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莲花白3414肥料效应

莲花白3414肥料效应


试验地土壤测试结果 有效氮 有效磷 速效钾 缓效钾 pH
1. 4
验收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 各试验处理单独收获记产,
每处理记产时, 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大、 中、 小各 2 株, 分别 称重, 采用加权法记产, 计算公式: 小区莲花白产量 = 平均大 株重 × 大株株数 + 平均中株重 × 中株株数 + 平均小株重 × 小株株数。另在记产时以莲花白的叶球重为主, 外叶重量根 3 kg 外叶折算 1 kg 叶球, 据叶球与外叶价格比折算, 以此作 为莲花白的产量。 2 2. 1 结果与分析 莲花白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 从表 5 看出, 无肥区与
g / kg mg / kg mg / kg mg / kg mg / kg 2. 167 291. 473 11. 674 191. 116 164. 884 4. 84 1. 844 194. 315 9. 762 121. 901 178. 099 5. 01
1. 3 1. 3. 1
试验方法 “3414 ”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回归试验 设计, 设3 个
表4 农事操作时间 播种期 0518 0518 移栽期 0701 0701 莲座期 追肥 0713 0713 包心期 追肥 0806 0806 月日 收获期 0916 0916 肥力 等级 高 中
( 含 N 量 46% ) , 单价 1. 88 元 / kg; 磷肥 ( P2 O5 含量 12% ) , 单 价 0. 75 元 / kg; 氯化钾( K2 O 含量 60% ) , 单价 4. 60 元 / kg; 折 P2 O5 4. 68 元 / kg、 K2 O 7. 67 合纯量单价分别为 N 4. 35 元 / kg、 元 / kg。 1.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毕节市朱昌镇双堰村进行, 试 验地块地势平坦, 交通方便, 有较强代表性, 详见表 1、 表 2。
P、 K) , 4 个水平( 0 ~ 3 ) , 2 加不施肥区共 14 个处理, 因子( N、 次重复, 高、 中肥力地块试验小区均为长 5 m, 宽 3. 6 m, 面积 18 m2 。各试验水平线性编码值见表 3。
表3 不同肥力等级地块试验因子水平线性编码值 因素设计水平 1 2 7. 5 15 3. 5 7 9 18 6. 5 13 2. 5 5 7. 5 15
“3414” 摘要 为莲花白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采用 肥效施肥试验设计, 对其进行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从肥料成本投入 2 P2 O5 135 kg / hm2 和 K2 O 308. 7 kg / hm2 , 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考虑, 各试验最佳施肥量: 高肥力试验施纯 N 259. 5 kg / hm 、 可获莲花白产 2 2 2 2 P2 O5 83. 55 kg / hm 和 K2 O 192. 15 kg / hm2 , 量 73 556. 85 kg / hm ; 中肥力试验施纯 N 193. 2 kg / hm 、 可获莲花白产量 61 167. 3 kg / hm 。 关键词 莲花白; 3414 设计; 肥料效应 中图分类号 S63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2012)01 - 43 - 02
按照国家土肥总站、 贵州省土肥总站开展蔬菜类作物测 结合毕节市实际在朱昌镇高、 中 土配方施肥试验工作要求, 不同肥力地块上进行了蔬菜类作物莲花白不同肥料配比的 以期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田间施肥试验, 1 1.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参试蔬菜为莲花白, 肥料品种为毕化尿素
1. 3. 2
种植方式。1. 8 m 分带, 穴距 0. 4 m, 每小区 2 个带,
2012 , 29 ( 1 ) :43 - 44 , 54 农技服务,
责任编辑
杨林
责任校对
胡先祥
3414 ” 莲花白“ 肥料效应研究
1 2 2 2 2 2 2 丁丽 , 胡庆文 , 余世洪 , 曾德华 , 唐毓懋 , 翟静 , 沈颖 ( 1.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 2. 贵州省毕节市土肥站)
表1 镇 海拔 高度 东经 北纬
朱昌 双堰 李兴远 朱昌 双堰 胡家玉 表2 肥力 有机质 等级 g / kg 32. 325 高 29. 386 中 全氮
黑大土 1 564 105°17. 833' 27°12. 132' 泥土 黑泥土 1 568 105°17. 807' 27°12. 181'
每个带种植 5 行蔬菜, 试验小区基本苗均 为 120 株, 折合 66 660株 / hm2 。 1. 3. 3 施肥方式。尿素分 3 次施用, 总量的 20% 作基肥, 30% 作莲座期追施, 50% 作包心期施用; 氯化钾总量的 20% 30% 作莲座期追肥, 50% 作包心期追肥; 磷肥全 作基肥施用, 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在各施肥时期分别将各小区对应肥 分次称量, 对应施用。 料纯量折算成相应的实物量, 1. 3. 4 管理措施。除各小区施肥水平不同外, 其余管理措 7 月 13 日、 8 月 6 日分别进行基 于 7 月 1 日、 施均保持一致, 肥的施用、 莲座期追肥、 包心期追肥 ( 表 4 ) , 铲除田间除草, 并做好生育性状的田间观察记载。
肥力等级 试验因素 变化间距 高肥力 N P K N P K 7. 5 3. 5 9 6. 5 2. 5 7
中肥力
0 0 0 0 0 0 0
3 22. 5 10. 5 27 19. 5 7. 5 22. 5
P 的 3 水平处理折合 1 水平施肥区对产量形成无明显影响, hm2 产量为 71 862 kg, P、 K 缺素区折合 排名第四位, 对应 N、 1 hm2 产量与最高处理产量第 3 处理相比分别减少 12 621 kg、 9 907. 5 kg 和 7 873. 5 kg; 中肥力试验最高产量为第 3、 第
缺素区均与相应的施肥区产量存在差异, 高肥力试验地块产 量最 高 的 为 第 3、 第 9 和 第 10 处 理, 折合单产分别为 75 682. 50 kg / hm2 、 74 597. 25 kg / hm2 、 74 362. 50 kg / hm2 , 即P N、 K 不同水平除缺素相应区产量偏低外, 均为 2 水平, 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