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模电)

第一章(模电)

5
1.1.1 本征半导体
1. 半导体及其材料
导体 : 电阻率ρ小于10-3Ω·cm 绝缘体: ρ大于108Ω·cm 半导体: ρ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常用半导体材料:
硅(Si)、锗(Ge)等
6
1.1.1 本征半导体
2. 本征半导体概念
本征半导体:化学成分纯净的半导体。在应用时制成 单晶体物理结构(共价键结构)。
光敏性:本征半导体的电子—空穴对数量随着光照增强 而明显增加,其导电能力显著增强。
据此可制作各种光电器件,如光敏电阻、光电二极 管、光电三极管等。
12
1.1.1 本征半导体
掺杂性: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其导电能力 显著增强。 据此可制作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和 三极管等。
13
1.1.2 杂质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其他元素
2
模块一 常用半导体器件
课题1 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目录
1.1 半导体及PN结 …………………………… 3 1.2 二极管及二极管电路 …………………… 32 1.3半导体三极管. …………………………… 50 1.4 其它晶极管 ……………………………… 73
4
1.1 半导体及PN结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载流子的运动方式及形成的电流 1.1.4 PN结的基本原理
1.PN结的形成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的 两边掺以不同的杂质,使 其一边形成P型半导体, 另一边形成N型半导体, 则在它们交界处就出现了 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于 是P区空穴向N区扩散,N 区电子向P区扩散。
得到的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可分为: N(电子)型半导体和P(空穴)型半导体两类。
14
1.1.2 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物质(磷、砷等)而 得到的杂质半导体。
结构图
15
1.1.2 杂质半导体
掺杂后,某些位置上的 硅原子被五价杂质原子(如 磷原子)取代。磷原子的5个 价电子中,4个价电子与邻近 硅原子的价电子形成共价键, 剩余价电子只要获取较小能 量即可成为自由电子。同时, 提供电子的磷原子因带正电 荷而成为正离子。电子和正离子成对产生。上述过程称为 施主杂质电离。五价杂质原子又称施主杂质。
16
1.1.2 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中还存在来自于本征激发的电子-空穴对。 可见:
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 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 整体呈现电中性。
这种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Leabharlann 171.1.2 杂质半导体
2. 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物质(硼、铝等)而
扩散电流: 载流子扩散运动所形成的电流称为扩散电流。
扩散电流大小与载流子浓度梯度成正比
21
1.1.3 载流子运动方式及形成电流
2.漂移运动及漂移电流
漂移运动: 载流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所作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漂移电流: 载流子漂移运动所形成的电流称为漂移电流。
漂移电流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22
1.1.4 PN结的基本原理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合。 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 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注意: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11
1.1.1 本征半导体
4. 本征半导体的特性
热敏性:本征半导体的电子—空穴对数量随着温度的上 升而明显增加,其导电能力显著增强。 据此可制作温度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
得到的杂质半导体。
结构图
18
1.1.2 杂质半导体
掺杂后,某些位置上的 硅原子被三价杂质原子(如 硼原子)取代。硼原子有3 个价电子,与邻近硅原子的 价电子构成共价键时会形成 空穴,导致共价键中的电子 很容易运动到这里来。同时, 接受一个电子的硼原子因带 负电荷而成为不能移动的负离子。空穴和负离子成对产 生。上述过程称为受主杂质电离。三价杂质原子又称受 主杂质。
19
1.1.2 杂质半导体
P型半导体中还存在来自于本征激发的电子-空穴对。 可见: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 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 整体呈现电中性。
这种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20
1.1.3 载流子运动方式及形成电流
1.扩散运动及扩散电流
扩散运动: 载流子受扩散力的作用所作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
1
3、了解分离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关系和区别。 4、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是管(元器件)、路(基本放大电路、整流电路、集成电路
等式)、用(应用)三个方面结合。其中路是重点。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主要的学习方法还是三个字;记、练、验。 四、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对照教材相关章节讲解) 五、本课程的考核办法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电子枝术:也称电子学;就是应用电子元器件或电子设备来达到某种
特定目的或某项特定任务的技术。 2、模拟电子技术:研究在模拟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 3、数字电子技术:研究在数字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 4、模拟信号:是指平滑的,连续变化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5、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不边续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分析放大及各种信号的产生、变换和反馈等知识。 二、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方面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 1、让学生掌握基本元器件的功能、符号及外特性。 2、让学生掌握由基本元器件组成的电路的分析方法。
半导体的原子结构
硅(Si)
锗(Ge)
7
1.1.1 本征半导体
共价键结构 共价键中的 两个价电子
原子核
4
共价键
8
1.1.1 本征半导体
3.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本征激发现象
本征激发产生的空穴
价电子受热或受光照
(即获得一定能量)后,
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

为自由电子(带负电),

同时共价键中留下一个带

正电的空穴。
4
本征激发产生的自由电子
9
1.1.1 本征半导体
在本征激发下,本征半导体 中产生两种能参与导电的载 运电荷的粒子(载流子):
成对的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又 回到共价键结构中的现象 称为复合。此时电子-空穴 成对消失。
电子和空穴均可参与导电。
自由电子
4
空穴
10
1.1.1 本征半导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