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苋属

苋属

苋科苋属所属科苋科分布量世界:40种;中国:13种引种状况非引种(图1)苋属(Amaranthus L.) 一年生草本;叶互生有柄,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或杂性;花被片5或较少,常绿色,多宿存;雄蕊5或较少,花丝离生;子房具1直生胚珠;胞果盖裂或不规则开裂。

苋(A.t riolor L.),叶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绿或红色,穗状花序,花被片与雄蕊各3个,胞果盖裂;原产印度,各地栽培作蔬菜,也可观赏,全草入药,种子和叶富含赖氨酸,有特殊营养价值(图1)。

序号表示:1.植株2.雄花3.雌花4.果实5.花图式一年生草本;叶互生;花小,单性,为稠密、腋生的花束或为直立或下垂、稠密或疏散的穗状花序;花被片5,或1—3;雄蕊1—5,分离;退化雄蕊缺;子房压扁,有胚珠1颗;果为一压扁、不开裂或盖裂的胞果。

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地,中国有13种,分布甚广。

其中最常见而有经济价值的有苋 A. tricolor L.,供蔬食,野苋A. viridis L. 为一种野蔬菜,亦可为家畜的饲料,A. caudatus L. 供观赏用。

苋属,约40种,常见种类还有反枝苋(A.retroflexus L.)、繁穗苋(A.paniculatus L.)、尾穗苋(A.caud atus L.)等。

苋菜苋菜苋科苋属【科属】为苋科植物苋的幼苗及嫩叶茎。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人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

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可含水分90 .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食疗作用】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

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莱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校校者。

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人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保健食谱】1.凉拌苋菜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

将苋菜洗净,放人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莱放人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

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

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人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

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苋菜250克,虾仁20克。

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

起锅时人盐少许即可。

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4.苋菜汤苋莱400克,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

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是燥热便秘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5.紫苋粥紫苋菜150克,粳米60克。

将苋菜洗净,切碎,放人锅内,加入洗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和盐,武火烧沸,改为文火煮粥。

此粥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体虚,大便不畅,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病症。

常食之可益脾胃,强身体。

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本草图经》:“紫苋,主气痢;赤苋,主血痢。

”《本草纲目》:“六苋,并利大小肠。

治初痢,滑胎。

”《滇南本草》:“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

”《随息居饮食谱》:“苋通九窍。

其实主青育明目,而苋字从见。

”宋·苏颂:“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

”苋菜叶有粉绿色、红色、暗紫色或带紫斑色,故古人分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

此外,尚有人苋和马齿苋,统称六苋。

清·萧雄。

《西疆杂述诗·园蔬》:“几畦蔬菜不成行,白韭者葱着意尝。

萝菔儿情秋色老,蔓蔷缥贮隔年香。

”红苋红苋D88-1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D88-1品种登记号 184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D88-1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美国菇代尔有机农业研究中心。

1988年引回时为种间2次杂交的第6代。

母本为尾穗苋116(原产秘鲁),第一次父本为千穗谷1004(原产尼日利亚),第二次父本为红苋1027(原产墨西哥),引回后经我们9年株选培育使性状稳定而高产。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1.4~1.6m,比其它品种明显低矮,且生育期较短为90~9 5天,属中早熟。

种子白色、微黄,千粒重0.64~0.74g,有光泽呈扁圆形。

一般每公顷产量种子2250~3 000kg;每公顷茎叶青饲料60~120t,折干草8.6~17.1t。

高产、早熟、优质、抗逆性强是其四大特点,虽比其它几个推广品种低矮,但叶片大而肥厚,节间短,叶片多,小穗紧密,无论青茎叶或种子的产量皆较理想。

如作青饲料用,抽穗期的营养价值最高,此期其叶片的粗蛋白含量为23.48%,茎为17.51%;粗纤维叶、茎则分别为9.76%、18.9%。

赖氨酸含量,叶,茎分别为0.99%、0.27%,叶片维生素C为3 6mg/100g。

为猪、鸡、鸭、兔所喜食,收籽后的茎杆牛、羊亦喜食,最好的利用方式是青饲或制成叶粉饲料。

适应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西、东北平原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

红苋K112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K112品种登记号 137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K112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原产于墨西哥,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自美国菇代尔(Kodale)研究中心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2.0~2.8m,全株紫红色,幼苗期全红色,随着生长叶面绿色叶背仍为红色。

茎粗2.5cm,茎上有明显沟棱,分枝25~40个。

叶片大而厚。

单株大小叶片达400个。

圆锥花序着生于主茎和分枝顶端,主穗由多个小穗枝组成,紧凑直立、紫红色。

种子粉白粒,扁圆形,双面沿边有环形脐边突出。

种皮光滑无毛,种子小,千粒重仅0.5g左右。

生育期105天。

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是其三大特点,种子含赖氨酸0.29%,粗蛋白14.87%,粗脂肪6.29%。

叶片营养价值更高,孕蕾期的叶片粗蛋白含量达28.31%,茎为15.57%。

开花期单株重达2.5~3.5kg,一年可割2~3次,每公顷可产鲜草75~150t,折干草10.7~21.4t。

是优质青饲料,可直接饲喂,亦可做成叶粉蛋白质饲料。

适应地区在旱作条件下适于在年降水量450~700mm的广大北方地区种植;在多雨的南方地区只要排水条件良好,根系不在浸淹情况下皆生长良好。

红苋K472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K472品种登记号 185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K472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 1988年引自美国菇代尔有机农业研究中心。

由母本红苋116(原产墨西哥)与父本尾穗苋925(原产秘鲁)杂交而来。

引回时为种间杂交第6代,经过我们9年株选培育而成。

在分类特征上属红苋。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最大特点一是高大、挺直、秆硬。

株高2.6~3.1m,穗长1m 多,窄型圆锥花序,株重2540g,不倒伏。

二是抗病,很难见到有病株,即使个别发现病叶也难以蔓延;三是高产与优质,每公顷种子产量2559~3750kg,每公顷茎叶产量75~150t,折干草10.7~21.4t;四是贪青晚熟,生育期120~130天,是理想的青饲料与养蜂蜜源植物。

穗型细长,花黄绿色,种子白色略呈土黄,种子扁平,千粒重0.71~0.83g。

叶片粗蛋白含量达26.6%,赖氨酸1.01%,是理想的叶粉饲料源。

同时可以多次刈割,不断获得柔嫩茎叶。

适应地区在我国南北皆可种植,内蒙古赤峰、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尤适宜。

红苋M7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M7品种登记号 186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M7登记日期 1997年12月11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 1991年孙鸿良在墨西哥出席第一届籽粒苋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在田间参观时收集。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最大特点一是异常抗病,在病害区许多苋品种染病,仅M7与K472两品种无恙;二是花色极美,为淡橘黄色,似橘橙,是理想的橘黄色素源;三是高产而稳定。

株高2.3~2.6m,茎粗2.5~2.9cm,生育期120~135天,属中晚熟品种。

种子白色微黄,较圆,千粒重0.76g。

每公顷种子产量达22 50~3000kg,每公顷青茎叶产量为60~75t,折合干草8.6~10.7t。

种子含粗蛋白18.06%,粗脂肪7.86%,粗纤维7.81%,赖氨酸0.84%。

叶片含粗蛋白为25.08%,粗脂肪2.44%,粗纤维11.6%,维生素C44m g/100g。

据此种子可做营养食品,茎叶做饲料,花做色素源,幼苗时又可菜用,开花后做庭院观赏植物,因此,其为粮、饲兼用及菜、观赏等多用途的作物,同时其种子较大而白,更符合出口做营养食品的需求。

适应地区全国南北皆适应,特别是云贵高原与华北、东北地区,其他地区也基本适宜。

红苋R104Amaranthus cruentus L. cv. R104品种登记号 103牧草名称红苋品种名称 R104登记日期 1991年5月20日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原产于墨西哥,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自美国菇代尔(Kodale)研究中心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直立,高1.8~2.5m。

幼苗背面略带红色,茎绿色,粗2.5 cm,茎上有明显沟棱,分枝20~50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