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零 年 月 - 1 -

内容摘要: 腐败是我国当今社会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尽管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而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并蔓延到各行各业,其方式也是推成出新。腐败产生的根源不仅是个人品质的腐化堕落,更是社会环境下制度缺失,政策执行扭曲,法律惩处不力等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不知道多少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对腐败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少关于防止腐败的理论方法,但是,腐败似乎就是个与人类社会同存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治理制度和政策是适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措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为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治理工具,必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官员腐败 腐败问题 腐败现状 腐败对策 - 2 -

目 录 一、腐败问题的概述 „„„„„„„„„„„„„„„„„„„„„„3 (一)腐败的含义 „„„„„„„„„„„„„„„„„„„„„„„3 (二)腐败概念的四个要素 „„„„„„„„„„„„„„„„„„„3 二、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现状 „„„„„„„„„„„„„„„„„„3 (一)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 „„„„„„„„„„„„„„„„„„„4 (二)政府官员腐败的主要特征 „„„„„„„„„„„„„„„„„7 (三)政府官员腐败的危害及影响 „„„„„„„„„„„„„„„10 三、我国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原因 „„„„„„„„„„„„„„„12 (一)信念迷失、利益至上是官员产生腐败的主观原因 „„„„„„12 (二)外界的消极因素影响是官员产生腐败的直接诱因 „„„„„„13 (三)少数被管理者的腐蚀是官员产生腐败现象的导火线 „„„„„13 (四)监督制度的缺失是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 „„„„„„„„„„13 四、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预防对策 „„„„„„„„„„„„„„„„13 (一)建立健全法治 „„„„„„„„„„„„„„„„„„„„„13 (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14 (三)建立健全权利制约权力机制 „„„„„„„„„„„„„„„15 (四)强化监督 „„„„„„„„„„„„„„„„„„„„„„„16 (五)加强教育 „„„„„„„„„„„„„„„„„„„„„„„16 五、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 3 -

正 文 一、腐败问题的概述 (一) 腐败的含义 腐败是指一种社会异常现象,是政府官员、集团人员,利用职权或职业便利谋取不当利益,损坏政府和行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腐蚀政府权威和行业信用,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一句话“就是用公权谋取个人或组织私利”。 首先,腐败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腐败是公共权力者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并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其次,腐败是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腐败是国家权力行使者利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并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二) 腐败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

1.腐败行为的主体 腐败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和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非国家公职人员,其中,国家公职人员是指个人收入来源于国家财政的全体人员。 2.腐败的行为方式 腐败行为的方式是滥用国家权力。滥用国家权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国家权力实施谋私行为;二是拥有国家权力却不作为。 3.腐败行为的目的 腐败行为的目的是谋取私利,即为个人、亲属及所属群体谋取利益,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个人谋取私利。 4.腐败行①为的后果 腐败行为的后果是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官方及其民间的各类调查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点,就是我国的

①楚文凯:《腐败概念的描述和界定》 中国鉴定 2005年10月8日 第8期。 - 4 -

贪污腐败问题已经达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虽然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腐败,但全社会的各类贪污腐败特别是系统性,单位性,集团性的贪污腐败越来越严重,涉及金额越来越大,不正之风愈演愈烈。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各种层出不穷的腐败行为。如果将中国官场的腐败现象,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政府机构相比,结果是非常惊人的,在中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官员进行选拔及监督的机制,很多官员在职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其腐败程度,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国内学界对于腐败研究日益活跃。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研究腐败问题,发表了大量论文、专著等。但是,目前学界对腐败研究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和全面总结的工作尚未展开,反映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匮乏。由于现状分析能够提供腐败研究的基础资料,有利于明确现阶段的研究状况与水平,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增强腐败研究的深度和力度,因此在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收集国内学界对腐败研究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腐败研究的特点,客观描述腐败研究的存在问题,就成为进一步深化腐败研究的重要任务。 可见我国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腐败。 (一)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 1、政治方面 (1)用人的腐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唯钱不唯贤现象日趋严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求是》①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要深入政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不仅要继续整治拉票行为,还要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在秦始皇时,就有纳栗一千石,拜爵一级的记录,延续到晚清时期,更是公开卖官,明码标价,认钱不认人,且花样繁多。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2)官黑勾结。近些年来,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各地特别是一些沿海省份迅速资深蔓延、日益上升。而此种性质犯罪呈现出一个明显不同于国外黑社会犯

① 李宝善:《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 2011年第20期 。 - 5 -

罪的特征,即与腐败联姻,相互勾结,在其腐败滋养和权力的庇护下“发展壮大”,并与腐败在犯罪的道路上相互照应,齐进共退,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社会的发展。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 操纵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黑社会组织操纵腐败分子。黑社会组织为了使自己的犯罪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住腐败者的身心乃至仕途发展,迫使其心甘情愿为其所用。另一种是腐败分子操纵黑社会组织。有的腐败分子暗中培植黑势力,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之取得合法的身份和地位,进而使之成为自己的“御用工具”,为自己的仕途清除障碍,带来滚滚财源。 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与当地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关系就是例证。刘涌在“轰倒”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后,将目标锁定市长慕绥新,第一次与之交往,他用10万美金“套牢”了慕绥新,此后慕绥新便“尽职尽责”为刘涌的黑社会组织服务,为该组织的“茁壮成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雇佣型。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形:一是黑社会性质组织雇佣腐败者,利用腐败者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达到独霸一方的目的。浙江省仙居县的郭君明、王焕春黑社会组织,为了使自己开办的煤气公司垄断仙居县煤气市场,向县城建局分管煤气经营的副局长顾金达、县物价局局长朱永跃、物价局价格科副科长王国聪3人行贿15万元,很快便实现了独霸仙居煤气市场的梦想。另一种是腐败分子雇佣黑社会性质组织,采取暴力手段消灭自己仕途上的对手,以达到自己谋官、夺官、保官等罪恶目的。原江西省安义县县长陈锦云就是一例,他为了当上县委书记,重金雇用陈家友等当地黑恶势力用汽车将时任安义县县委书记的胡次乾撞伤,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县委书记。之后,陈锦云又指示黑恶势力将“眼中钉”——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万先勇杀成重伤,事情最终败露,陈锦云被判处死缓。 一体型。表现为有的腐败分子本身就是黑社会组织的老大,他们权倾一方,不但贪污受贿敛聚钱财,心中还充满了控制和征服他人的欲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白道黑道通吃,信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条。吉林省长春市的黑社会头目梁旭东的公开身份是长春市公安局干警,他曾扬言自己有“三把刀“:第一把刀,我是警察,谁敢不怕我;第二把刀,我是黑社会,谁敢不服我;第三把刀,我有关系网,上面有 - 6 -

人罩着我,谁能把我怎么样。 亲情型。主要表现为一些身居领导岗位的腐败分子徇私枉法、徇情舞弊,为在黑社会组织内的亲属子女掩盖罪行、通风报信、说情乃至暗中支持其犯罪。 (3)司法腐败①。所谓的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为了谋取或保持不正当的私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利用司法职权从事非法行为。司法腐败是最严重腐败,它切断了人民权利与自由受侵犯时的权威,摧毁了人民对于法律的信赖,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徇权枉法,办权力案。二是徇情枉法,办关系案。三是徇利枉法,办金钱案。 2.经济方面 (1)挥霍、贪污公款。职务消费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过度消费和个人消费问题,用公款吃喝玩乐送礼。鉴于中国大陆公款吃喝挥霍浪费每年超过3000亿人民币,已经成为一个及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5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虽然党政系统出台了一系列的禁令,相关部门对于公款消费尤其吃喝消费的规定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但是吃喝之风有日趋泛滥、蔓延趋势。 (2)受贿、索贿。收礼收钱已经成为现代政府部门办事的一种“潜规则”,不送礼再容易办的事也办不成,送了礼不该办的事也照样办。受贿索贿千万余元德州“财神爷”为儿子疯狂搂钱,在法院认定王德才受贿的涉案金额中,由县市区财政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机送他的现金、银行卡、购物卡等占了很大一部分。而据有关证人证言,此举是为已经得到的利益表示感谢,或为了搞好关系。渐渐的,王德才对钱财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收受送上门来的钱感到不满足了,开始有受贿转向索贿、贪污。 3.思想文化方面 文化领域污染严重。制黄贩黄、赌博、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现象公开化。执法队伍与从业人员相互勾结,互惠互利。 诚信缺失、道德败坏现象日趋严重。大多数的腐败者见利忘义、奢侈无度、

① 徐如明:《论如何遏制司法腐败》光明网 2011年12月7日 第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