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微观经济学》(共8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6分)1.劣等品(inferior good)【分析】作答时,应首先介绍劣等品的定义,然后说明劣等品的特征,还可进一步解释劣等品中的特殊例子——吉芬商品。
【答案】商品按其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分为正常品和劣等品。
劣等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值为负的商品,即劣等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
劣等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
商品降价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再根据劣等品定义,收入增加使得劣等品需求量减少,因此劣等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
由于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始终是正,因此劣等品的收入效应减弱了替代效应。
劣等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2.风险溢价(risk premium)【分析】该概念可参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5章。
作答时,先写概念,还需要画图说明。
【答案】风险溢价(risk premium)是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付出的最大货币额。
通常来说,风险溢价的大小取决于他面临的风险性选择。
图1-1 风险溢价如图1-1所示,风险溢价CF表示一个人为了在风险性选择和确定性选择之间保持无差异而愿意放弃的收入额。
这里,风险溢价为4000美元,因为一份16000美元(位于C点)的确定性收入与一份期望收入为20000美元的不确定性收入(0.5的概率位于A点,0.5的概率位于E 点)给该人带来的效用相等(都为14)。
风险溢价通常依赖于风险状况,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高,反之就越低。
用期望值和方差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在期望值相等的情况下,方差越大,风险溢价越高。
3.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正常品和劣等品的收入—消费曲线的区别,反映收入对不同类型商品消费量的影响。
作答时可参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4章。
【答案】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如图1-2所示。
(1)商品1是正常品 (2)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劣等品图1-2 恩格尔曲线图1-2(1)中,商品1是正常品,其需求量1X 随着收入水平I 的上升而增加。
图1-2(2)中,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
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在较高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
4.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分析】作答时,先回答规模报酬递增的概念,然后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给定一个具体的生产函数,考生应掌握判断规模报酬状况的方法。
另外,规模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建议考生掌握。
【答案】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其中,当投入要素数量增加一倍时,如果产出增加高于一倍,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设生产函数为(),Q f L K =,如果()(),,f L K f L K λλλ>,其中,1λ>,则生产函数(),Q f L K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省成本。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1.用无差异曲线描述下列某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的形式:(1)“如果没有一个打火机,香烟算什么商品!”(2)“我吃米饭和吃馒头一样能充饥。
”【分析】本题考查完全互补品与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3章“消费者行为”有类似的课后复习题。
【答案】(1)“如果没有一个打火机,香烟算什么商品!”表明打火机和香烟是完全互补品,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如图1-3所示。
图1-3 完全互补品(2)“我吃米饭和吃馒头一样能充饥。
”表明米饭和馒头是完全替代品,吃米饭和吃馒头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对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图1-4所示。
图1-4 完全替代品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说明企业的经营结果与企业家才能的高低无关。
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分析】像这类型考题,作答时,先给出结论,再进行分析。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8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有类似的课后复习题,如第3、7题。
本题作答的关键是掌握正常利润、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关系。
【答案】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但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结果与企业家才能的高低无关。
分析如下: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由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且厂商可以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进入或退出行业,所以长期单个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经济利润为零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结果与企业家才能的高低无关。
在长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没有获得经济利润,或者说没有获得超过其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
但是,在长期内,厂商仍然获得了自有资本应得利息、企业家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这些代价在会计中表现为会计利润,在经济学中表现为隐成本。
在长期内,企业家才能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已经获得了报酬。
如果企业家才能较高,获得的报酬也较多,企业家才能较低的话,获得的报酬也较少,企业的经营结果与企业家才能的高低是相关的。
从另一方面讲,在长期均衡时,厂商得到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实现长期均衡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企业在短期内可能利润大于零也可能亏损,企业家的才能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有相当的利润。
3.为什么对一种共有资源(common property resource)的自由进入会产生无效率的结果?【分析】本题是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8章“外部性与公共物品”课后复习题第9题。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真题中所包含的指定教材课后习题较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对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多加练习,“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一书中有针对课后习题的详细解答,可作参考。
【答案】共有资源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
一种物品,如果不具有排他性,则每个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尽可能多地去使用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物品又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即是“公共资源”,则它可能很快就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即出现“公地的悲剧”。
再者,如果进入的阻碍较小,如自由的进入不受限制,那么共有资源就会大大超过社会应有的承载量,造成过度使用,因此如果对一种共有资源自由进入,会产生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而产生无效率的结果。
图1-5 共有资源的无效率如图1-5所示,当一种公共资源,例如鱼,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得到时,该资源就会被利用直到点c F ,这时私人成本等于所产生的额外收益。
这一利用超过了有效水平F *,它是利用资源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点。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假定某居民具有期望效用函数,其效用函数为()ln u w w =,他有机会参与掷硬币,头面朝上的概率为π。
如果他下注x 元,若头面朝上,他会拥有w x +;反之,若背面朝上,则他拥有w x -。
(1)请解出居民作为π的函数的最优赌注x 量。
(2)当12π=时,什么是他的关于x 的最优选择?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 【分析】此题是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4讲“VNM 效用函数与风险升水”课后习题第12题。
建议学有余力的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做做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对于复习备考很有帮助。
【答案】(1)对于消费者而言,最优的赌注就意味着在此赌注下,他的期望效用达到最大。
所以,消费者对最优赌注的选择可以归结为如下优化问题:()()()max ln 1ln xw x w x ππ++-- 对上式求导并令一阶导数等于0,得:()()120w w x w x w x w x w x πππ----==+-+- ① 解得:2x w w π*=-。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式:①如果102π≤<,那么对任意的0≥x ,都有()()()()20w w x x w x w x w x w x π---<<+-+-,这就意味着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关于赌注的数量是递减的,所以他的最优选择就是不下赌注,即0x *=。
②如果12π>,那么*20x w w π=->。
综上可知消费者的最优赌注为:*001/221/21x w w πππ≤<⎧=⎨-<≤⎩ (2)当12π=时,0x *=,即他选择不赌博。
从该居民的效用函数()ln u w w =可看成该居民是一个风险规避者。
作为风险规避者,如果参与赌博获得的期望财富(()()1122w x w x ⨯++⨯-)跟不赌博时拥有的财富值w 一样,当然会选择不赌博。
2.什么是上策(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 )和纳什均衡?分析由以下支付矩阵所表示的甲、乙两寡头企业的博弈问题的均衡策略。
【分析】本题容易解答,属于博弈论中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占优均衡、纳什均衡以及两者关系。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有类似的课后练习题。
【答案】(1)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也即,如果某一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的唯一策略都是最优的。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