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的超数排卵
几种对母鼠繁殖有作用的激素A
类别 下
名称
简称
激 激 GnRH
来源
化学特征 生理功能
丘 脑 部 激 素
素 素
素 素 素 OXT ,
作用
几种对母鼠繁殖有作用的激素B
促 性 腺 激 素
促卵泡素 促黄体素 GnRH LH 腺垂体 腺垂体 糖蛋白 糖蛋白
促使卵泡发育和成熟,促 进精子发生 刺激排卵,促进黄体生成, 促进雄激素和孕激素的分 泌 促进泌乳,对某些动物刺 激黄体功能和孕酮的分泌, 增强母性行为 与促卵泡素类似,促进马 属动物辅助黄体的形成
小鼠的超数排卵
不同激素对不同小鼠超排的影响研究
指导老师:刘云海
Hale Waihona Puke 10131乙于昊研究的理论依据
造成超排效果(获卵率和可用的胚胎数)不 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动物因素, 包括个体和遗传的差异、生理和营养状态、 开始超排的日期、季节及其它影响动物的环 境因素;另一类是药物因素,包括激素的半 衰期、激素制剂中的FSH/LH比例、给药途 径、剂量和频率等。
目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①杨文胜 倪和民等 母兔超数排卵方法的研究 实验动物 科学与管理 1996. 4 ②徐平 不同日龄与品系小鼠超排卵、体外受精及受孕率的 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 6 ③李秦等 不同激素对哺乳动物超数排卵作用的研究 实验动 物科学与管理 1997.3
实验方法
主要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 c.实验器械
一次性塑料培养皿、显微镜、灭菌手术器械(眼科剪、眼科镊)、?ml 无菌注射器、吸管等。 d.实验步骤 将小鼠分为A、B及对照组三组,A、B每组6只,对照组8只,A组腹腔注 射PMSG + hCG ,B组腹腔注射PSMG + PG F2α ,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这样的注射一般在每天下午四点左右进行。先注射PMSG(A、C组)、 FSH(B组),在44小时候后注射hCG (B组)和PG F2α(C组),在注射 组 ( 组 后第二天上午约八点左右将前一天处理过得小鼠处死,打开小鼠腹腔, 取出输卵管及卵巢,撕裂输卵管壶腹部,将胚胎冲出,在显微镜下检查 胚胎、卵巢,计数、记录 。
研究的理论依据
动物的整个生殖活动都是受神经、激素控制的。生殖系统与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之间形成一条中枢神经、下丘脑、垂 体、性腺轴。由于这条轴的作用,使动物的生命活动按照严 格的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把外界环境刺激传 到下丘脑,使之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促性腺释放激素作用 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即作用于性 腺,使性腺分泌性腺激素。垂体激素可以通过反馈作用调节 下丘脑释放激素的分泌。同样,性腺激素也可以通过反馈作 用调节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的激素。 生殖激素是指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 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 系的激素。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其腹腔注射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其腹腔注射PMSG+hC + G、PMSG+hCG或PG F2α比较几组注射后排 、 + 或 卵的效果。 卵的效果。
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所需要的材料:
a、实验动物:清洁级小白鼠30只 b、实验药品:一定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类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 (hCG) 前列腺素F2a(PG F2α)需要产地明确。生理盐/水, 75%乙醇、PBS(自配)。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观察解剖小鼠的卵巢(包括大小、黄体数量) 和胚胎的质量及数量 对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比较各组观察结果,找出超排效果较好的一 组
实验讨论
感谢
刘云海老师的指导和大力帮助 袁海滨同学及其他实验室同学 的合作和帮助
促乳素
PRL
腺垂体
糖蛋白
孕马血清 促性腺激 素 人类绒毛 膜促性腺 激素
PMSG
马属动物尿囊绒 毛膜 灵长类胎盘绒毛 膜 子宫及其他
糖蛋白
hCG
糖蛋白
与促黄体素类似
其它
前列腺素
PG
脂肪酸
溶解黄体,促进子宫收缩
目前的研究进展
在目前,关于超数排卵已有一些研究。如杨文胜、倪和民① 等发现采用相同品种、月龄和体重的处女母兔进行超数排卵 试验, 过低或过高剂量的PMSG,显着降低母兔的超排效果, hCG剂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排卵率,获得较多的胚胎。而 徐平②对不同品系及日龄小鼠的超排研究发现,用PMSG和 hCG分别对不同日龄(28日龄、56日龄及112日龄)的ICR、 B6C3F1及C57BL/6J三个品系超排处理后,28日龄小鼠的排 卵数高于56日龄及112日龄的排卵数(P<0.01)。而这与 Yokoyama与朱士恩研究结果完全相同。在李秦等③研究中, 用PMSG、APMSG、hCG、LHRH等对大鼠、小鼠、豚鼠、 家兔、绵羊、猪、牛等的超排作用系统探索后发现,PMSG 和hCG各5~10IU可使小鼠产生稳定的超排,取卵数达 50±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