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式大棚香椿高效栽培技术 香椿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楝科香椿属,为我 国独有树种。主要的栽培品种有红香椿、褐香椿, 红芽绿香椿和红叶香椿。香椿是优质的木本蔬菜, 嫩叶和嫩芽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深受群众喜爱。 香椿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上市,而 大棚密植栽培,元旦春节即可上市,一直供应到清 明,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很高。 香椿对气候条件的适应幅度很大,而对土壤的 适应性更强,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性土及轻 度盐碱土上都能正常生长。 1 备苗 香椿大棚的大小是根据育苗的多少而定,香椿 大棚的面积较小,一般为200~300 m2。大棚面积 与育苗地的面积通常是l:10。 1.1种子育苗 1.1.1选种。香椿品种对香椿芽产量的高低,品质 的好坏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种源的问题,目前在生 产中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香椿的种子有膜质的 长翅,表面附有薄层腊质,呈现褐色或棕色,每市 斤6.5万粒左右,种子从成熟到失去生命力一般为 7~8个月,所以在育苗时一定要选用种仁饱满、 无杂质、无霉变、无病虫危害、新鲜发芽率高的种 子,不能用陈种子。 1.1.2浸种。将种子慢慢地倒入3O℃~4O℃的温 水中,种、水比为1:2,同时用木棒不断搅拌, 使种子均匀受热,待水温降至室温为止,将其放在 温暖的地方,盖上保温被,浸泡一昼夜。 1.1.3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按1:2的比例 与湿沙混合均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 为宜。将混合好的种子装在湿袋中,放在温暖、背 风向阳的地方催芽,一般在大棚中催芽比较方便, 而且效果也比较好。如果大棚还没有建好,也可在 屋前向阳背风处挖深40 cm,宽1.2 m,长度以种 子的数量而定的催芽床,均匀地摊在上面,厚3 em, 床上盖塑料薄膜,四周压实,夜问加盖草苫。催芽 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要求白天的温度不 高于28℃,夜间的温度不低于8℃,白天以20℃ ~2 5℃,夜间以10℃~15℃为最好。相对湿度 在75%以上。5~6 d种子即可露白,当露白的种子 数量占整个种子数量的3O%时,即可下地播种。 1.1.4整地。香椿育苗地要选择高燥、通风、无遮 阴、有排灌条件,肥沃的地块。整地前要施足底肥 (圈肥亩施2 500~5 000 kg)然后,深翻整平,做 1.2 m宽的畦,长不限,浇足底水,墒情适宜后进 行划锄,松土。 1.1.5播种。适宜香椿种子发芽的温度是13℃, 唐山地区可在3月下旬进行拱棚或地膜覆盖育苗, 4月上旬进行露地直播育苗,也可利用大棚进行育 苗,时间更早些。香椿种子顶土能力弱,播种不宜 过深。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可按30~35 cm的行 距在畦内划2~3 cm深的小沟,将催好芽的种子 连同湿沙均匀播入沟内,亩用种量2~3 kg,播种 后用70%的多菌灵1 000倍液喷洒1遍,然后,再 覆土盖膜以防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在干旱和缺水的 地区,也可以水种“抱包”,待出苗前及时将土搂 平,如果利用大棚,拱棚和地膜育苗移栽,可将种 子连同湿沙均匀撒在畦内,覆细土1.0~1.5 cm, 然后盖膜,亩用种量5~7.5 。 1.1.6前期管理。播种后7 d左右开始出苗,半月 时间可出齐,此时要及时揭地膜或划孔,以利幼苗 出土。苗齐后,可用细眼壶洒水,当苗高5~7 cm 时可浇1次小水,并及时松土锄草,在出土后,1 月之内,要严格控制大水漫灌。5月下旬至6月上 旬,当苗高10 cm时,可进行灌水并间苗和移栽, 亩苗数掌握在0.6万一0.8万株。 1.1.7中后期管理。此期是培育优质、壮苗的关键 开花期每个阶段保证浇水l~2次,基本10d左右 浇水1次,有富余水时给予浅水层管理。 1.8揭膜。如果天气干旱地膜稻可以不揭膜。 1.9病虫害防治。铺膜前用丁草胺乳油每亩250 ml兑水4O 进行封闭除草,用辛硫磷乳油喷雾防 地下害虫。采用多菌灵浸种,孕穗期灌浆期喷施三 环唑2次。喷磷酸二氢钾防稻瘟病,促早熟。 2存在问题与建议 目前优质水稻规范化栽培过程中存在三个问 ・14・ 题,一是优种更新问题,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富源 4、五优一、秋光、通系103已经持续几年,纯度 较差,抗逆性减弱,需要更新一批新优种水稻。二 是栽培上密度偏大,全县水稻平均行距24~26 cm,穴距12 cm,容易倒伏。秧盘育苗每盘催芽种 子很多农户超过80 g,造成秧苗细弱,分蘖苗少。 三是施肥方面,很多农户还是轻视底肥,偏重追 肥,造成倒伏和空秕率提高,影响产量。 068350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牧局 张淑成 时期,既要猛促以增加有机物质的形成,又要猛控 以防止徒长,增加苗体的有效积累。6月中旬苗子 进入速生期,管理上肥水一定跟上,可分期亩追施 尿素5O 、磷酸二铵30 kg,并视天气情况及时浇 水。从7月中、下旬开始喷洒PP333控制幼苗徒 长,每隔20 d喷1次,浓度掌握在400~2 000倍。 实践证明香椿喷洒PP333是控制徒长、提早封顶、 增加有效积累、培育矮化壮苗、提高大棚密植及产 量的最有效措施。到8月中、下旬,苗子生长旺 盛,整个群体容易出现内膛郁闭,采取疏叶的方 法,先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然后,再疏除~部分复 叶,目的是解决内膛的通风透光。在疏除叶片时不 要弄伤茎部。 1.1.8病虫害防治。香椿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的立枯 病、猝倒病,中后期的白粉病、叶锈病,虫害主要 有:黄刺蛾、绿刺蛾、秋毛虫、红蜘蛛等。对立枯 病可喷用40%的多菌灵400倍液防治。叶锈病、白 粉病可喷用15%的粉锈宁600~800倍液防治,害 虫可喷用50%的辛硫磷1 000倍液防治。 1.2再生苗的培育。在香椿大棚中,已经种过的 苗,第二年春天移到大田中,再培育壮苗叫再生育 苗。再生育苗,通常在清明以后,当气温稳定在 14℃以上时,露地香椿芽陆续上市,大棚香椿经 济效益已经变得很低时,就可以将大棚中的芽苗移 出大棚,栽入大田重新培育壮苗,再生育苗的中后 期管理和种子育苗基本一致,管理中不同的主要有 以下几点:①芽苗出棚前,要对大棚加强放风,降 低棚温,使芽苗得到锻炼以适应外界大田环境。② 再生苗栽培的密度一般是行距50 cm,株距20 cm, 每亩种植6 000~7 000株。③移栽后要及时浇水, 并进行剪干,留干高度一般在地上5~10 cm。④ 出苗后要及时抹芽,每个干上只选留一个壮芽,以 便培育壮田。 l_3 买苗。为了减少育苗环节也可以直接买苗。 但在选苗时一定要保证苗子的质量,通常对苗子质 量的要求是:①高度要60—150cm,茎粗l~2cm, 木质化程度要高,太嫩和太绿不行。②茎的中上部 节问要短,顶芽和顶芽各邻近的侧芽要饱满。③根 系要完整且发达,其根茎要明显粗于茎部。 2大棚密植栽培 11月上旬,在大棚内已经施足底肥、深翻整 平的基础上,整南北畦,宽1.5~1.8 m,然后,将 备好的苗木,分级按南矮北高的形势,将苗子一株 株高密度的栽植在畦内,理顺好根系,使其充分伸 展,然后填土、浇水。要尽量增加单位面积的棵 数, 提高产量。当年生苗子密度为150—200株 /m ,二年生苗密度为80~100株/m 。 3棚内管理 3.1 香椿进棚后,为了打破休眠,先用赤霉素 5 000 mg/kg或三十烷醇1 000 mg/kg喷洒苗木,以 便使苗木提早萌芽,提高苗木发芽的整齐度。 3,2科学的放风调温,使棚内温度逐渐提高。10 d 后使棚内温度白天26℃~30℃,夜间12℃~14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16 d苗木可发芽,26 d 左右可采收上市。如果管理不好,不仅香椿芽不能 及早上市,而且会损伤苗木。 3.3 苗木入棚后,不仅要注意浇水,而且要经常 用20℃左右的温水喷洒植株,使棚内湿度保持在 8O%~95%,从而促进苗木及早发芽。 3.4增施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结合浇水 追施尿素或复合肥2~3次,每次每亩用尿素50 ,或复合肥40 。为了提高肥效,结合浇水每 10~15 d喷施叶面肥1次,施用的主要叶面肥有 尿素、二铵、绿宝、磷酸二氢钾。 4采收 苗木入棚25 d左右,当顶芽长到20—25 cm 长时,开始第1次采收,采收时,将芽子从基部 掰下,捆成小把,每把半斤左右,先用塑料袋装好 然后再放入箱内,这样就可上市了。如果采收后来 不及 市,可将箱口打开,放在1℃~5℃的湿润 阴暗处,作短期保存,防止椿芽发热掉叶。 顶芽采收后,加强肥水管理侧芽就长出来了。 采收是多次进行的,一般2~3 d就采收1次,直 到苗木出棚为止。 由于苗木壮弱的差异,管理技术水平的差异, 大棚香椿密植栽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差较大,好 的大棚,亩产可达万斤以上,亩效益可达十几万 元。管理差的大棚,不仅产量低而且效益差,但总 的来说大棚香椿亩产量一般在2 500~3 000 kg,亩 效益为6万~7万元。 5大棚香椿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大棚香椿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生产致富的好 门路,但在推广时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要随着 市场的需要逐步发展。因为香椿是一种调昧菜,而 不是大宗蔬菜,社会用量较少,如果一下子发展太 多就会造成市场过剩,造成伤农害农。 5.2大棚香椿高效益栽培技术,由于技术性高, 投资大,往往使人们望而生畏不敢去搞。但一旦搞 起来了,却又不愿不搞,对此,可以采取先小搞后 大搞,逐渐扩大的办法。 066600 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 马振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