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浅议高层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自身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进行概述,对
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从建筑整体、尺度以及规划等三
个方面的内容,浅谈高层建筑中整体设计。
关键词:高层设计 高层尺度空间高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中一种
重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
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焦点,探讨高
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变化的相互关系,将有
利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1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1.1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全新的要求就是要实现建筑本身首先对
于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而言,虽然其裙房的建设对整个城市
影响较小,但是对街道的尺度以及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的影响
都很大。高层建筑的下部门裙房在立面设计上一般跟高层建筑的上
部立面不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需要比较细致的设计。坚持裙房设计
的比较多样化,以免显得过于苍白。同时裙房还要进行一定的人性
化处理,原因在于群众的视觉一般接触到的都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
分,因为裙房对人们所产生的街道空间感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高
层建筑的中的楼顶对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形象又起到了个性化体
现的作用,在面对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大底盘上两个或多个塔楼时,
结构振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如结构布置不当,竖向
刚度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及高振型影响将会加剧,而且由于多个塔
楼通过底盘或者底盘和连体相互连接,其振动特性、受力性能、破
坏形式、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要比一般高层建筑复杂得多。但是它
们体现的是高层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塔楼的设计上也不
是不容忽视的。
1.2 型体处理
建筑型体组合与造型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型体
组合与造型是建筑空间组合的外在表现,它是内在诸因素的反映。
二者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往往完美和谐的建筑艺术形象,总是
内部空间合乎逻辑的反映,在设计中表现为对建筑尺度的处理。高
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裙房、主体和顶部,一个造型美
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在
近人尺度处理中,应特别注意建筑底层及人口的柱子、墙面的尺度
划分,檐口、门、窗及装饰的处理,使人的心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
过程。
2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2.1城市尺度
高层建筑是一座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因其体量巨大,高度很大,
是城市的重要景点,对城市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
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
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从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
以看见,也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
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自我
夸耀,唯我独尊,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
市景观。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
开阔的地方,如:广场、干道、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
也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
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
2.2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
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给人的感觉。整体尺度是设计师十分注
重的,关于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理论有许多种,但都强调整体尺
度均衡的重要性。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高层建筑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裙
房、主体和顶部,也有些建筑在设计中加入了活跃元,以使整栋建
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是建立在很好地处理
了这几个部分之间的尺度关系,而这三个部分尺度的确定,应有一
个统一的尺度参考是以尺度等级最高部分为高层建筑的某一整个
部分(裙房、主体和顶部),一般在最高和最低等级之间还有1~2
个尺度等级,也不易过多,太多易使建筑造型复杂而难以把握。
2.3街道尺度
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
环。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
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从而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
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例如:上海南京路两边的
高层建筑置于后面,裙房置于前使两侧的建筑高度与街道的宽度的
比例为1∶12,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
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如:在新加坡老区和改建后的一
条干道的两侧,为了不致造成新区高层和老区低层截然分开,沿新
区一侧作了和老区房屋高度相同中相似的裙房,高层稍后退,形态
效果良好的对话关系。
3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3.1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主要特点是:在多栋独立的高层建筑底部有一个练成整体的大
裙房,即形成了大底盘。而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底盘上一层突然
收进,属竖向不规则结构、大底盘上有2个或多个塔楼时,结构振
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一旦结构布置不当,竖向刚度
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和高振型则受影响将会加剧。在实际工程的设
计中,总的来说,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为大底盘结构
顶层楼板可作为上部多塔楼的嵌固端。通常带地下停车位的住宅小
区基本属于该种类型。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说,在进行结构大底盘部分的内力分析时,
必须进行整体计算,但由于塔楼的侧向刚度相对于大底盘的侧向刚
度来说比较小,因此,上部单个塔楼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对于离
塔楼位置较远的大底盘构件产生的影响很小,所以该种情况下对于
大底盘的构件内力可以不考虑由于上部多塔楼的存在而对大底盘
产生的复杂影响。鉴于此,高层建筑设计规程中并未把此类结构形
式归为复杂高层建筑。同样的,在结构设计中,对于竖向荷载作用
下,需要进行整体模型计算,来进行基础等构件的设计,在水平荷
载作用下,不需要对整体模型进行多塔楼相互影响的复杂结构分
析。
3.2底层入口
首先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处一定要避免设在当地冬季主导风的
迎风面,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由于比较炎热,因此底层入口可以全
部或者是局部架空,避免对夏季通风的妨碍。
3.3建筑围护
由于人们在高层建筑商居住多半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
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建筑维护的安装,从而给居民提供
一定的安全感。同时在高层住宅的窗户设计上,由于高层的风压过
大,一方面会对外窗开关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擦玻璃的同时
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应该设计为推拉的启闭方
式。
4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
第一,避免高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
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
市交通的拥挤,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
出现过的光污染。
第二,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
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
名度。
第三,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
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在规划设计时
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
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高层建
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
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
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
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
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5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其风格是不断变化的,任何
风格的建立和兴起,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和
负面效果。探究高层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高
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是推动建筑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重
视对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
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
[2]陈大昆,住宅的优化设计[j].住宅科技.2001.2.
[3]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
筑,2009,(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