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ueer 2012年第07期
≥ 文章编号:1002—1124(2012)07一o048—03 笥 --
谜! 纳米硅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孙敏 ,李俊华z,王佳z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7;2.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延安710054) 摘要:本文综述了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溶胶一凝胶法、沉淀法、微乳液法等,并对其工 艺作了详细的描述,文章最后对纳米硅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硅;制备;进展 中图分类号:0613 文献标识码:A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nano-silicon materials SUN Min ,LI Jun—hua ,WANG Jia2 (Shannxi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Xi all 71005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silica,which mainly included gas phase method, sol-gel method,precipitation process,microemulsion method and SO on.It described the technologies in detia1.At last,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nano-silica was depicted. Key words:nano-silica;preparation;progress
纳米硅材料是二十一世纪科研的热点,是一种 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为无定
形白色粉末,其粒径为20~200nm。由于其分散性
好,比表面积巨大,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优良,而
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橡胶、工程塑料等领域。 本文重点介绍纳米硅材料制备进展。
1 制备方法
目前,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两大类,干法
和湿法。干法包括气相法和电弧法,湿法包括溶胶
凝胶法,沉淀法,微乳液法等。干法制备的纳米硅材 料性能比较好,且纯度高,但是用这种方法制备成
本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因此,国内一般采 用湿法工艺制备纳米硅材料。
1.1气相法
气相法采用SiCh为原料,在氢氧气流高温下, 通过水解制得SiO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硅分散度
高,并且产品纯度高,粒子细而形成球形。但是制备
成本昂贵,并且技术复杂,因此,限制了产品的使
用。
吴利民等…利用有机硅单体工业产生的副产物
甲基三氯硅烷,在氢氧焰中高温水解,颗粒经过聚
收稿日期:2012—05—03 作者简介:孙敏(1980一),男,陕西延安,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技术研 究与科技项目管理 作。 集、分离、脱酸等后处理工艺,得到纯度大于99.8% 的气相SiO 。
1.2溶胶一凝胶法
该法通常采用金属醇盐或无机盐为初始原料, 通过水解或沉淀反应,制备出均匀溶胶,然后再进
行溶胶一凝胶转化,形成有机聚合物网络或无机网 络。最后再经过陈化,干燥和热处理得到产物。
邹雪艳等 在水醇体系中,以正硅酸四乙酯
(TEOS)作为硅源、氨水作为催化剂,在高氨水浓度 和快速加入条件下,形成哑铃形微球。在低NH3"H 0
浓度下,形成纳米纤维或链状纳米SiO 微粒。 赵存挺等 以正硅酸四乙酯作为硅源、氨水作 为催化剂,采用改进工艺条件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
纳米SiO 微球。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梯度法和控制氨 水浓度变化制备了高圆度、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
米级SiO:微球,NH3"H 0用量越少,生成的SiO 微 球的粒径越小。
李东平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前驱物,通过溶胶
一凝胶法制备了SiO:纳米粉体,粒径在50 lOOnm
范围内,分布均匀,呈无定形态。
符远翔等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利用正硅酸乙 酯水解,合成了大小约为80~150nm的单分散纳米
SiO 微球。
1.3沉淀法
硅酸盐通过酸化,获得疏松,细分散的,以絮状
结构沉淀出来的Si
O 晶体。这种方法制备纳米硅材 2010年第7期 孙敏等:纳米硅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49
料,所需的原料易得,投资少,能耗低,并且生产流
程简单。但是该法制备的产品质量不高。
贾东舒等 以硅酸钠和HC1为原料,采用化学
沉淀法合,在pH值为6,温度20~40%下反应约15rain,
制得纳米SiO: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粒径为30~
50nm。 童忠良等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
沉淀法,在pH值为6,温度2O~40℃下反应15min,
制得纳米SiO 粒径为30~50nm比表面积大,分散
性好,质量优良。
孙道兴…采用沉淀法,以质量分数10%~20%碱
性硅溶胶为原料,在水醇混合介质中用无机酸调节 体系的pH值为7.5~8.0,50 c【=下反应约45rain,制得
纳米SiO 粉体的粒径为20 40nm,分散性好,纯度
在99%以上。 韩静香等 以硅酸钠为硅源,NH C1为沉淀剂,
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醇,通 过化学沉淀法在浓度为0.4tool・L 的硅酸钠中,乙
醇与水体积比为1:8,pH值为8.5时可制备出粒
径为5-8nm分散性好的无定形态纳米SiO 。
1.4微乳液法
微乳液通常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
水等组分构成。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iO 常用的硅源
有硅酸乙酯和硅酸钠。 骆峰等 ]以环己烷为油相,OP乳化剂为表面
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环己烷/OP 乳化剂/正戊醇/硅酸钠水溶液微乳液体系,通过
将浓硫酸直接加入到微乳体系中,制备出了粒径为
15~35nm的纳米SiO:粉末。
沈淑玲等l11魅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
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甲苯为油相,制备 了甲苯/SDS/正戊醇/硅酸钠水微乳体系,制备了
粒径为250nm的纳米SiO 。
沈风雷等I挖]以环己烷为油相,聚乙二醇辛基苯 基醚(PGOE)乳化剂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
面活性剂,制备了环己烷,'PGOE乳化剂/正戊醇/ 硅酸钠水溶液微乳液体系,对此微乳液体系酸化后
可制备得到SiO:颗粒,其粒径约为30nm,晶型为
B一石英。 陈小泉等t j人采用表面活胜剂Span80与Tween60
进行复配,当体系的亲水亲油值(HLB)为13时,微 乳体系下采用HNO 催化TEOS,控制R及H值,合
成了粒径约为1 10—550 nm的纳米SiO 。 周富荣等 1同样以Span80和Tween60为混合 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反向微乳液体系,当体系的
HLB=12时,通过HC1催化TEOS合成了单分散性
好、平均粒径15~40nm的SiO:粒子。
王丽丽等『l5】在无助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 制备了NP5/环己烷/NH,・H O的反相微乳液体系, 并在该体系中在R=0.8~2.44下,合成了粒径为
30—50rim的纳米SiO2粒子。
1.5其它方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斯蒂芬・萨斯和梅利
莎・海因斯用受控错位蚀刻的新方法制备纳米硅,
在一块硅表面产生一系列由柱状突起构成的元件。
这种新蚀刻方法将能生产小到lOnm的硅结构。这
种制造纳米结构的技术,有很多潜在用途。 贾中兆等『J6】以稻壳为原料,在热解温度520 ̄C, 保温2.5h的条件下,通过热解法制备SiO:纳米粉
体。所制的SiO 纳米粉体为无定性结构、颗粒均匀、
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
郑典模等【l7研究以稻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
燃烧回收能量后获得稻壳灰,再以稻壳灰为原料, 采用改良化学沉淀法,在反应体系pH值为8,偏硅
酸钠浓度为0.30tool・L『 ,H2SO 浓度为0.5mol・L一, 反应时间为45min,经酸化、陈化、洗涤、过滤等过程 制得纳米SiO:,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平均粒
径:勾50~100nm,平均粒径为72nm,纯度为98.6%。
2结语
综上所述,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但 足:,作为一种高科技材料,纳米硅的制备技术仍
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如何解决纳米硅的团聚问
题,如何有效控制纳米硅的形貌和粒径,如何降低
成本,实现纳米硅大规模生产等。因此,在以后的研
究中,可以考虑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制备出更加
完美的纳米硅;同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建立
成熟的理论模型;再者,可以对纳米硅材料表面进 行修饰改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吴利民,段先健,杨本意,等.气相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及其特 性[jj.有机硅氟资讯,2004,(6):24—26. [2]邹雪艳,赵彦保,李宾杰.不同形貌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形成 机理研究【】].化学研究,201 1,22(4):7-10. 3]赵存挺,冯新星,吴芳,等.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 竣基化改性[J].功能材料,2009,11(40):1942—1945. [4]李东平.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与表征[J].化学工程师,2007,21
(下转第57页)
2010年第7期 黎景平等:焦化黑硫磺制备多硫化钠 57
表1原料配比对产率的影响 Tab.1 Effect of material ratio for yield
由表1数据可知,随着硫磺的量增加,反应产
率增加,但增加到1:3.2倍时,继续增加黑硫磺的
量,产率增加不大,故取反应物摩尔比为1:3.2。
2.2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当硫化钠,黑硫磺的摩尔比为1:3.2,反应时
间为2h时,改变反应温度,考察反应温度对反应产 率的影响,其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Tab.2 Effect of temperature for yield
由表2数据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多硫
化钠产率增加,但增加到80~85℃时,继续增加反应
温度产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副反应增加 的缘故。故取反应温度为80—85℃。
2.3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硫化钠/黑硫磺的摩尔比为1:3.2倍时反应 温度为80~85℃、,改变反应时间,考察反应时间对
产率的影响,其结果见表3。
表3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Tab.3 Effect oftime for yield 从表3数据可知,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多硫化
钠收率提高;当反应时间超过2h时,多硫化钠收率
变化很小,表明硫化钠反应趋于完成。故取反应时
间为2h。
3结论
(1)采用黑硫磺与硫化钠制备多硫化钠,工艺
简单,投资少,易于生产,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具 有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以硫化钠和黑硫磺为原料制备多硫化钠,反
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产品的收率高。 (3)制备多硫化钠较适宜的反应条件:黑硫磺/
硫化钠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80~85 ,反 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93.5%。
参考文献 [1 殷树梅,陈为新,等.硅烷偶联剂Si 69的工艺优化[J].有机硅 材料,2006,20(5):249—251. [2]张玉英.Q—s缓蚀剂中多硫化钠的测定方法[J].石油化工腐蚀 与防护,1996,13(4):44—45. [3]时留新,翟华敏,李忠正.高稳性多硫化钠蒸煮药液的制备[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52—54.
(上接第49页)
(8):63—64. 【5]符远翔,孙艳辉,葛杏心.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与表征 [J].硅酸盐通报,2008,27(1):154—159. [6]贾东舒,童忠良.纳米SiO:粉体的制备与研究[J].化工进展, 2003,22(7):735—738 [7]童忠良,陈德全.纳米SiO 粉体的制备与研究[J].杭州化工, 2003,33(3):44—46. [8]孙道兴.硅溶胶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工艺研究[J]_青岛科技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291—293 [9]韩静香,余利娟,翟立新,等.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J]. 硅酸盐通报,2010,29(3):681—685. 1l0]骆峰,阮建明.万千,等.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末[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9(1):72—76. 沈淑玲,毋伟,郭锴,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不同形貌超细二氧 化硅[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34(5):504—507. 沈风雷,赵婉雪,沈丽莉,等.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28(3):34—36. 陈小泉,古国榜.w]o微乳体系酸催化水解硅酸乙酯合成单分 散酸性超微二氧化硅[J].现代化工,2002,22(3):26—30. 周富荣,左海山,陈少锋,等.反向微乳法制备单分散纳米二氧 化硅[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27—30. 王丽丽,贾光伟,许涌深,等.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i0:的研 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5,21(10):1506—1509. 贾中兆,万永敏,张少明.稻壳热解制备纳米二氧化硅[n2006, (5):8l一82. 郑典模,张晓婕,刘小梅.稻壳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新工艺研究 [J].无机盐工业,2010,42(12):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