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山群岛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及开发研究
摘要:珠三角滨海旅游竞争激烈,旅游项目趋于雷同,而文化内涵是支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依靠文化的独特灵魂让川山群岛旅游崛起。
本文集中对川山群岛的文化展开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增强其可旅游性。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川山群岛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川山群岛;文化;挖掘;开发
一、川山群岛简介
川山群岛位于广东省江门地区台山市南部海域,由上川岛(157平方公里)、下川岛(98平方公里)、乌猪洲、漭洲、琵琶洲、五府洲、坪洲、围家岛、观鱼洲等组成,总面积达268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上川岛与下川岛,这个群岛的名称即来源于这两个岛屿。
川山群岛拥有海景、海岛、离岛、优美的树林植被、石景、海生物、古文物景观、宗教文化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川山群岛旅游具备相当规模,并闻名海内外。
然而,川山群岛在建设过程中较注重物质性资源的开发,对文化资源重视不足。
本文试图从川山群岛的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着手,对其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开发提出建议。
二、川山群岛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概述
笔者根据川山群岛文化内涵的实际情况,将其文化内涵分为八类,分别有:渔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贸易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南宋抗元文化、藏宝文化等。
其中海洋贸易文化、南宋抗元文化、藏宝文化极具川山群岛特色,能传递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
上川岛是广东珠江口西侧最大的海岛,是珠江口外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古代番舶往来中国南海海域的必经要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被称为“希望之地”、“贸易之岛”。
在西方史学家眼中,上川岛是中西海上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驿站。
葡萄人第一次登陆中国的领土就是上川岛,其后将其收复为贸易据点。
上川岛三洲港内一带更是中葡走私贸易的据点。
从文献记载看,当时中葡之间的贸易品相当广泛,有胡椒、香料、丝绸等,而瓷器一直是中葡贸易的大宗货品,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考古报告,上川岛的“花碗坪”就是外销瓷器的遗址,为研究正德至嘉靖时期景德镇民窑以及明代外销瓷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2],是中葡在明代正德年间已在上川岛建立私定贸易关系最直接、最原始的证据,证明了上川岛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宗教信仰文化。
渔民出海捕鱼,祈求得到上天神仙的保佑,风调雨顺。
上川岛的乐山大佛、十八罗汉洞、八仙过海、妈祖庙、宝鸭女神,以及下川岛的观音山,都具有非常浓郁的佛教氛围。
川山群岛海上贸易发达,作为耶稣教的创始人之一的圣·方济各·沙勿于公元1552年到达上川岛,同年病逝于上川,1622年,方济各被罗马教庭列为圣者。
上川岛修建了方济各墓园以纪念这位圣人,川山群岛的宗教信仰文化丰富多样,中原信仰的佛教文化与海外信仰的基督教文化兼具。
(三)南宋抗元文化。
南宋末年,元朝大兵自北方滚滚压来。
1279年,南宋被元军包围于新会崖口,大部分将士战死疆场。
丞相陆秀夫看大势已去,见无回天之力,抱幼帝赵昺跳海殉国。
在激战中,宋太傅张世杰率领一支船队突破重围,冲出崖海,向下川岛撤退,沿途把伤病老弱的将士放上岸,休养生息,权当留作火种,以策将来东山再起。
王公贵族、官兵将士中的大多数人一代又一代地变成了村民。
后来他们把大的小岛称为“王府洲”、小的称为“王京洲”。
如今的王府洲岛上,还有点将台、练兵场等遗迹。
早几年,在王府洲附近的山顶,一个挖药材的农民还挖出一大埕宋代铜钱。
下川岛赵姓人家,时至今日,在办喜事时,还延用宋代“三叩首”的大礼。
(四)藏宝文化。
清朝著名的海盗张保仔曾扼守琼洲海峡,专门袭击清廷官船和外国侵略者的商船,截获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张保仔将这些财宝分为3份,天一份、地一份、人一份。
天一份,用于资助当地贫民;地一份,挖地为牢隐藏起来以应急需;人一份,颁奖有功将士。
这些金银财宝张保仔花不光用不完,其根据地上川岛理所当然成了主要的藏宝区。
当年张保仔埋藏财宝的地点很多,据传说有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古代藏宝点是榄仔对娥眉。
(五)海洋景观文化。
上川岛的海滩,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沙滩平缓宽阔、海浪多而不大。
下川岛的王府洲三面翠绿,奇峰环抱,1600米长的洁白沙滩被椰林绿树环抱,是一得天独厚的海浴旅游胜地。
川山群岛里还隐藏着各种鬼斧神工造就的大自然奇迹——石窟景色、花岗岩裂隙洞穴等。
(六)饮食文化。
川山群岛在饮食方面具有独特风味。
既有美味可口的咸虾炒浪糍、白鳝酸菜煲、急蒌炒情人螺、清蒸白蚬干、海宴黄油蟹等,也有健康养生的胡椒泥蜢汤、虾肉紫菜汤、鳝干萝卜汤、鲜滚鱿鱼粥等特色鲜汤靓粥和猪笼饭、米笼饭、渔家油饭、筲箕蒸饭等美味饭食,鲜味无比,体现出广东人讲究饮食价值的特点。
(七)民俗文化。
川山群岛远离大陆,形成了独特的海岛民俗风情,有各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如娘妈诞、米笼节、端午龙舟节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渔家婚俗、悦耳动听的山歌、渔歌、千古流传的民间传说等。
三、川山群岛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
(一)古代汉文化最后遗存地。
南宋末年,宋朝军队与元朝军队经过崖山海战之后,张世杰率领一支船队突破重围,冲出崖海,向下川岛撤退,虽然岛上还
有许多王公贵族和官兵将士,但最后也未能东山再起,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也标志元朝最终统一中国。
汉族农耕文明政权被首次掠夺,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后来的元、明、清三个朝代中,有两个均是由少数民族统治,主要受以外族文化为主的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
虽然宋朝皇帝的一路南迁在许多地方留下不少遗迹,但是王府洲却是南宋遗迹的最后遗存地,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王府洲见证着宋朝的彻底灭亡,也见证着汉族政权正式衰落,以及随宋朝灭亡的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