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论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论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学科型课程体系、模块化
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型课程体系和能力本位型课程体系四个模式。其中,以能力
本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和双
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应成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课程体系 能力本位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学科型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
体系、工作过程型课程体系和能力本位型课程体系四个模式。

1.学科型课程体系。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是以商务和英语学科为中心的课
程模式,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分学科设置课程,
并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安排教学,偏重理论而轻视实践。

2.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仔细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特征的
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模块化分解,并以此为基础
整合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体系一般将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
业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三大模块。

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采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方式。即根据涉外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体系和
能力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
发展要求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以涉外商务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构建与涉外商务工作过程一致的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完成模拟或真实的商
务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目的。

4.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以涉外
商务相关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涉外商务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具体实
施的项目。通过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解决涉外商务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
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强调以涉
外商务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通过项目解决的方式获取过程性知识。课程内容的
设计完全按涉外商务工作过程的真实环境进行,强调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理
解相关知识并掌握相关涉外商务职业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效果
学科型课程体系由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涉外商务专
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严重脱钩,严重影响了学生应用性技能和就业灵活性的发
展。
模块化课程体系相对于学科型课程体系而言,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
能力发展的培养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技
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概念,体现了涉外商务企业行业发展的一般要求,各门
课程虽然仍然分科设置,但教学内容已经开始向涉外商务行业需求转化,科学意
味大大降低;其次,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对教学方法的指导上,开始重视学生涉外
商务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并把它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来实施;最后,模块化课
程体系在教师资源的培养上,更加注重教师综合行业素质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明
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职业性指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涉外商务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培养学生,以
获得涉外商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学生毕业时完全具备
到涉外企业工作的基本技能,职业素养明显提高,受到企业的支持和欢迎。

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课程体系设计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在
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并将英语作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涉外商务行业要求贴切,实践性强,符合国家高职教育为国家培养生
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
1.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由于学科性质浓
厚,严重影响了专业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质量;模块化课程体系虽然具有层次灵活、
课程灵活的特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不统一、不协调
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全以涉外商务企业的工作要求为基础,
以涉外商务行业工作标准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达到了一致性,但是对学生综合
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和能力考核的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三者都应大力加强行业
调研,代之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设计具有职业针对性和实践性的
涉外商务活动项目,构建以涉外商务应用能力发展评价为标准的考核体系,培养
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英语沟通能力、充分了解企业商务需求的高端技
能型涉外商务人才。

2.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建设。形成性评价是由美国的教
育学家布卢姆(B.S.Bloom)应用于教学领域,指在教育活动中,即学生知识、
技能及态度的形成过程中检测学生的进步,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评价学
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最终通过反馈来调整教学以提高学生智力。与终结性评价相
比,它更积极、更温和、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研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这
对学生的终生职业生涯发展将产生无以估量的作用。在进行形成性考核时,我们
可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考核体系(TAFE),选择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
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
等方法进行项目考核,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自信、调整学习策略、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大大增强高职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学校应建立商务实训室、外贸流程实训室、外贸单证实训室等相关技能仿真实训
室。在考核中应尽量采用实际商务环境下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核方式。

3.以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
语专业中青年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高职院校当教师,具
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专业教师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能力严重欠缺的问
题,而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对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我们应
着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英语知识水平,同时又掌握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应
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首先,鼓励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咨
询、产品推广等活动,或将教师个人和学校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经济活动中,
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人事部门可以拓宽用人途径,从外资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
人员充实商务英语教师队伍。还可聘请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
与校内教学或进行专业讲座,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了解业界最新动态。

最后,从长期发展的目标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师终身教育培训
体系。综合利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教育资源,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统一的、
定期的、系统的培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技能和创新
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要勤.高职商务口语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9(7).

[2]吴寒.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
报,2011(6).

[3]王淙.商务英语专业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改革[J].译苑,2011(1).
[4]殷明.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践运用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5]张炜,惠兆阳.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体系变革之研究[J].海外英语,2010(20).
[6](英)Ellis&Johnson.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2.

[7](英)Hutchinson,Tom &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