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2期 2012年4月 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Vol_32 No.2 Apr.2012
麦草室温碱提取木质素、LCC级分程序分离
及其组成特性
GAO Ya 高雅,翟华敏 ,马朴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 采用酸化沉淀法程序分级分离室温麦草碱抽提液中木质素、木质素一碳水化合物复合体 (LCC),得到了pH值10.5、9.0和2.0三个级分。pH值l0.5级分得率较高,为l2.24%,该组分含 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是以水不溶性LCC为主。随着pH值的降低,级分中的木质素含量逐渐 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pH值9.0和2.0组分均是以木质素为主。pH值2.0级分中碳水 化合物含有较多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该级分中LCC组成与pH值l0.5和9.0级分LCC组成.-l- ̄g不同。抽提液中的 SiO2大部分沉淀在pH值l0.5和9.0级分中,pH值9.0级分中灰分质量分数高达13.29%。酸化沉淀程序分离法是一 种分级分离麦草碱抽提液中木质素、LCC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麦草;碱抽提;木质素;LCC;室温 中图分类号:TQ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2012)02—0097—05
The Fractionation and Composition Properties of Wheat Straw Lignin and
LCC Extracted by Alkaline Solu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GAO Ya,ZHAI Hua—min,MA Pu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 of Pulp and Pa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Acid 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fraction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kali extraction lignin and lignin—carbohydrate complexes(LCC)from wheat straw at ambient temperature.Three fractions of pH 10.5,pH 9.0 and pH 2.0 were obtained re— spectively.The yeild of pH 10.5 fraction was 12.24%.It consisted of and large amounts of carbohydrate which might be preci— pitated as water—insoluble LCC.The lignin content in the fractions reduced with the decreasing pH.pH 9.0 and pH 2.0 fractions mainly consisted of lignin.However,the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pH 2.0 frac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H 10.5 and pH 9.0 fractions.There are more arabinose and galactose in pH 2.0 fraction.SiO2 in the extracted liquor were almost precipita— ted into the pH 10.5 and pH 9.0 fractions.The ash content in pH 9.0 fraction was up to 13.29%.Acid precipitation method is a useful one for fractionation of the lignin and LCC from alkali extraction liquor. Key words:wheat straw;alkali extraction;lignin;LCC;ambient temperature
木质素在自然界极其丰富,在生物量上仅次于纤维素,且以每年200亿吨的速度再生。随着绿色能 源和化学品的兴起,具有天然芳环结构的木质素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潜力…。从制浆工业中产生的大
量碱木质素及自然界的原本木质素仍未找到符合生物炼制利用的方式。如何获得有代表性的木质素、 木质素一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试样,并理解其结构和性能,是科学利用木质素的首要问题。麦草是
重要的生物质原料,其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含有较多的酚羟基和碱不稳定结构,致使相当部分麦 草木质素在室温碱性条件下易溶出 J。同时麦草的木质素结构单元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酚酸结构,其
收稿日期:2011—05—23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732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524) 作者简介:高雅(1986一),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木质素化学 通讯作者:翟华敏,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制浆造纸生物炼制科学与技术的研究;E-mail:hzhai@njfu.edu.cn。
98 林产化学与工业 第32卷
LCC含量高 j。因此,室温下对麦草原料进行碱抽提,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温碱性条件引起麦草木
质素结构的化学变化,且具有较高的得率,使分离出的级分很大程度代表易溶的原本木质素及LCC的 特性 J。朱超宇曾利用溶剂一超滤的方法对麦草室温碱抽提液中的LCC进行有效分离 J,但该方法分
离复杂,不能大量获得样品。酸化沉淀法利用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可作为分离木质素的方 法 一 。本研究首先对麦草进行室温碱提取,接着用酸化沉淀法对提取液中木质素、LCC进行分级,然
后用pH值2.0的盐酸溶液洗去各沉淀级分中水溶性游离糖和酸溶木质素,最后对纯化的各级分进行
化学组成分析,旨在为研究麦草碱易溶木质素及LCC结构及特性提供有代表性的分级分离方法,为木
质素生物炼制利用打下基础。
1原料与方法
1.1 原料 麦草原料取自江苏高淳县杨麦4号(Triticum aestivum C.V.yang No.4),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麦草原料化学组成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heat straw %
1.2室温碱抽提液的制备 麦草原料经Willey磨磨成0.3-0.45 mm麦草粉,在充氮气及振荡的条件下,用1 mol/L NaOH溶液
在室温下提取48 h(液比1:8,kg:L),离心提取液(黑液),减压浓缩备用。 1.3程序分级纯化 碱提取液在快速、均匀搅拌下缓慢滴加2 mol/L HC1至黑液pH值为10.5,后置于65℃水浴中保 温30 min,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固形物1和上层液a;上层液a酸化至pH值9.0,离心分离,收集沉淀固
形物2和上层液b;上层液b酸化至pH值2.0,收集沉淀固形物3;用pH值2.0的HC1溶液洗涤3个 pH值条件下所得沉淀固形物1、2、3,直至洗涤液中糖及木质素含量为零。收集这3个沉淀级分,冷冻
干燥。 1.4化学分析 各级分的Klason木质素分析参照TAPPI T222 om一02测定,酸溶木质素参照TAPPI T 13 wd一74测 定,中性糖含量参照TAPPI T249cm一00测定,灰分含量参照TAPPI T21 1 om一02测定。洗涤液中的木质
素参照TAPPI T 13 wd一74测定,总糖含量采用苯酚一硫酸法 测定。
1.5 FT—IR分析 采用美国尼高力(Thermo Nicolet)公司的Avatar FT—IR 360测定,样品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处理,波数
范围在400 ̄4000 cm~。
2结果与讨论
2.1 木质素、LCC的分级纯化 经过离心分离后的固形物1、固形物2、固形物3这3个级分,需要进一步的纯化才能得到pH值
l0.5、9.0和2.0纯化级分。利用pH值2.0的HC1溶液对各级分进行洗涤、纯化,当多次纯化后的洗涤
液中木质素和木糖含量为0的时候即为洗涤终点 ,各级分纯化结果见图1。 由图1所示,洗涤液中木质素、木糖质量浓度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pH值9.0与pH
值2.0级分洗涤液中木质素下降趋势重合)。固形物经过一次洗涤后,3种级分洗涤液中木质素和木糖 含量仍很高,尤其是pH值10.5的级分,
较高的碱性条件下仍有犬量的木质素和单糖存在。随着pH值 第2期 高雅,等:麦草室温碱提取木质素、LCC级分程序分离及其组成特性 99
的降低,木质素和单糖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在pH值2.0的酸性条件下,一次洗涤液中也
含有一定量的木质素,这些木质素可能是在碱抽提过程中溶出的酸溶木质素,也有可能是低分子的可溶 性LCC。经过第二次洗涤后,无论是洗涤液中的木质素质量浓度,还是单糖质量浓度均迅速减少,说明
在第一、二次的洗涤过程中大部分的游离酸溶木质素和单糖均被洗出。容易发现,相对于木质素,木糖 更易被洗出,pH值9.0和pH值2.0级分仅需洗涤5次,其游离木糖质量浓度就接近为0,但其洗涤液
中的木质素需要洗涤10次后质量浓度才接近于0。pH值1O.5级分需要洗涤10次以后其木质素和木 糖质量浓度才能接近于0。一些酸溶木质素或水溶性LCC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 不能判断该3个级分是单纯的LCC还是LCC和木质素的混合物,各级分更确切的组成、木质素、LCC
特性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pH值pH value:一0—1O.5;一口一9.0;一△一2.0
图1洗涤次数对洗涤液中木质素(a)及木糖(b)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washing times on the lignin(a)and xyiose(b)contents in the washing liquor
2.2木质素、LCC级分得率和组成 2.2.1得率表2为分离纯化后各级分的得率(以麦草原料为基准)。从该表可以看出,pH值1O.5、
9.0和2.0各级分的得率分别为l2.24%、2.63%和4.87%,3种级分的得率有很大差异,合计得率为 19.74%。酸化沉淀法分离原理与超滤方法不同,它不依赖木质素分子流体力学体积进行分级,而是依
据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溶解度的不同进行分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者,在同
一pH值下溶解度较小,更易被析出 J。在pH值10.5下,碱抽提液中含有的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
木质素会被首先酸化沉淀出来,同时麦草碱抽提液中含有较多的LCC J,LCC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
较大的LCC在这个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大分子木质素和LCC可能是组成该级分的主要成分。pH值
2.0级分的得率高于pH值9.0的得率,则说明了碱抽提液中含有较多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木质素和
LCC,这也反映了麦草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低,碱易溶木质素含量高的特点。 2.2.2木质素表2所示为所得3种级分的木质素含量(对级分而言),3种级分中木质素的含量大不 相同。pH值1O.5级分其木质素含量与麦草原料类似(表1),总木质素质量分数为22.73%。而随着
pH值的降低,级分中木质素含量急剧上升,pH值9.0级分其总木质素质量分数为69.04%,pH值2.0 级分木质素质量分数则高达78.76%。麦草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小,LCC含量较高且易溶出的特点
应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pH值10.5下,大量的碱易溶木质素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仍具有溶解性而不会被沉淀出来,只有少量的大分子木质素会被沉淀到该级分中。随着pH值的降低, 这些在pH值l0.5下未被沉淀的木质素会被逐步沉淀下来,在pH值2.0级分中得到的木质素含量最
高则验证了麦草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低,且易碱溶出的特点_9』。同样,酸溶木质素为木质素中相对分
子质量较低的组分,表2中pH值2.0级分具有最高的酸溶木质素含量,也说明了该级分木质素相对分 子质量较低。pH值10.5级分也含有一定量的酸溶木质素,这说明酸化沉淀分离出的木质素其相对分
子质量具有一定的多分散性¨ 。
2.2.3 中性糖表2为各级分的中性糖含量(对级分),pH值l0.5总糖含量最高,随着pH值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