.6产品分布
4.6.1催化产品分布 见表8。
4.6.2气分产品分布
见表9。 从表8和9产品分布看,试用U(J增
加丙烯助剂后。液化气收率由空白标定
的16.70%上升到17.00 ̄,6,上升了0.30%,
液化气收率增加幅度不大。丙烯收率由
空白标定的27.30%上升到30.13%。上升 表8催化产品分布(质量分数) %
37 实用技术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0年第1期
表9气分产品分布(质量分数) %
了2.83%,丙烯收率增加。 使用L 增加丙烯助剂后汽油+柴油+液化气三项收率由空白标定的81.21%上升到81.28%。上 升了0.07%,其中柴油收率(轻柴油+重柴油)较空白时上升了2.14%,汽油收率下降了2.37%。
5 结论
(1)试用LKJ助剂后液化气收率仅增加0.30%。
(2)试用L 助剂期间,丙烯收率平均为30.13%(相对于气分原料),上升了2.83%;丙烯收率(相
对于催化原料)上升了0.53%。
(3)试用LKJ助剂期间,汽油+柴油+液化气较空白指标增加了0.07%。柴油收率(轻柴油+重柴
油)较空白时上升了2.14%。 (4)试用LKJ助剂期间,焦炭产率下降了O.23%。
(5)试用LKJ助剂期间,干气收率提高了O.10%。
(6)试用L 剂期问,汽油烯烃与空白标定时相当,汽油烯烃含量没有上升。
(7)试用L 助剂期间,液化气收率增加幅度不大,丙烯收率增加幅度较大,说明LK,J增产丙烯
助剂助气性差,增产丙烯效果明显,适合催化装置长期使用。
(上接第27页)
整个系统内形成较大的负压,生产能够更加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良好的吸收
效果,避免了氯化氢气体对设备、管线、电器等造成强腐蚀,降低了维修成本。给操作人员营造了良
好的工作环境。也由于氯化氢气体的回收利用,相应地减轻了废水处理的压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5 结语
光引发剂907生产反应尾气中氯化氢气体吸收工艺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使我们充分
认识到,化工生产中为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人身安全和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在提高职 工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由于任何现代化学工程项
目,不可能是纯专业技术,而是多项技术、多个领域的组合。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创新,在碰到一些
比较复杂的情况时,认真分析,反复实践,只要遵循这些原则操作,就一定能开发出简洁、实用的新 工艺、新技术。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使生产更具有安全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方度,蒋兰荪,吴正德,等.氯碱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2]潭天恩,麦本熙,丁慧华.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 [3]郑炽,方丽珍,邵贞昌,等.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