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精选】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第二节 个人的特点与职业的发展
一、职业与人生
“职业”一词是由“职”与“业”二字构成。
所谓“职”,包含着社会职责、天职、权利与义务等含义 ;
所谓“业”,包含着从事业务、事业、事情、独特性的工 作
等含义。
1、职业的特征
• 经济性——从中取得收入 • 技术性——发挥个人才能与专长 • 社会性——承担任务、履行义务 • 伦理性——符合社会需要,提供
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 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 里面认出同样的性格
1.职业性格
(1)职业性格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 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职业性格是长期特定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
在以后的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技能和相关资质固然重要,但是, 充分挖掘你自己的个性,找到性格特点、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尽可能快地达到成功的彼岸的关键。
第二章 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 己存在的认识,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 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分类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分类二: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 心理学中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四 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 抑郁质。
气质类型与其相应的职业:
气质类型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相应职业
适合与外界打交道,从事灵活多变、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如 外交、经商、管理、记者、律师、驾驶员、运动员 等。他们不太适合做过 细的、单调的机械性工作
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环境不断转换并且热闹的 职业,如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公共关系人员等,但明显不适合长 期安坐、持久耐心细致的工作
……
• 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进行人生实践的 最主要场所。
• 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这也就成为个人生存 和维持家庭的物质基础。
• 职业是个人获得一些非经济利益的来源。 • 职业是一种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个人在这个体系中活动,是
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途径。
二、职业与气质
• 气质主要是由生物特性决定的相 当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行 为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行为的速 度、强度、灵活性等特点。
适合做稳定的、按部就班的、静态的工作,如会计、出纳员、话务 员、保育员、播音员等
抑郁质
适合安静、细致的工作,如校对、打字、排版、检查员、化验员、 登记员、保管员等
课堂讨论:
你属于哪一种气质? 你怎样理解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三、职业与性格
性格: 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
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每一种职业都对性格品质有特定的要求,要适应这一职
2.职业性格的形成
职业性格是在学习和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从 业者的职业性格可以在职业学习和活动中进行调适培养。
外部环境一定时,性格对重大决定的影响较大,有时直接改变了命运。性格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准 备和个人条件的改善,例如上进心强,就会不断寻找机会,进修、学习改变自身知识条件、经历以及 观念,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加了选择机会,他们成功的机会比安于现状的人多了不少。
3.职业性格调适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性格调适的途径、方法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学习榜样、陶冶情操 严格要求、提高素养 积极实践、加强磨练
性格类型
变化型 重复型 服从型 独立型 协作型 劝服型 机智型 自我表现型
职业与性格匹配
典型职业
记者、推销员、演员等 纺织工、机床工、印刷工等 办公室职员、秘书、翻译等 管理人员、律师、警察、侦察人员等 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等 辅导员、行政人员、宣传工作者、作家等 驾驶员、飞行员、公安员、消防员、救生员等 演员、诗人、音乐家、画家等
认识成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了解与认识;
情感成分是指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相关联的自尊体验;
品行成分是指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2.大学生为什么关注自我
(1)身体成熟,这必然造成注意、关心自己的身体、内驱力及 内部欲求;
(2)人际关系扩大,这必然导致将自己的内在能力与他人比较 ,从而引起对自己
分类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自我认识
对自己外貌、 风度等认识
对自己在社 会中的认识
对自己智力 性格等认识
自我体验
自豪感 自卑感
自豪感 自卑感
自豪感 自卑感
自我控制
追求外表、 物质满足
追求名誉 追求地位
追求信仰 要求发展
大学生自我概念(也称为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 态度,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四、职业与兴趣
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
良好服务 • 连续性——劳动相对稳定
2.职业概念
所谓职业,是指导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 门类别的工作。
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 、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 责,从而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现。
3.职业的特点
• 各类职业内部都具有特定的同一性; • 不同职业之间则有着巨大的差异; • 众多的社会职业,可以区分不同层次; • 职业是个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职业具有时代性。
(3)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对自己自己行动原因、结果 以及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
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
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尊心,当行为受到肯定时,产生强烈 的满足感,反之,产生挫折感。
大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 控制等成份得到高度的发展。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后天的培养,并不是无法改变 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因为种种外界原因而改变原先的性格 ,也许这种改变会让你意外的发现自己的潜力。另外,人的个 性并不能决定他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当你发现你的个性与 职业的匹配度不高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弥补自身不足。同 样,一个人在自己适宜的职业中不努力也不会成功。
相关主题