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摘要]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对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夯实国家粮食
安全基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
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粮食增产余地有限,我省综合
改革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刚性增长,居民对粮
食消费品质要求提高等,我省粮食供需、质量安全面临许多
新的情况。
一、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大粮食角度看,粮食安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方
方面面,而粮食生产、收购与储备、加工销售等三大环节是
重中之重,只有完善三大板块结构,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收储方面,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
国储、临储、地储等各级储备,花费高昂的收购费用、储存
费用利息、价格补差,只鼓励增产,没有考虑提质增效,致
使储粮“库满为患”,而市场流通新粮严重不足,且粮食品
种调剂失衡,进口大幅增加,难以适应国内供需结构变化的
新形势。
粮食加工销售方面,我省属粮食主销区,粮食加工行业
采购、加工、销售各环节成本高、利润率低、行业比较效益
差;粮食加工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
仓容与资金匮缺、产业链单一、精深加工不够、竞争意识不
强等问题;地方政府强调亩产效益,对属微利的粮食行业重
视不够,沟通渠道不畅,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靠不上边;
由于收储政策使市场粮源不畅,不能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同时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使粮食加工行业更是雪上加
霜,每年都有一些企业倒闭关门。
二、以市场为导向扶持粮食产业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
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
意义。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转型
发展提质增效,是构筑高层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迫切
要求和必然选择。为此粮食行业应依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充分支持民营粮食产业
发展,发挥其在保障我省粮食安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1、各级粮食部门要真正树立“大粮食安全观”理念,
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导向,把粮食生产直至
消费的全过程作为粮食工作的对象,服务好农民、粮食企业、
消费者,特别是服务好民营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2、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围绕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主线,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总体要求,积极
主动推进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引导
农户在非优势区域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
3、全省粮食行业以增加优质粮油供给为主攻方向,努
力走好特色粮食产业发展之路。我省围绕“发挥山西杂粮优
势”“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深入
研究,积极推动山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集中开发小杂粮,
在做优做特上下功夫,开发绿色优质粮油新产品,增加多元
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增强山西粮食产业竞争力。
抓住品牌带动,发挥杂粮纯优势,做强小米大产业,集中打
造“山西小米”品牌,以全省之力打造“绿色、营养、保健、
好吃”的优质山西小米,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成为全国
著名区域公共品牌。强化产业脱贫,山西贫困区与杂粮资源
富集区重合度高达70%,促进粮食发展资金与扶贫专项资金
融合,扶持贫困县的杂粮加工,助农增收脱贫。
4、支持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参与储备业务。地方储备粮
部分品种、部分计划的轮储、代储、代轮换、代加工可通过
竞争机制引进民营企业参与,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和仓
储难题、丰富粮源、增加效益,又可促进民营企业提高粮食
库存管理水平,减少损失,确保品质。如民营企业就近选择
仓库自己收粮,一年一度包轮换粮食,符合当地订单政策收
购的粮食,同样给予订单奖励。入库粮食符合储备标准,资
金视同储备粮由农发行给予贷款,企业支付保证金,库存由
储备粮公司管理,这样企业就能收购自己想要的粮源,储备
粮也不用愁拍卖问题,卖不起价,减少储备轮换价差,这是
能双赢的合作。
粮食安全是我们每个粮食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将一如
既往地发展壮大企业实力,承担好社会责任,为我省粮食安
全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