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新型镍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一种新型镍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第24卷第4期2006年7月石化技术与应用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ApplicationVol. 24 No. 4

July 2006

研究与开发【272一274 )一种新型镍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梁顺琴,常晓听,吕龙刚,孙利民(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硫、抗胶质镍系加氢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对裂解C,馏分、裂解C,馏分、C4馏分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人口温度为30 - 35 `C,空速为1.5 -2.0 h-',反应压力为2.8 MPa,V(H,)/V(C,)为400的1艺条件下加氢,可使裂解C,馏分的澳价[m (Brz )/二(C,馏分)I由1.387下降为0.122 -0.158;在反应器人口温度为20 - 25 9C,总空速为5. 0 h'',反应压力为1.3一1.5MPa,n(H2)/n(裂解C,)为0.59的工艺条件下,对双烯烃及炔烃质量分数为35.0%一45.0%且单烯烃质量分数为30.0%-40.0%的轻质C,馏分加氢,二烯烃加氢转化率可达100%,单烯烃加氢转化率为95%以上;在反应器人口温度为30 `C,空速为3.0 -4.0 h-',反应压力为3. 0 MPa, V(H2) /V(C4)为200的工艺条件下对总烯烃质量分数为10.35%一12.38%的C4馏分加氢,烯烃100%转化为烷烃。 关扭词:催化剂;加氢;镍系;裂解C,;裂解C,;裂解q 中图分类号:TQ 42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 - 0045 (2006) 04 - 0272 - 03

乙烯裂解馏分中常含有无机硫及胶质,加氢时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和失活。另外,对C,等较重裂解馏分,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加氢,加氢深度不够;采用钥一镍、钻一铂催化剂加氢,加氢温度太高,导致严重结焦。为此开发了一种抗硫、抗胶质并具有较高加氢活性的新型镍系催化剂,应用于中低裂解馏分的加氢。裂解C,馏分是乙烯裂解的副产物,产量约为乙烯裂解产物总量的10%-20%。裂解C,馏分组成复杂,活性组分较多,目前的利用方法是先将混合C,馏分催化聚合为石油树脂,剩余部分进行蒸馏,从中获得不同牌号的芳烃溶剂油。但采用此法生产的溶剂油颜色较深,经济价值不高。将聚合一蒸馏溶剂油催化加氢,可获得水白色加氢油,用作溶剂油或汽油掺合油。乙烯裂解还副产大量C,馏分,加氢后可作为优质乙烯裂解原料和聚苯乙烯的发泡剂使用。C,馏分加氢采用传统的2段加氢工艺〔’〕,一段采用Pd/A120,催化剂,使二烯烃及部分单烯烃加氢饱和;二段采用Co一Mo/A12仇催化剂,使单烯烃加氢饱和。显然2段加氢工艺的经济性较差,而采用镍系催化剂加氢,可将C,馏分一步加氢转化为所需的烷烃,对C,馏分的利用具有现实意义。C4馏分的产量通常为乙烯

裂解产物的10%一20%,其中富含正丁烯、异丁烯、正丁烷和1,3一丁二烯。先从中分离出1,3 -丁二烯和异丁烯,然后对剩余部分加氢,生产C4烷烃。这种烷烃既可作为优质乙烯原料〔2-4〕使用,也可将其中的异丁烷分离,获得正丁烷,进而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醉。高镍含量Ni/A1203-Si02加氢催化剂特别适合C4馏分的加氢使用。

1实验部分1.1催化荆的制备与还原 配制具有一定浓度的镍活性组分溶液。选择合适的沉淀剂、温度及pH值,先使载体与溶液中的镍共沉淀,然后进行陈化、干燥、成型和焙烧,制得主要性质如表1所示的黑色圆柱状催化剂。

项目活性组分载体堆密度/(8

衰1催化荆的主要物化性质一参数}顾目一”.1.-参数

Ni 从03一Si02・ML一勺0.60一0.80

比表面积/(扩・8一勺150一180容/(‘・9一‘)可几孔直径/nm0.29 -0.40

收稿日期:2005-11 -29;修回日期:2006 -03 -26作者筒介:梁顺琴(1965-),女,甘肃皋兰人,高级工程师,硕士。已发表论文6篇.申请专利5项。第4期梁顺琴等.一种新型镍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273・

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以NiO形式存在,须用氢气将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还原为Ni,催化剂才会具有活性。在催化剂装填量为0.8 g,载气流速为50 mL/min,载气中氢气体积分数为10%,起始温度为室温,升温速率为2 'C/min的条件下,程序升温还原(TPR)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化还原温度为300一455℃。1.2催化剂的孔结构 采用布朗诺尔一埃米特一泰勒(BET)方法对所制备的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加氢催化剂试样的平均孔径为6. 01 nm,孔体积为0. 27 mUg,小于4 nm的孔占15.1%,4一8 n的孔占72.7%,大于8 nm的孔占12.2%.1.3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选用300 mL绝热床液相加氢装置评价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器床层做了特殊保温处理,反应器内外温差低于1CC。催化剂的装填量为100 mL,用200 mL直径为2一3 mm的刚玉球进行等比例稀释。 在预定压力下,使氢气从反应系统中通过,同时升温。当反应器人口温度升至预定值后,用柱塞泵将原料油的压力增加至反应压力,与定压后的氢气混合后进人加氢反应器。反应产物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气体经计量后放空,液体进人产品储罐。瞬间取样分析产品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使用新开发的镍系催化剂使裂解C,加氢,即使反应器人口温度低至30-35 9C,也可引发加氢反应。实验过程中,加氢产品的碘值和双烯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经过600 h的较长周期运行,催化剂活性未明显下降,说明该催化剂对胶质和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衰2琪解C,饭分加纽工艺条件及加红产晶性能空速/人口温度/h一I℃绝热沮升/

℃加氛产品性能

澳价双始值爪计运转

时间/b犯200咖朗

||『0

868785105

2结果与讨论2.1裂解C,馏分加级2.1.1原料性质 裂解C,馏分原料,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提供,外观呈黄色,密度为0.93岁mL,澳价[m(Br2)/m(C,馏分)]为1.387,双烯值[。(12)/。(C,馏分)〕为0.182,馏程145-187 `C,胶质质量浓度4.70岁L,总硫质量分数148 x 10一‘,游离硫质量分数12 x 10一‘。2.1.2加氮条件及产品性能 加氢压力为2. 8 MPa, V( H, )/V(裂解Cv)为400,其他条件及加氢产品(均为水白色)性能如表2所示。在加氢反应的前400 h,加氢原料由3份(质量)裂解C,和1份加氢产品组成,后200 h按。(裂解C9) /m(加氢产品)为2:1稀释。

2.2裂解C,馏分加氮2.2.1原料组成 双烯烃及炔烃质量分数为35.0%一45.0%,单烯烃质量分数为30.0%一40.0%,烷烃质量分数为25. 0%一35. 0%,其他组分质量分数为0.1% ̄2.0%。2.2.2工艺条件与加氮结果 进口温度为室温(20一25 9C ),总空速为5. 0 h一‘,n(H,)/n(戊烷+裂解C,)为0.59,反应压力为1.3一1. 5 MPa, C,原料用戊烷稀释,戊烷/裂解C,质量比为6,加氢实验总运转时间为500 h。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出口温度约为70 `C,催化剂活性稳定,二烯烃加氢转化率基本保持在100%,单烯烃加氢转化率大于95%。2.3轻C。原料加氮2.3.1原料组成 轻C,馏分的组成如表3所示。

衰3轻C4侧分中各组分的质f分傲%组分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丁烯1一丁烯。.川一2一丁始cis - 2一丁烯总始烃

原料1原料238.9650.691.291.394.173.5010.35

06”:35

95070728.38

0.0.28580.0.9.2.12

2.3.2空速对加氮反应的影响在反应器人口温度为30 cC,V(H2)/V(CI)・274・石化技术与应用第24卷为200,反应压力为3. 0 MPa的工艺条件下,空速对原料1加氢反应的影响如表4所示。能优于把系催化剂。

b.该催化剂适合于裂解C4及C,馏分的深

衰4空油对轻C‘妞分加红的形晌度加氢反应使用。

空速A一’加里产品组成/% 二(乙烷)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c.该催化剂抗胶质及抗硫性能较好,适合于裂解C,馏分加氢使用。0.350.530.21

1.4325.1673.8923.95

74.41

参考文献:

[1]Brown Scott H,Tin一Tack Peter Cheng. Hydrogenationand processes therewith[ Pl.U S, US 2 001 001 805.catalysts

2001.

由表4可以看出,当空速为3.0一4. 0 h一’时,C4馏分中的烯烃几乎100%转化为烷烃,加氢产品中烯烃的质量分数达到小于0.5%指标要求。催化剂运转400 h后将加氢原料由1改为2,烯烃转化率可达到催化剂活性初期水平。

[2〕李明辉.碳四烃的综合利用【J].石油化工,2003,32(9); 808一814.[3〕李维彬,郭立艳,杨世成,等.炼油厂C,馏分加氢生产优质 燕汽裂解料的研究【Jl.石抽炼制与化工,2002,33(4) :21- 24.[4〕田鹅程,屈锦华,戴立顺,等.C4始烃加氢生产乙始料的研究 [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4,22(5) :334一336.

3结论 a.研制的加氢催化剂镍含量高,催化活性较高,在人口温度略高于室温(20 -25 9C)的条件下加氢反应就可启动,特别适合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聚合结焦的物料加氢反应使用。应用于单烯烃深度加氢及双烯烃加氢工艺时,加氢温度低,加氢转化率高,对硫、胶质等杂质的抵抗能力高,性

相关文献链接:[1〕杨建明,吕剑.非晶合金镍系催化荆研究进展【J].工业催 化,2000,8(5) :18一24.[2〕杨霞,程玉春,尹长学,等.新型镶系液相加宝催化荆[J]. 石油化工,2004,33(3):231一235.[3〕宗成中,王春芙.不同催化剂陈化方式下镶系顺丁橡胶相对 分子质量的调节【J].石油技术与应用,2003,21(1):17一19.

.简讯.新型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LY一 经过2年技术攻关和工业应用试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出新型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LY - 9801 D。该院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制裂解汽油一、二段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先后有LY一7051,7701,7901,8601,8602,9301,9302,8602 C,9702,9801,9802等多个牌号催化剂投人工业应用,国内市场份额为80%以上。新开发的LY - 9801 D催化剂用于裂解汽油一段加氢除双烯烃,其孔径、孔分布、活性组分与助剂的配比等对裂解汽油加氢更有利,比表面积、吸水率、活性组分及助剂含量等指标均优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