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1)融资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理解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
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
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也就是经济主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26。

(2)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换言之,即资金盈余部门(资金供给部门)向资金短缺部17(资金需求部门)转化的途径和渠道。

从总体上说,资
金来源的多样性决定融资方式的多样性。

融资方式的选择除了结合融资主体自身的财务状况、举债能力、尽量降低融资成本外,还与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融资主体形式、融资主体兼并法规和宏观经济背景,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3)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是指经济主体在取得资本来源时通过不同渠道筹措的资本的有机搭
配以及各种资本所占的比例。

具体地说,融资结构是指经济主体的资本来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自有资本(权益资本)及借入资本(负债)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
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经济主体的融资结构不仅提示了经济主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和债务保证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主体融资风险的大小,即流动性的负债所占的比重越大,其偿债风险越大,反之则偿债风险越小。

从本质上说,融资结构是经济主体融资行为的结果。

经济主体融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27。

(4)融资模式
融资模式是多种融资方式组合的结果,但突出以一种融资方式为主,其他方
式为辅的融资格局,反映了融资主体在筹措资金时对不同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的偏好和倾向。

融资模式不仅通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影响融资主体的经营绩效和带来的经营风险,而且还与融资主体的治理结构有密切关系。

融资方式、融资结构、融资模式是逐层递进的关系。

经济主体在融通资金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方式的组合即形成经济主体的融资结构,不同的融资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融资模式。

融资方式决定融资结构,融资结构决定融资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