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和作用日渐提高,也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养护机械化是
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公
路养护机械化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提出
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 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近年来,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公路事业得到
了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高。大车
流量、大载重量和高速行驶成为当代公路交通明显特征的同时,也
给公路养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
量、速度和效率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改革公路养护组织形式,加快
养护机械化进程,是公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管理者积极性不高。江苏省淮安市公路系统于2002年实施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公路管理机构与公路养护企业不再有行政上的
上下级关系,而是业主与承包商的关系。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考虑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保证利润的最大
化。企业管理者在设备配置时,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以及回收年限等
一些经济可行性问题,就导致公司管理者对养护机械的添置积极性
不高,其结果是没有养护机械设备的流动发展,缺乏公司养护发展
的后劲,制约了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2、养护公司配置能力有限,产生不了经济效率。目前养护合同
单价执行的是以2002年的合同标准,多年来未作大的调整,加之
养护作业量少、凌散、战线较长的特点,与工程建设还存在根本性
的不同。这种养护现状必然导致公司无能力购置,即使购置使作热
情也不高。养护机械化的推广必然要求有相对应的机械化养护单价
方面的刺激,否则作为县级的养护公司对成本较高的大型综合养护
机械也只能是远观。
3、没有“好”的配置。目前的养护机械化市场,用公司的话说,
好的配不起,差的不想要,一台热再生修补王的购置成本竟然差不
多为一个县区的一年养护经费的总和,购置成套的大型综合机械就
更困难。购置单一的机械解决不了日常的养护工作,一些成本低的
机械使用效果不佳,且易磨损的部件更换费用较大,维护及折旧的
费用较高, 就改制的养护企业而言选择购买经济适用型的机械实
在不是易事。
4、目前的养护市场模式也不适宜配置。虽然2002年公路养护
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公路养护事业也明显带有社会服务行业的自
身特点,使得目前的养护市场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没有
实行公开招投标,改制后的养护操作模式暂时还是采取的是相对应
的县域公司养护相对应的县域道路,即使养护公司配置了成本较高
的现代化养护机械却并不能做到跨区域养护作业,一定程度上遏制
了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5、养护人员技术低。改制后,公司大部分的一线养护工人存在
文化知识局限,年龄结构偏大,技术面单一的特点,接受新技术新
理论的程度较低,即使是购置了现代化机械,职工暂时没有能力水
平去操作和保养,实现养护作业的机械化,对公司的养护职工驾驶、
操作及安全等综合能力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建议
1、转变观念,建立长效机制。决策者和管理者摒弃机械设备的
“辅助性”思维,用全新的设备经营理念指导养护生产,应该认识
到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化养护的实现程度,只有实现了机
械化养护,才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护,才有可能实现培育一
流的养护企业,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才能有长远发
展的可能。应该有实现机械化养护是养护企业壮大发展的必由之
路。
2、建立科学的养护检查考核体系,以最终的考核目标来引导企
业行为。根据现行规范和评定标准为依据,建立健全完善的养护目
标考核体系,通过对养护过程和养护成果的控制,强化对养护作业
的质量要求,规范养护作业行为,加强对养护质量、养护效率、养
护安全等方面的考核,特别是通过对养护作业台班定额、养护合同
及招投标工作方面,充分体现出机械化养护和人工养护的差异,体
现对机械化养护的导向,增加养护企业对养护机械化投入的积极
性。
3、宏观调控统筹安排,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养护机械化。针对投
入大型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成本回收低等方面
的因素,养护企业进行大型养护机械化的配置选择方面,上级管理
单位在对大型成本高的养护机械方面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指导及激
励,特别是养护企业不能一轰而上,茫目购置,而应考虑全市实际,
统筹安排。
4、调动一线工人积极性,自主开发实用性小型机械。在日常养
护工作过程中,注重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一线的养护工人根据自身
工作的实际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累积,也自主研制了能够用于清洁路
面及割草等方面的小型专业机械,这些小型机械的开发使用,具有
成本低,可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应加强这些小型机械的推广交
流使用,即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也提高了养护效益,还将产生较为
广泛的社会效益。
5、组织人员培训,为养护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实行机械化养
护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养护机械化
程度的提高和推行,对相关的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随着养护新机械、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需要对相关技术人
员组织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最短时间适应情况,从而达到
良好的机械化养护效果。
三、几点体会
1、在公路养护机械化工作中,公司要抓住公路体制改革初期,
各公司发展良莠不齐的现状,积极对自身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按
照“先小型后大型、先专业后成套”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规模化、
专业化的现代机械化养护,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技
术,提高公路养护水平,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
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公路主管部门对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应有政策性的激励,
形成行政干预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对在养护招标管理、
养护合同执行、养护目标考核以及企业信誉考绩方面充分体现出机
械化养护和人工养护的差异,体现出对机械化养护的政策性导向,
形成“企业自身发展为主、政府引导扶持为辅”的思路,推进养护
机械化稳步、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