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南京大学《生理学》第九章习题

2016年南京大学《生理学》第九章习题

《生理学》第九章习题
复习题
1. 名词解释:视敏度近点瞳孔对光反射明适应暗适应三原色学说
2. 试述感受器的共同特点。

3. 眼在看物体时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4.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区别?
5. 简述视杆细胞从接受光线到产生视觉的基本过程。

6. 外耳有哪些生理功能?
7. 中耳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些?
8. 中耳在传音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放大作用在卵圆窗膜的声压?这种放大有何生理意义?
9. 咽鼓管有些什么生理功能?
10. 中耳肌反射有哪两种?中耳肌反射时听骨链发生什么变化?中耳肌反射的胜利意义是什么?
11. 内耳柯蒂氏器由哪些结构组成?基底膜的振动怎样引起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形成?感受器电位怎样引起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形成?
12. 耳蜗是怎样辨别声音频率的?
13. 耳蜗通过哪3条途径分析声音的强度,使中枢感觉声音响弱?
14. 叙述听觉冲动从内耳柯蒂氏器传至听皮层的传导途径。

15. 前庭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它们的感觉装置是什么?
16. 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什么?水平半规管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7. 前庭毛细胞的静纤毛分别顺矢量方向和逆矢量方向偏曲时,膜电位产生什么变化?毛细胞底部的传入神经冲动发放有何变化?
18. 根据囊斑位置及囊斑中毛细胞的矢量分布特点,叙述椭圆囊和球囊的主要生理功能和他们的适宜刺激。

19. 人体向左水平旋转突然停止时,左右水平半规管壶腹嵴的兴奋状态有何不同?为什么?此时眼球震颤的慢相向何方运动?
20. 引起皮肤触知觉的感受器有哪些?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1. 快痛和慢痛的传入途径有何不同?慢痛为什么形成较晚,持续时间较长?
22. 引起皮肤温度觉的感受器有哪些?它们的放电特点是什么?
思考题
1. 在夜间视物时,为什么注意力越集中,视物效果反而更差?
2. 生理性盲点对人的视觉有无影响?为什么我们一般感受不到视野的缺损?
3. 试述眼的各组成部分发生病变时,对视力将产生什么影响?各有何特点?
4. 晶状体摘除的病人视物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矫正?
5.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落对视物有何影响?
6. 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对视觉有何影响?可采取什么对症治疗措施?
7. 为什么切除一侧听皮层后中枢辨别声源方向的能力降低?
8. 为什么中耳肌反射对脉冲噪声保护作用不大?
9. 为什么缺氧可立即使耳蜗微音器电位幅值下降?
10. 试述毛细胞形成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末梢形成动作电位的离子转运过程。

11. 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和耳蜗微音器电位有什么不同?听神经单根纤维动作电位和复合听神经动作电位有何不同?
12. 毛细胞的静纤毛紊乱、倒伏或折断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13. 毛细胞的外环境和一般细胞的外环境有何不同?毛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和一般细胞有何不同?这种差别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4. 外淋巴液中Ca2+浓度如果大幅度下降,对听力有无影响?为什么?
15. 为什么说椭圆囊和球囊的协同可感受三维方向的线加速度?
16. 一侧膜迷路炎症性水肿,会引起什么症状?
17. 为什么耳石器官能感受静态下头部相对于重力的位置(倾斜),而半规管在这方面的作用较小?
18. 人在加速度运行的火车内为什么能看清远方的静态物体?
19. 为什么快痛定位能力比慢痛强?
20. 为什么冰冷和热刺激引起的感觉都是疼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