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课件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课件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 4.肿瘤 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但不论良性的(如血管瘤)或恶 性的(如淋巴肉瘤)均应行脾切除术。转移性肿瘤较多见,大多 数已广泛转移不适宜手术。
• 5.囊肿 上皮性、内皮性和真性囊肿,非寄生虫性假性囊肿,寄 生虫性囊肿(如脾包囊虫病),均易继发感染、出血、破裂,应 予切除。
• 6.胃体部癌、胃底贲门癌、胰体部、尾部癌、结肠脾曲部癌行根 治切,均应行脾切除术。特别是肿瘤与脾有粘连时,更应一并切 除脾脏。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 ③原发性脾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 • ④原发性全血球减少症。 • ⑤再生障碍性贫血,适于药物治疗无效,骨髓检查存在代偿性增
生者(周围血内网织红细胞检查多次为零者不宜手术)。 • ⑥后天性溶血性贫血(选择性病例)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术前准备
• 1.紧急手术 当脾破裂时须紧急手术时,应在术前准 备的同时防治失血性休克,使手术在最短的时间内 施行。严重脾破裂的病人,由于大量内出血,多伴 有失血性休克,需大量快速输血,必要时可行动脉 加压输血,并充足备血。同时应注意其他脏器的多 发性损伤,并给予处理。术前应作胃肠减压,以免 胃膨胀,
• 凝血酶原时间等)。术前应作
胃肠减压,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
病人,应选择软质胃管,下管前
应服少量液体石蜡,要特别留意,
以防大出血。术前还应适量备血,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术后处理
• 1.观察有无内出血,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观 察膈下脾窝引流管的情况,如有内出血倾向,应及时输血补液, 如确系持续性大出血,则应考虑再次手术止血。
妨碍显露。还应给予足量的抗生素, 以预防感染。当术前准备基本完成, 手术器械备齐后,就应在抗休克治 疗下,尽早手术止血,脾切不除术应病人的等护理待休
• 2.择期手术 除破裂之外的慢性脾脏疾病均应行择 期手术。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多次少量输血,保护 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不全,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 (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和 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凝 血时间、
二 脾脏的功能
• 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 一,脾脏有三大功能:
• 1.首先它是人体的“血 库”,当人体休息、安 静时,它贮存血液,当 处于运动、失血、缺氧 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 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 以增加血容量;
• 2.脾脏犹如一台“过滤 器”,当血液中出现病 菌、抗原、异物、原虫 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脾胞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 2.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特别是胃)的刺激较大,所以应置胃 肠减压管,防止术后发生胃扩张。术后2~3日再恢复进食。
• 3.很多施行脾切除术的病人,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充分补充维生 素、葡萄糖等,如疑有肝昏迷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术后处理
• 4.注意肾功及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 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 • 6.及时测定血小板计数,如迅速上升达50×109/L以上,则可能发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普外科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一 解剖位置
• 脾 位于腹腔的左上方, 呈扁椭圆形,暗红色、 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 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 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 之间,恰与第9~11肋 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 一致。正常情况下,左 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 分为内、外两面,上、 下两缘,前、后两端。 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 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脾肠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脾切除术
• 适应证 • 1.脾外伤 左上腹或左手肋部穿透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脾
破裂或包膜下破裂,自发性脾破裂,以及手术中损伤等,均可引 起致命的大出血,须立即行脾切除术止血,挽救生命。 • 2.游走脾(异位脾) 由于脾蒂过长,脾可过度活动而成游走脾。 甚至出现脾蒂扭转,造成脾坏死。无论脾蒂扭转与否,均应行脾 切除术。 • 3.脾局部感染 脾脓肿常发生在脓毒血症后,如脓肿局限在脾内, 可行脾切除术,如脓肿周围炎症已波及脾脏四周,则仅能作引流 术。局限性脾结核,也可行脾切除术。
生脾静脉血栓,如再出现剧烈的腹疼和血便,则提示血栓已蔓延 到肠系膜上静脉中,须及时使用抗凝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术后并发症
• 1.腹部并发症 • ①出血:术后迟发性腹内出血常发生在脾功能亢进和肝功能不佳
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应在术前、术后采取措施,改善凝血功能, 以防治出血。 • ②膈下感染或脓肿:多继发于膈下积血的病人。术后3~4日后, 体温又复升高者,要高度警惕,及时详查。如已形成脓肿,应及 时切开引流。 • ③术后急性胰腺炎:虽较少见,但病情很严重,常由于术中损伤 引起。对于有剧烈上腹或左上腹疼痛的病人,应及时测定胰淀粉 酶,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三 分类
• 脾破裂的发生率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20%-40%,在开放性损伤 中约占10%,有慢性病理改变的脾更是易破裂,根据病理解剖脾 破裂可分为3种:中央型破裂(破裂位置位于脾实质深部)、被 摸下脾破裂(破裂处在脾实质周边部)和真性破裂(破裂累计被 膜)。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分类
• 临床表现:中央型破裂和被摸下破裂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 制,临床上并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可形成血肿而被 吸收,少数中央型血肿可并发感染而形成脓肿,有些血肿(尤其 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作用下,可突然转变为真性破裂, 常发生在腹部外伤伤后1-2周。临床上约85%为真性破裂,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 7.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者,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如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及脾静脉血栓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者, 均应行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 8.其他脾功能亢进性疾病 • 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适于年轻病人,首次发作,经药物
治疗半年不愈;慢性反复发作者;急性型,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 出血(儿童宜在1~2周内手术)和早期妊娠的病人(4~5个月内 手术)。 • ②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适于药物(激素)治疗后1个月内不见效 者;长期用药发生严重副作用,无法继续用药者。术前应行放射 性51铬肝脾区测定,表明脾为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者则手术;如 肝为红细胞主要破坏场所时,则不宜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