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有效发展
一、国际贸易融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总量开放度不断提
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出
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既是我国
金融深化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推
动了我国的贸易进一步深化。然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
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并不对称,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
化水平较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较慢,开放水平较低,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贸发展。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情况
1.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受阻的原因。一是企业的
认识不到位,我国新一轮汇率改革才刚刚起步,在汇改之前,
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贸易金融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中小企
业尚不会以金融手段为贸易避险;二是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
缺乏,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
忽视对进口方资信的调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三
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
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
金,甚至挪做他用。四是银行内部问题,各大银行虽然都有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但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观念、
体制、流程、产品和人员还不适应该项业务的迅速发展,特
别是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人员。
2.各层面都在大力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近几
年各家银行都加快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的拓展力度。中
国银行2009年底的贸易融资余额约为240亿美元,占市场
份额的35%左右,其出口双保理业务量超21亿美元,居全
球首位,旨在建设国际一流银行,行先后获得海内外权威媒
体评选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最佳国际业务”、“最
佳贸易融资银行”等奖项;建设银行连续两年获得了《环球
金融》杂志颁发的“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标志着建行在
贸易融资产品创新、服务技术和风险控制走在了同业的前列。
国家越来越重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针对日益严峻的对外
贸易形势,2009年的“金融国九条”明确指出“改进外汇管
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
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畸形发展。基于其广泛用途,国
际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争相发展的业务。但是,我
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投资依旧占主导地位,即房地产行业。
房地产行业的高回报导致了很多畸形的金融现象,特别是资
金的投资预期回报率与房价的涨幅挂钩度越来越高,经营环
境的恶化导致资金逐步由实体经济流入房地产市场。大多数
企业和个人都在固定资产上过度投资,且其资金来源越来越
依赖银行融资,甚至民间融资。一些地方的金融环境过于宽
松,以温州为例,温州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国内一直名列前茅,
过去的几年里,国际贸易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途径让大
量的贸易流通型企业获得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大量资
金和额度,帮助温州的许多贸易型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一家不到1000万注册资本的公司可以拿到近3个亿的额度,
且全部为担保方式。只要有足够的贸易业务的支撑,就可以
拿到相应的融资需求,这就是国际贸易融资能够突破企业自
身限制的一个有利条件。也就是基于此,大量的企业不惜一
切代价做大流量,做大贸易量。
三、银行如何有效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1.加强风险的防控能力。
(1)适应业务定位的变化,树立科学的风险经营与管理理
念。一是针对国际贸易金融发展规划中的行业定位、客户定
位及产品定位,明确和细化业务准入标准,通过市场细分,
有选择地介入重点行业和目标客户,使风险的控制目标不受
经营风险区间的变化而有所降低。二是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
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将评审工作的重心从风险识别
逐步向风险评价过渡。三是加强与市场对接,建立有效的市
场调研与沟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授
信政策和调整评审标准,合理引导营销取向。此外,不断提
高专评审人员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进而
逐步形成“专家型”评审。
(2)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加强与同业的广泛交流,通过
借鉴先进的风险理念及操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提升风险
管控能力和水平。
(3)加强贷后管理。建立风险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市
场的监控。对大宗商品价格、行业景气度等保持及时跟踪。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首先,针对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较强的担
保方案。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
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
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
3.结合市场实际和客户需求。在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时,区分其目的是首要的。对于非融资需求的国际贸易融资
业务,银行承担的风险较低,理应优先发展。对于改善现金
流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根据企业的自身实力,并结合其
上下游客户的实力,进行选择性发展。
4.加快产品创新。分析交易链各环节融资需求和风险特
征,研发适应市场的贸易融资新产品。将贸易融资产品与结
算、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进行组合,为客户量身定做
“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5.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定期对操作、营销及管
理队伍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专业培训,促使基层人员主
动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操作、营销和管理
队伍,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