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_1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_1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 关于《 都市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问题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在飞速发展, 同时其内在的固有矛盾也如影相随。资本主义自身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缓解与克服这种内在的矛盾。从罗斯福新政到福特主义、凯恩斯主义, 不断地自我调整。进入1970年之后, 找到了新的途径————城市空间生产, 这一途径确实非常有效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但同时自身也有其局限性, 造成了人与城市的异化, 积累了很多问题。如人的精神困境、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生态环境恶化等, 这些问题很可能引发新的危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解决当代的困境与危机、反抗资本主义的革命焦点是城市空间的控制权即“城市权利”。超越资本主义未来的理想社会形态将完成于城市, 因此城市应当以不同于资本逻辑的新价值观来建设。

关键词:都市政治经济学; 城市问题; 资本主义危机; 城市空间; “城市权利”; “都市革命”; 马克思主义; Abstract:Capitalism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its birth, and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have followed. Capitalism has been looking for ways to alleviate and overcome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from Roosevelt's New Deal, Fordism, and Keynesianism, constantly adjusting itself. After 1970, capitalism found a new way, which is urban space production. This approach has indeed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ts own limitations, which has caused alien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city, and has accumulat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piritual dilemma of people, the lack of urban spatial justice,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These problems are likely to trigger new crises. Contemporary Western Marxi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focus of revolutionizing contemporary dilemmas and crises and rebelling against capitalism is the power to control urban space, which emphasizes “city rights”. The future ideal social form that transcends capitalism will be completed in the city,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should follow new values different from the logic of capital. Keyword:Capitalism Crisis; Urban Space; City Rights; Marxism;

在当代, 全球“超大都市”不断涌现, 城镇化浪潮也如火如荼, 人类居住分布日益趋于城市化。世界城市居民在2008年首次超过农村居民, 预计至2050年, 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70%。据统计, 至2016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已经过半, 达到57.35%, 城市已经成为人类主要的生活空间, 城市社会正在崛起。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城市从未像今天这样飞速地扩大为“超大都市”。列斐伏尔在1970年出版的《城市革命》一书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相互重叠与延续的时代, 即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城市时代。他用“城市时代”来称谓现在这一历史时期, 并认为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

那么, 城市飞速发展的内驱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 都市是现代性进展的成果, 同时, 现代性也是城市发展的内驱力。然而, 仅仅从这一方面来解释近几十年来全球城市的疯狂增长并不够。为此, 只有回到政治经济学的视野, 才能更为深入地说明人类历史的这一深刻转变。正是在这一视角上, 当代城市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共鸣, 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剖析当代城市, 才能更好地说明与抓住根本问题。可以说,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以往的文化批判转向了都市政治经济学批判, 这一批判是以“城市空间生产”为基础展开的。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 以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等人为代表的城市马克思主义者们, 延续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 把当代都市问题与资本积累直接因果关联。对此, 哈维明确指出:“肆虐的资本主义开发已经摧毁了传统城市, 过渡积累的资本不顾社会、环境和政治后果, 无休止蔓延的城市增长。城市成为永无止境地消化过渡积累资本的受害者。”[1]前言ix概言之, 城市问题的根本在于资本积累。因此, 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分析资本特性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运行逻辑, 才能理解都市的增长与城市问题。然而, 正如马克思所言, 哲学的任务不是解释世界, 而在于改变世界, 批判的最终目标就是寻找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城市学在这一方面的解决方案, 他们提出了“城市权利”与“都市革命”, 并力图构思与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城市日常生活。

    一、过度积累与空间修复:缓解资本主义危机的当代途径 我们知道, 资本的本质在于追求利润, 实现资本积累。过度积累一直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成为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根源, 周期性经济危机一直困扰资本主义。哈维直接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当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不断增加, 却无法得到盈利性的吸收时, 危机就发生了。”[2]换言之, “资本剩余”如何被盈利性地吸收与转换, 是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在资本主义的最初阶段,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在商品能够顺利流通与循环的前提下, 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升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来实现的。当资本积累过度, 剩余资本不能被有效吸收时, 资本主义就会寻找新的出路来缓解这一矛盾。资本就会转向哈维称之为的次级循环, 即投入到固定资本, 包括生产与消费的建筑环境, 如城市交通、住房等。“长期以来我一直坚持认为, 贯穿整个资本主义历史, 城市化从来都是吸收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力的关键手段。”[1]43固定资本的投入实际上是利用“时空上的转移”将资本积累寄托到未来的收益上。生产与消费的建筑环境投资较大, 单个资本家将资本转向次级循环是较为困难的, 所以常常是通过金融和国家机构及信用体系中的虚拟资本来完成的, 即凯恩斯主义——————福特主义。

但是, 通过未来时间的补救方法只能暂缓危机。固定资本投资也有自身矛盾, “为了克服空间障碍, 用时间消灭空间, 空间结构被创造出来, 但它们自身却成为进一步积累的障碍。”[3]具体而言, 最初的城市建筑吸收了大量的资本剩余, 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空间距离, 加速了资本的有效循环。也就是说, 通过改善交通环境, 加快商品的运输, 缩短了资本循环周期。然而, 城市环境建筑不但建筑周期长, 取得收益较慢, 而且作为固定资本具有周期性贬值的特征。城市建筑空间具有非流动性, 在某个特定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资本按照自身要求建筑了一个城市空间景观, 又不得不在特定时刻摧毁它。例如, 交通方式与商品形式的变化要求城市空间建筑重建。具体而言, 在发展中逐渐出现了汽运、火车、空运和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商品形式与性质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的商品适用不同的运输形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很多商品则无须运送。当主导性商品和运输方式变换时, 比如说信息产品替代实物产品成为主导商品时, 原有的城市交通与空间环境就不再有利于商品的流通。特定时刻城市建筑作为非流动性的固定资本, 面临的是要么破坏性重建带来价值丧失, 要么成为资本进一步积累的障碍。 纵观资本自身的发展史, 自1970年后, 资本主义进入到空前稳定的阶段。资本主义的丧钟在鸣响了150多年后, 反而进入了一个繁荣而稳定的时期, 对此, 如何进行解释呢?当代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认为, 自1970年后资本找到了新的路径即“城市空间生产”, “如果没有内在于地理扩展、空间重组和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资本主义很早以前就不能发挥其政治经济系统的功能了。”[4]在当代, 城市空间有效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哈维把此称为“空间修复 (the spatial fix) ”。他说:“我用它来描述资本主义要用地理扩张和地理重构来解决内部危机趋势的贪婪动力。我故意让它平行于‘技术修复’的说法。资本主义, 我们可以说, 沉迷于地理扩张, 如同它沉迷于技术变革和通过经济增长实现无穷扩张。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为了可能到来的危机, 一直以来没完没了地寻求空间修复的当代版本。”[5]虽然空间修复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资本剩余的问题, 但却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具体而言, 城市空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资本找到了新的增值途径, 并有效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