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年真题及答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卷专业名称:应用经济学各专业 科目名称:经济学(宏、微观) 方向名称: 科目代码:806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上答题, 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边际替代率2、恩格尔曲线3、帕累托最优状态4、流动性偏好陷阱5、自然失业率二、辨析题(每题4分,共24分)1、短期总成本总是大于长期总成本2、低档物品就是吉芬商品3、占有策略均衡就是纳什均衡4、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储蓄率提高会提高稳态增长率5、均衡产量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为,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6、居民从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的利息收入也计入GDP中三、计算题(共16分)1、需求函数2Q=10000-100P,成本TC=6000+20Q,问(1)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及利润(2)政府征税10元,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及利润2、消费函数C=0.6y,投资函数I=900-50r,政府支出G=800。
L=0.25y-62.5r,m=500.(1)求IS函数(2)求LM函数(3)P=1时,均衡产出及利率(4)当政府支出由800变为950时,均衡产出及利率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需求弹性与厂商收入的关系2、用图说明厂商如何在既定产量下选择最小生产成本以达到最优生产规模3、总供给曲线有哪几种类型?请分别说明4、什么是投资乘数?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怎么样才能避免外部性2、材料(当前宏观经济形势)(1)评价打钱宏观经济走势(2)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影响(3)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我国政府采取的自动稳定器政策有哪些? (4)中央银行通过哪些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2012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专业名称:应用经济学各专业 科目名称:经济学(宏、微观) 方向名称: 科目代码:806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上答题, 答案一律无效。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需求的价格弹性2、消费者剩余3、奥肯定律4、实际汇率5、资本黄金律7、辨析题(每题5分,共25分)5、在厂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其边际报酬不可能减少6、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高的平均储蓄倾向能带来较高的增长率7、纳什均衡就是占有策略均衡8、在生产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一国没有与生产产品上具有绝对劣势一国贸易的必要9、完全竞争企业可以控制生产商品的价格,只要价格为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高价,就能确保生产一定有利可图三、计算题(共15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说明“谷贱伤农”背后的经济学原理2、在生产投入可变的情况下,厂商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3、说明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区别与联系4、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2、什么是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如何纠正市场失灵?3、试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经济的长期调整过程。
2013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专业名称:应用经济学各专业 科目名称:经济学(宏、微观) 方向名称: 科目代码:806注:所有试题答案均须写清试题序号做在答题纸上,凡在试题上答题, 答案一律无效。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吉芬商品2、欧拉定理3、购买力平价4、资本深化5、价格领导制二、判断正误(每题4分,共30分)1、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利润为0,因此当价格下降时,所有厂商都无法继续经营。
2、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就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3、契约曲线之所以称为契约曲线是因为它是所有可能的契约轨迹4、如果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是有效的,则预期在长期无效。
5、加速原理的含义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导致资本需求曲线右移。
6、在存在流动性偏好陷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有效。
三、计算(16分)1、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计算(6分)2、四部门经济学中求挤出效应(1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价格刚性的?2、试用囚徒困境解释占优策略均衡。
3、货币政策在LM曲线不同区域的政策效果如何?4、简述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垄断的代价以及政府对策2、治理通货膨胀及失业的政策真题答案现只提供09和13年答案,期间10,11,12年的会在后期发送电子档,详情咨询qq:10057382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6经济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答: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0.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2.外生变量答: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都存在许多变量,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而作为给定条件存在的变量则称为外生变量。
意指不受自变量影响,而受外部条件支配的变量。
3.机会成本答:一般来说,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收入效应答:收入效用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当你在购买一种商品时,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对你来说,你的名义货币收入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价格下降后,你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了,你就可以买到更多该商品。
这种实际货币收入的提高,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5.基尼系数答: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
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洛伦兹系数。
如果A为0,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0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6.价格歧视答: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收取不同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二、简答题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49)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近似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越大,反之,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2.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答:(1)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如果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善。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再能有更多的帕累托改善的状态;换句话说,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2)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下的三个条件。
产品的均衡就爱个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价格相等。
(3)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技术替代率相等。
(4)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和边际转换率相等。
3.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P636)答: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
在短期,当通货膨胀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作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发现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不断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由于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4.举例说明郝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内涵。
(P638)答:郝克歇尔-俄林理论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