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启示

当代启示

《共产党宣言》对当代的启示
□ 谭矛盾(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重庆 400052)
【摘要】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宣言》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理解经济全球化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宣言》
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当代;启示
一、《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框架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
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1847年11月共
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马克
思、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并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
月,《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主要有如下内容: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原理,
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
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的特性作了科学的分析,
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总结了人类历史
上阶级斗争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论述了党的策略原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强调了无产
阶级国际团结的重要性。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系统的阐述,是世
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纲领。它的发表,为后来的包括第一国际在内的全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二,《共产党宣言》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必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理论从不保守,从不僵化,而是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
断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创立
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后的理论创新和丰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的鲜明特征和宝贵品格,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奥秘和无限广阔的前景,启示和激励
我们在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同时,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创新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
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就是随着历史的发
展而发展、具有不同时代内容的理论思维。《宣言》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自19世纪
40年代问世以来,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发展和完善它的原理和精神,他们始终以客观事实
为依据,严格地审视自己做出的各种论断,坚持正确的,纠正错误的,放弃过时的,完善不
足的,增添新鲜的,保持了《宣言》的生机和活力,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锐意创新的胸襟和
气概。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宣言》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马克思
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发展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
坚持,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立足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坚持以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
新阶段。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
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继续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根据实践的进
展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为新的实践提供新
的理论指导,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三、《共产党宣言》在当代的价值1、透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向联合的现实运动过程。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他们所使
用的“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等概念却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同质的内
涵。而且,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进程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启
迪意义。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的特征虽然
在今天表现得更加充分和明显,但早在150多年前就已经初露端倪,并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及
时洞察。世界市场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浮出水面的主要标志,世界市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指出正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认清这一
趋势及其内在必然性,有利于我们更加
坚定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联系的过程中,寻找机
遇,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为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
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由资产阶级启动并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快速发展和不停变革的特征,为
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国
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队伍变动
不安的时代特征及其背后动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
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
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产关
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