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煤炭法》修订工作已经启动,这将对煤炭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全社会已经意识到,煤炭业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也必然会反映到《煤炭法》的法条修改中去。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成为煤炭业的行业准则,并且作为指导思想参与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关键词:煤炭法修改 可持续发展 策略
小二号宋体、加黑
小四号宋体 小四号宋体
用B5纸,页边距上空2.5cm 页边距下空2cm 页边距右空2cm 页边距左空2.5cm 小四号宋体,加黑 页眉:小五号楷体,加黑,居中 ABSTRACT "The Law of Coal" revised the work already to start, this future will develop to the coal profession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t present,the entire society already realized, the coal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s playing the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could not be substitu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thought also inevitably can reflect to the law revi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should become the coal industry profession criterion, and takes the guiding ideology participation coal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ntire process.
Key Words:Revise "The Law of Co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字体:Times New Roman, 加黑
字号:小二
字体:Times New Roman 字号:小四
字体:Times New Roman加黑 字号:小四 字体:Times New Roman
字号:小四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文献综述…………………………………………………………………1
引言……………………………………………………………………………2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煤炭法》修改中的运用 …………………3
1.1我国《煤炭法》修改的背景和内容 …………………………3 1.2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5 1.3《煤炭法》修改的可持续发展取向 …………………………………6 2.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障碍 ………………7
2.1煤炭行业极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8 2.2煤炭行业整体素质不高……………………………………………9 2.3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10 2.4煤炭资源日益匮乏………………………………………………11 3.促进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分析…………………………11
3.1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煤炭业的可持续发展………………………12 3.2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14 3.3强化矿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16 参考文献……………………………………………………………………20
致谢辞………………………………………………………………………21
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加黑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并如此缩进。 附录…………………………………………………………………………22
本页不加页码 页码: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
文献综述 …………………………………………………………………………………………………………………………………………………………………………………………………………………………………………………………………………………………………………………………………………………………………………………………………………………………………………………………………………………………………………………………………………………………………………………………
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
正文:①汉字:小四号宋体;②英文、数字用新罗马Times New Roman12;③行距:1.5倍行距
注: ---(内容: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成果介绍、评价,字数1000字左右)
起始页号1,从文献综述至附录页码连续 引 言 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炭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炭资源被浪费。累计煤矿采空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采空塌陷经济损失达500个亿;安全事故频发更是触目惊心。对9年前出台的《煤炭法》进行修改,势在必行。2005年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煤炭法》的修订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将在即日起至今年10月15日之间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这是我国现行《煤炭法》实施9年后的首次修改。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煤炭法》修改中的运用 1.1我国《煤炭法》修改的背景和内容 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颁布了百余部与煤炭相关的法律、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煤炭部主持起草并于1996年8月29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该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法实施九年来,对完善我国煤炭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此外,国务院及其各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各地方也相应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可以说,到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资源法律体系。 1.1.1煤炭行业的行业特征 煤炭行业极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经过1998-2000年的关井压产和结构调整,我国目前仍有各类煤炭3万多处。世界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炭企业,都以经营规模大、经济实力强的大集团和大公司为主。1996年,美国产煤9、58亿吨,其中4家大公司产量3、49亿吨,占36%;俄罗斯产煤2、55亿吨,其中1家大公司产量2、43亿吨,占95%;印度产煤3、08亿吨,其中1家大公司产量2、37亿吨,占77%。2000年末统计,我国产煤9、5亿吨,而产量最大的大同煤矿集团仅3500万吨,所占比例仅为3、7%,我国4万多个煤矿的平均产量只有2、6万吨左右。在美国等工业国家,市场集中度小于40%的产业往往被视为分散型产业,而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为约10%。
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小四号黑体、加黑、靠左顶格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四号黑体、加黑、居中
正文:①汉字:小四号宋体;②英文、数字用新罗马Times New Roman12;③行距:1.5倍行距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 ①由此可见,我国煤炭产业是一种分散型产业,没有一家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一家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煤炭部主持起草并于1996年8月29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该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法实施九年来,对完善我国煤炭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此外,国务院及其各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各地方也相应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可以说,到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资源法律体系。
①吴载德:《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出版社……年版,第……页。
注释:采用脚注方式。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置于标点符号外;在当页最下方以脚注方式按标号顺序说明文献出处。 注意:脚注采用每页重新编号格式,自动插入。
注意:脚注采用每页重新编号格式,自动插入。字号:小五号宋体,格式附后,见第6页 参考文献 ………………………… [2] Carliene Brenner. Bio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Lessons from Maize. OECD Observer.1991.9. [3] Convention on the Grant of European Patents (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 http://db1.european-patent-office.org/legal/epc/e/ar52.html,2006-12-27. [4] 王曦,杨兴.论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J].法学论坛,2005,(1). …… [29] 盖多·卡拉布雷西,菲利谱·伯比特著.徐品飞,张玉华,肖逸尔译.悲剧性选择:对稀缺资源进行悲剧性分配时社会所遭遇到的冲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0] 龚卫,黄保勇.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民间文学保护研究的新进展[A].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31]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EB/OL]. http://www.bozhounet.cn/sannong/7/10/20061026/071621.shtml,2006-12-27.
格式附后,见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